農(nóng)醫(yī)生:冬季種植大棚蔬菜,要因地制宜,采取綜合保溫措施。
1.采用高透光塑料膜,及時清除棚膜上的灰塵、積雪等遮光物,可增強光照、提高棚內溫度。2.增加草苫子厚度和密實度,或覆蓋優(yōu)質的保溫被,深冬季節(jié)可在草苫子上加蓋一層普通塑料膜或舊塑料薄膜,既防止雨雪濕草苫,又可提高保溫性。3.大棚后墻排放玉米秸稈,增加保溫性;或前沿立靠一層草簾、增設圍裙膜。4.增施有機肥及釀熱材料。在不造成肥害的前提下增施馬糞、羊糞、雞糞、麥秸等,以提高土壤儲熱保溫能力。
農(nóng)醫(yī)生:1.科學儲藏,適期栽植。冬棗苗木以秋后落葉后、春季當?shù)囟瑮椦棵劝l(fā)時栽植為好。2.做好土壤管理。輪作地新建園栽植時,要充分利用“熟土”。3.禁用化肥,慎用農(nóng)家肥。新建果園栽植時,制止運用化學肥料,農(nóng)家肥如果未腐熟會有副作用,要慎用。4.注重栽前苗木處理。栽前要及時剪除病蟲根系和嫁接口處的干橛,并用滅菌藥劑及時涂改處理。栽時要按分級的大小進行成行定植。定干高度每行大體相同。5.選用合理栽植辦法。引薦栽培密度在2米×3米或1.5米×2.5米,既可以做到通風透光又不至于產(chǎn)量下降。6.做好栽后管理。為了防止?jié)菜髽潴w歪斜,可用竹竿進行支撐;栽后有必要及時再在其豐滿芽處定干。落實好晚秋、早春樹干涂白工作。
農(nóng)醫(yī)生:清除越冬菌源。建花椒園時,要注意栽植密度,做好修剪工作,使植株間通風透光性良好。在雨季做好排水措施,減少空氣濕度,在秋冬季時要及時清園,將殘枝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病原。
于花椒樹發(fā)芽后至幼果期,在花椒樹的嫩葉、新梢或幼果上發(fā)現(xiàn)銹病滿斑時,應立即噴施唑類殺菌劑1-2次,防止病原菌傳播蔓延。
農(nóng)醫(yī)生:辣椒是喜溫作物,預防冬季辣椒秧苗低溫凍害,應采取以下措施:
1.改進育苗方法。利用工廠化育苗或利用“日光溫室+保溫被”或“草簾保溫設施+熱風爐”、地熱線增溫設施條件下育苗,盡量能夠人工控溫育苗,改進育苗設施增溫保溫性能,滿足辣椒秧苗生長。
2.秧苗多見光,增強抗寒力。育苗溫室覆蓋透光率高(PO聚烯烴或EVA醋酸乙烯)薄膜,經(jīng)常清潔薄膜,晴天按時揭蓋保溫被,讓秧苗多照光,使秧苗生長健壯,增強自身抗寒力。在雨雪低溫期間,盡量利用天氣放晴間隙,揭開草簾或保溫被,讓辣椒苗能見陽光。雨雪停后驟然轉晴時,中午前后在苗床適時、間斷遮蔭,防止秧苗失水萎蔫。
3.保溫防凍。下雪天,雪停后,及時清理育苗棚室上的降雪。寒流期間,在育苗棚室增加內覆蓋,建中棚、小棚覆蓋苗床;根據(jù)降溫情況,夜間適時開通地熱線和熱風爐增溫。
農(nóng)醫(yī)生:豬回腸病主要發(fā)生在6-20周齡的中大豬只,豬場可以采取綜合措施進行防治:堅持長期有效的消毒工作;斷奶仔豬飼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劑;飼料中添加清熱解毒的中草藥,如板藍根,魚腥草等;豬發(fā)病時可以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如新霉素、強力霉素、泰樂菌素等;飲水中加入0.2%-0.3%高錳酸鉀,每日2次飲用;飲水中加入口服補液鹽,自由飲用;保持圈舍干燥衛(wèi)生。
農(nóng)醫(yī)生:小鵝瘟是由小鵝瘟病毒所引起的雛鵝的一種急性或亞急性敗血性傳染病。鵝感染該疾病后,會精神委頓,離群獨偶,鼻孔流出漿液性鼻液,患鵝頻頻搖頭,拉灰黃色或黃綠色稀糞,神經(jīng)紊亂。
在確診小鵝瘟后,應立即將已經(jīng)出現(xiàn)癥狀的雛鵝隔離出飼養(yǎng)場地,放在清潔無污染場地飼養(yǎng)。雛鵝出殼24小時內接種小鵝瘟高免血清,每只注射0.5毫升,隔日重復一次。發(fā)病鵝每只注射1毫升小鵝瘟高免血清,也可在飼料或飲水中投入禽用抗病毒藥物,配合使用擾干素,一般飲水一次即可,病情嚴重者第2天重復飲用一次,效果顯著。為防止細菌性感染,每羽小鵝可肌注1000-2000單位慶大霉素,早晚各1次,連用2-3天,幫助鵝增強體質和恢復體能。
農(nóng)醫(yī)生:增加營養(yǎng)。除了喂給母畜優(yōu)質的青草外,還要添加適量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飼料,如魚粉、血粉、豆餅、骨粉、石粉等,并供給充足的碳水化合物精料,如玉米、高粱等,防止因孕畜營養(yǎng)不良而致流產(chǎn)、死胎或幼畜先天發(fā)育不良。
加強飼養(yǎng)管理。不喂發(fā)霉變質的飼料,放牧時晚出早歸,不讓孕畜吃到霜草、露水草;飲水要清潔,最好飲溫水,不飲涼水,更不能飲帶冰碴的水;孕畜最好單圈、單槽飼養(yǎng),切忌散養(yǎng);出入圈門要防止擁擠,每天早、中、晚各牽溜20-30分鐘;注意天氣變化,防止孕畜受涼、感冒。
農(nóng)醫(yī)生:牛布病的預防是一件長期細致的工作,要常抓不懈。1.保證營養(yǎng),培育牛堅強的抵抗力。2.做好長期嚴格的消毒工作,減少環(huán)境中的病原微生物。3.引進種牛時必須嚴格檢疫,防止引進病牛。4.定期檢疫,淘汰病牛,不斷凈化牛群。5.按時防疫,提高牛群免疫能力。6.盡量減少飼養(yǎng)管理人員接觸其他動物的機會,防止交叉感染。7.加強飼養(yǎng)管理人員的勞動保護。接觸病牛的人員,最好穿長筒雨鞋,戴乳膠手套,穿隔離衣,戴好口罩、護目鏡和帽子,雙手隨時消毒。8.在疫區(qū),飼養(yǎng)人員可每年注射布病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