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占雙(特級教師)
【設計理念】
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之前,學生經(jīng)歷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與梯形面積的探索過程,學生已經(jīng)積累了豐富的圖形面積計算的經(jīng)驗,對于“轉(zhuǎn)化”的思想方法學生也有初步的了解。但還不能直接運用到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中去,因此需要解決好兩個問題:一是運用轉(zhuǎn)化的思想把組合圖形轉(zhuǎn)化為基本圖形;二是根據(jù)給出的條件計算基本圖形的面積,從而算出組合圖形的面積。
為了讓學生經(jīng)歷組合圖形的轉(zhuǎn)化與計算過程,我組織了讓學生利用四巧板拼一拼,在組合圖形上畫一畫、算一算,在小組內(nèi)議一議等活動?;顒又?,我引導學生重點關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分割后的每一個圖形的面積是否都能計算;二是分割后的圖形是否比較簡單、易算。進而讓他們懂得分割組合圖形的要求是簡單、易算。
探究既是一個活動過程,也是學生的思維過程,對學生的發(fā)展非常重要。學生經(jīng)歷知識的探究過程,一方面是暴露學生的疑問、困難、障礙和矛盾的過程,同時也是展示學生的聰明才智、開啟學生智慧的過程,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積累了活動經(jīng)驗,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發(fā)展了空間觀念。
數(shù)學是思維的體操,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是教學的目標之一。本課學習中我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旨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開放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發(fā)展,讓學生感受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同時感悟到轉(zhuǎn)化的思想方法在解決問題時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設計思路】
根據(jù)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已有知識經(jīng)驗,我借助學生喜愛的四巧板益智玩具,開展一系列的學習活動,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體驗成功,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1.拼一拼。
讓學生用四巧板玩具拼圖,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的欲望,學生在觀察、想象、拼擺的活動中,感受圖形的組成和分解,積累了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
2.說一說。
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不只是計算的過程,還應在推理、思考的過程中學會交流,進行體驗。本課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時間和空間,通過學生的獨立自學、同伴助學、教師導學等學習方式,學生既掌握了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積累了解決類似問題的活動經(jīng)驗,同時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與同學的合作交流意識得到了很好的培養(yǎng)。
3.理一理。
學生經(jīng)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匯報展示后,大多數(shù)學生對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已初步理解,但會有少數(shù)學生似懂非懂,所以學生先學之后,教師還要教,教師教什么?教在何處?我覺得教師應在重點、難點、易混點處示范點撥,引導學生對零散的碎片化知識進行抽象、概括,并上升到思想方法的層面,最后利用簡潔明了的板書進行歸納。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這是什么玩具?(七巧板)
師:七巧板中有哪些基本圖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正方形)
師: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比七巧板更好玩的玩具。猜猜它叫什么名字?(四巧板或“T”字之謎)
師:四巧板里都有哪些圖形?
生:三角形、梯形、多邊形。
師:四巧板除了可以拼成“T”字,還可以拼成哪些圖形呢?我們看一下。(PPT演示)
師:同學們想不想親自動手拼一個圖形?下面請大家用學具袋里的四巧板試著拼一拼屏幕上的這幾個圖形。
(教師拍照上傳學生的作品)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數(shù)學益智游戲玩具——四巧板引入新課,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學生在四巧板拼圖過程中發(fā)展了空間觀念,積累了活動經(jīng)驗。在此過程中學生體驗了圖形的組成與分解,為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做好鋪墊。】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算一算。
師:就是這樣的四塊板,一共可以拼出200多種不同的圖形,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試一試,同學們先把四巧板放回信封里。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研究這幾個圖形的面積如何計算。我們先來研究圖A面積的計算方法。
師:同學們思考一下,計算這個圖形的面積需要測量哪幾條邊的長度?(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相關邊的長度)
師:怎樣計算這個圖形的面積呢?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圖A上畫出來,并列式計算。
2.議一議。
師:做完的同學請把你的方法在四人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看你們小組一共有幾種不同的方法。
3.匯報展示。
方法1:分割成上、下兩個長方形。
方法2:分割成左、右兩個長方形。
方法3:分割成兩個梯形。
方法4:補上一個長方形。
【設計意圖:學生在前面拼擺四巧板的過程中已經(jīng)對圖形的組成與分解有了直觀的體驗與感受,學生具備了把組合圖形分成基本圖形的經(jīng)驗。因此教師提出本節(jié)課的核心問題:如何計算你們拼出的這幾個圖形的面積?由于要研究的這幾個組合圖形是學生親自動手拼出來的,學生會有一種親切感與成就感。本環(huán)節(jié)教師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學生體驗到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感受到了優(yōu)化思想與轉(zhuǎn)化思想?!?/p>
4.梳理提升。
師:我們一起梳理一下這幾種方法。(教師用電腦動態(tài)演示)
師:它們有什么相同之處呢?
生:這幾種方法都是先把“L”形轉(zhuǎn)化成我們學過的基本圖形,再計算它的面積。
師:這個“L”形又叫組合圖形。怎樣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誰總結(jié)一下?(板書:組合圖形的面積)
生:求組合圖形的面積,先要把組合圖形利用分割或者添補的方法轉(zhuǎn)化成我們會求面積的基本圖形,再來計算它的面積。
【設計意圖:各組學生匯報了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后,教師利用課件對學生講解的方法進行梳理和提升,充分發(fā)揮了信息技術(shù)手段形象、直觀的優(yōu)勢,使學生更好地理解“L”形如何轉(zhuǎn)化成基本圖形,幫助學生理解分割法和添補法,同時讓學生感受轉(zhuǎn)化思想的好處。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適時板書,可以幫助學生對碎片化的知識和方法進行梳理歸納,培養(yǎng)了學生抽象概括能力?!?/p>
三、鞏固新知,深化問題
1.畫一畫。
師:現(xiàn)在要計算圖B、C、D的面積,大家先在圖形上畫出分割線或添補線,然后列出算式。
2.說一說。
(1)分享圖B面積的計算方法。
方法1:我把它分成兩個平行四邊形,再計算面積。
方法2:我把圖B下面的三角形切下來,平移到上面拼成一個長方形。求出長方形的面積就是圖B的面積。
(2)分享圖C面積的計算方法。
方法1:我把它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長方形。
方法2:我把它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梯形。
方法3:我把它添補上一個長方形,使它變成一個梯形。
方法4:我把左面的小三角形切下來拼到上面,使它變成一個長方形。
(3)分享圖D面積的計算方法。
方法1:我把它添補上一個長方形,使它變成一個梯形。
方法2:我豎著切,分成兩個三角形和一個長方形。
方法3:我把上面的兩個小三角形切下來拼到左、右兩邊,使它變成一個長方形。
【設計意圖: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主要是能正確運用“分割”與“添補”的方法,把組合圖形轉(zhuǎn)化成基本圖形。因此,這個練習的要求是在圖形上先畫分割或添補線,只列算式不計算。在求組合圖形面積時,學生通??梢允褂枚喾N方式進行分割或添補。為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思路,可以引導學生嘗試先分割再添補的方法,豐富學生解決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經(jīng)驗?!?/p>
3.試一試。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研究了用四巧板拼出的幾個組合圖形的面積。那么四巧板究竟巧在哪兒?我們一起看一下,(屏幕顯示四巧板)它除了有三個基本圖形,還有一個多邊形。這個圖形的面積怎樣計算呢?現(xiàn)在老師給出相關數(shù)據(jù),大家試著算一算。
師:誰來分享一下你的方法?
生1:我把它分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
生2:我把它分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梯形。
【設計意圖:讓學生探究四巧板中這個圖形的面積,對于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為了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教師告訴學生:用四巧板之所以能夠拼出多種圖案,主要是因為其中有這個多邊形的緣故,你們能不能想辦法計算這個多邊形的面積?當學生的興趣被激發(fā),他們就主動投入到探索中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
四、全課總結(jié),暢談收獲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在玩四巧板的活動中學習了組合圖形的面積。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問題?
生:通過今天的學習,我知道求組合圖形的面積要運用轉(zhuǎn)化的方法,我們可以利用分割法或添補法進行轉(zhuǎn)化,先把組合圖形轉(zhuǎn)化成我們學過的基本圖形,這樣就把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轉(zhuǎn)化成求基本圖形的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