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彧辰 夏 爽
(四川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 四川 成都 611231)
我國千百年來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面授,而面授教學存在一定的地理區(qū)域局限性,由于地理位置的制約,使得與學生開展有效溝通、交流,學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受到限制,這使得高校學生工作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大大減弱,育人實效大打折扣。
在互聯(lián)網興起的時代,網上授課成為了當下學生和老師之間溝通的最為有效的方式,而我們也應該逐漸適應這種模式,由于互聯(lián)網的便利,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的聽到教學內容,一些高校將自己的課程放到網上,資源公開分享,使我們可以更便利的獲得到優(yōu)質的教師講課資源和開闊眼界。
輔導員無法和學生開展有效的溝通和教育,如何有效的去溝通交流成為一個值得去思考的問題。如今,隨著媒體技術的蓬勃發(fā)展,新媒體理念和模式逐漸改變了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方式,標志著我們已進入新媒體時代。而在網絡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互聯(lián)網新媒體技術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傳遞信息的便利,也可以利用網絡新媒體延伸出一套新的學生工作與管理模式。由于新媒體具有快速高效的即時性和靈活的互動性,利用新媒體技術遠程開展大學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可以有效解決因地理位置制約帶來的不便,還能加強工作的針對性。新媒體的即時性,使信息傳播更加迅速高效。新媒體技術突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雙重制約,使得高校輔導員在特殊防控時期學生管理工作量倍增的情況下,依然能快速、實時地了解學生情況,精準掌握學生日常動態(tài)和思想動態(tài)并及時予以處置。
不同學生有不同情況,每個學生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新媒體具有良好的開放互動性,使得信息的傳輸不再是教師與學生間的單向傳輸模式。在新媒體模式下,學生與輔導員能及時傳遞信息、反饋信息,并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個性化的問題,提高學生管理、服務工作的質量。同時,利用新媒體技術的雙向互動機制,輔導員可以全面、靈活、多重滲透地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青年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快速形成發(fā)展的階段,三觀尚未成熟且極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對于網絡中充斥的各類復雜、良莠不齊的信息,青年大學生往往難以準確分辨、理性思考,倘若處于特殊時間節(jié)點,青年大學生更容易受到錯誤思想的引導。因此,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刻不容緩。
新媒體自身獨特的特點和優(yōu)勢,讓輔導員可以多渠道、多平臺、多方位、多形式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梢岳闷綍r常用的QQ、微信、微博、易班等平臺開展工作,還可以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采用時下流行的VLOG、抖音等短視頻開展學生教育工作,更快速、高效地傳播“好聲音”“正能量”。
通過網絡新媒體平臺,在假期或是學生不在校時能及時做好學生情況調查和摸底工作,詳細了解學生目前所在地、假期出行情況、家庭情況和健康狀況等信息。做好學生健康情況的上報和統(tǒng)計,普及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等相關知識。同時利用新媒體快速、即時傳播信息等特性,對存在特殊情況的學生實行分類管理、重點監(jiān)護,實時跟進學生狀態(tài)。再者,可利用新媒體建立學生管理工作長效機制。成立學生自學自管組織,輔導員和教師進行一定程度的指導和引導工作,如制訂學習計劃、制定學習主題等方式,幫助學生充分利用宅家時間。僅憑輔導員與學生進行網絡上的溝通是無法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所以要建立輔導員與學生家長定期聯(lián)系,通過學生家長的反饋來具體了解學生校外的情況,同時建立“輔導員、學生家長、學生”三級聯(lián)動,及時溝通,通過家長的反饋精準掌握學生居家情況。
按照2017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43號《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文件中第三章第六條規(guī)定:“高等學校應當按總體上師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設置專職輔導員崗位,按照專兼結合、以專為主的原則,足額配備到位”。可見輔導員和學生面對面開展學生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間是有限的,為彌補這一不足,可以采取建立學生自學自管組織,輔導員和教師進行一定程度的指導和引導工作,如制訂學習計劃、建設自管制度、制定學習主題等方式,進一步提高工作的成效。
學校正常教學過程往往需要校內甚至校外等多部門協(xié)力合作,才能保質保量地完成教書育人工作。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地針對學生提供“三全服務”,做好學生服務工作,保障學生正常教育教學需求的滿足。
學生居家生活、學習面臨著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能否遠程訪問圖書資源,能否保持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穩(wěn)定,是否有學生家庭生活困難,甚至是畢業(yè)生能否完成實習要求、按期畢業(yè)、落實工作單位等,都是學校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因此,高校院系和各相關部門應利用新媒體技術加強有效協(xié)作,搭建學生服務聯(lián)動體系。利用新媒體技術手段,實現(xiàn)院系、學生工作部門、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圖書館、就業(yè)處、教務處等部門的通力合作,針對普通學生、重點關注學生等群體實現(xiàn)區(qū)分化管理、針對性服務,及時、高效、徹底地解決學生遇到的困難。
就學生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來說,第一,需要圖書館的相關圖書資料的保障;第二,需要心理健康教師、思想政治教師等專業(yè)人士的指導,第三,需要二級學院或是學院綜合部門的協(xié)調幫助。如若在這樣特殊的階段,僅僅靠輔導員進行相關工作顯然是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高校各二級學院各綜合部門應該加強有效的協(xié)作。學校圖書館為每一名同學開通數(shù)字圖書館、數(shù)據(jù)庫等遠程使用權限,讓學生在校外也能獲得相關圖書資源和信息,并安排班級相關任課教師、心理健康專任教師加入各班班級群中,并且建立合理的交流制度以高效解答學生在學習中所遇到的相關問題。
總而言之,高校輔導員積極有效地開展學生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未來教育發(fā)展的趨勢。而因循守舊、一味沿用傳統(tǒng)教育方式開展學生工作和思政教育,顯然已無法順應學生成長。因此,應該更加主動的積極開展工作,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走向更好的人生。我們要積極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將新媒體理念引入到工作中,用新方式、新技術開展學生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不懈怠、不放松。為教育發(fā)展的道路上開辟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