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肅
(吉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21)
美學屬于社會科學,音樂美學屬于理論性課程。音樂表演者的美學觀念決定著其音樂演奏所采用的表達方式,無論是情感表現、演奏技巧、個人風格,還是對于作品的理解和處理,都能夠體現出演奏者對于美學知識的有效應用。現代音樂美學在構建與發(fā)展過程中,為音樂表演實踐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開辟了新的發(fā)展思路。
美學是研究人們物質生活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學科。無論從音樂藝術角度還是音樂的本質及規(guī)律角度,都能夠看出音樂美學內容和形式所具有的特殊性。美學與人類的想象能力以及思維情感等有著十分緊密的關聯,其涉及范圍十分寬泛,包含了眾多的學科應用。從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應用的多元成果分析探究音樂藝術的本質與規(guī)律,很有必要。
現代音樂美學已經成為一個完整的學科,主要對音樂進行規(guī)律性的研究,呈現出理論化和專業(yè)化的特點?,F代音樂美學與傳統美學、音樂技術理論以及音樂史學等學科聯系密切,屬于交叉性學科。通過掌握美學知識,在音樂表演中不斷吸收和創(chuàng)新,有助于音樂表演者結合自身的思想情感實現自由創(chuàng)作;通過音樂表演的實踐,有效表達自己的表演思想,領會音樂文化、音樂意境與審美觀念,傳達出表演的美學內涵以及觀眾可接受的思想與態(tài)度。藝術表演作為音樂美學價值的外在表現形式,能夠給觀眾更加愉悅的體驗,豐富音樂藝術的情感。音樂藝術表演為音樂美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提升了音樂的藝術性,讓表演人員能夠通過動作、語言、表情等,提升音樂舞臺的表演魅力;音樂美學可以提升音樂表演的藝術水平,促使表演者更好地詮釋音樂作品,為音樂作品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幫助。
美學在音樂表演中能夠體現出音樂藝術以及音樂作品的本質和內涵,音樂美感是人們的感性思維和感性評價,所以表演者掌握音樂表演技巧的同時還要深入了解音樂作品的思想情感和內涵。在音樂表演過程中,表演者會傳達出多元的喜怒哀樂,所以音樂家需要具備音樂美學素養(yǎng),配合嫻熟高超的表演技能,有效結合表演作品的內涵,融入自身的思維情感,表達出音樂作品的美感,給觀眾帶來真情實感。
音樂美學是表演的理論基石,也是音樂表演的靈魂。音樂作品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力度、音色、速度與音高等。從音樂美學的角度來看,音樂表演者要設置相應的音樂情境,提供豐富的想象空間,讓觀眾通過自我理解與感受,體驗音樂作品的魅力。在音樂表演實踐中,表演者應當從音樂審美特點出發(fā),做好音樂作品鑒賞,融入音樂美學理念。所以音樂表演是內在聽覺與外在聽覺相結合的活動,通過音樂美學研究音樂表演,有助于提高表演者的音樂藝術審美能力。音樂的美感是人們內心的情感體驗,在不同地點、環(huán)境、時間上可以表達出不同的藝術特征。為了表演好音樂作品,表演者需要提升自身的音樂美學修養(yǎng),不斷融入音樂作品體驗,詮釋出內在的音樂美學,提升自身表演藝術水平。
音樂表演者應深入學習并思考音樂美學知識,通過循序漸進的練習,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從全方位詮釋作曲家的思想創(chuàng)作意圖以及人文情感。音樂美學是音樂表演實踐活動中的內在品質,表演者對于音樂美學的認識不同,音樂表演活動也會各不相同。音樂表演實踐活動的效果,與音樂表演者的美學素養(yǎng)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通過音樂美學研究,能夠有效指導音樂表演活動,提升表演的藝術性。藝術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造,永遠追求創(chuàng)新。表演者要充分融合音樂美學理念,提升自身藝術審美能力,為以后表演創(chuàng)造良好基礎和條件。
音樂美學博大精深,音樂表演者要充分認識到音樂美學的重要性,通過學習相關理論,提高音樂表演能力。無論是表演技巧,還是音樂作品分析等眾多方面,都應當有效貼合美學原理,充分發(fā)揮音樂表演特色與內涵。
音樂美學對于音樂表演的重要作用體現在多個方面。音樂表演者要遵循美學的原理,保證音樂美育與音樂表演的統一,創(chuàng)作出具有文學性和深邃性的音樂作品,演奏出符合大眾審美的好作品,抒發(fā)自己真實的情感。音樂美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審美科學,可以為音樂表演者提供全新的表演視角和視野,獲得特有的音樂感受和見解,推動音樂表演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每一部音樂作品的起源和誕生都有自身的創(chuàng)作淵源。音樂創(chuàng)作者要保持音樂表演的原創(chuàng)性,對作品進行深入鉆研和探索,激發(fā)作品內在的生機和活力;要把握音樂形式的風格,深入研究音樂的藝術審美特征,充分表達真實的感情和理念。音樂表演者要充分融入美學觀念及審美觀念,通過自身精湛的技藝,全方面地展示音樂的風格,將音樂的美感和內涵真正展現在大眾面前,提升音樂的感染力,獲得更多觀眾的認可。
在音樂表演中,需要融入傳統的音樂藝術,保持原創(chuàng)性,賦予音樂表演新的靈魂,給觀眾一種柔性的音樂感受,留給觀眾遐想的空間。作為音樂表演者,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藝術表演能力,表演出更多優(yōu)秀的作品。創(chuàng)作人員需要在尊重音樂作品真實性和原創(chuàng)性的基礎上,遵循音樂作品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融入音樂美學理念,表達真實的情感,體現作品的靈魂,獲得觀眾的認可。
為了讓音樂表演更加具有感染性和欣賞性,音樂家需要熟練掌握表演技巧,把握旋律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無論音樂曲目大小、表演難易,音樂表演者都要全身心投入,把作品的最大特色呈獻給觀眾,給觀眾良好的視覺享受。另外,音樂家需要將表演技巧與音樂美學結合起來,把音樂作品轉化成一個個優(yōu)美的旋律和音符,提升表演的音樂美和內涵美。音樂家需要根據音樂美學的要求,運用各種技巧,展現自己的表演風格,表達自己的情感,體現音樂的韻味。
綜上所述,音樂美學是表演的理論基石,音樂表演藝術是音樂美學價值的外在表現形式。表演者必須根據自身發(fā)展實際情況在音樂作品中有效融入音樂美學,不斷充實完善自己,提高表演技能。同時,音樂表演要賦予作品時代氣息,反映新時期的面貌,體現自身的個性風格,溝通受眾的情感與審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