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北武漢 430050)
近年來,由于高職學校不斷擴招,學生的英語分數(shù)和英語水平有很大的差異,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參差不齊,這給高職英語教學帶來了不便[1]。面對這樣越來越明顯的問題,高校應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fā)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教學模式的束縛,用個性化的教學方法提高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質(zhì)量。個性化教學要求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使學生可以更加主動地學習英語,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2]。在科技迅速發(fā)展的今天,英語教學不應該只是單一的模式,而應該凸顯不同院校自己的特色。因此,高職英語的個性化教學體系,不僅是未來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提高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一條有效途徑。
個性化教學是指重視教育者的需求、興趣、創(chuàng)造和自由,尊重學生的潛能和價值,促進學生的個性自主和諧發(fā)展的教育[3]。個性化教學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發(fā)展?jié)摿?,從而提高學生的總體素質(zhì)。這一教學方式強調(diào)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平等地位,重在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促進學生知識邏輯和心理邏輯的和諧統(tǒng)一,從而構建一個積極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改進教學方式,采用各種各樣的教學策略和手段,引領學生自主地進行英語學習,讓學生在觀察與交流中逐漸提高英語水平和英語的學習能力。
高職和英語個性化教學,一方面符合高職教育的定位和根本任務,另一方面符合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
高職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yǎng)出滿足社會需求的實踐能力和學習能力較強的技術應用型人才[4]。英語教學也是為學生日后的就業(yè)打基礎的,所以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方式應該更加多樣化、更具個性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特長,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高職教育是為了培養(yǎng)市場需要的人才,應該把培養(yǎng)高級技能性人才作為高職教育的目標,把個性化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突出高職教育的特色。高職教育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使學生可以更好地處理人際關系,還要注重學生的特長發(fā)展和興趣培養(yǎng),讓學生的個性可以得到充分的發(fā)揮。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并符合高等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需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思維模式,大力推進個性化教育,實現(xiàn)高等教育新的改革。
每個學生都有其獨有的個性,個性是指一個人的整體精神面貌,是個人心理特征的反應,個性沒有好壞之分,只是每個人行為上的不同而已。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容易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學生學習熱情較高,喜歡學習新鮮的事物,敢于表達自己、展示自己;還有一部分的學生較為內(nèi)向,沉默寡言,謹小慎微;還有學生喜歡安靜,一個人靜靜地讀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不同性格的學生有其自己的行為方式和處事方式,個性化教育需要根據(jù)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為每一類學生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學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從而提高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
學生的性格對于英語教學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高職的英語教學應該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性格進行個性化教學[5]。對于性格開朗的學生,要加以鼓勵和贊賞,讓這些學生帶動班級其他學生更加積極踴躍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從而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開朗的性格在某些方面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思考,從而起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的效果,讓學生開朗的性格成為其優(yōu)勢,而不是學習的阻礙。
對于沉默寡言的學生需要加以引導和鼓勵,讓這些學生漸漸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并感受到積極學習所帶來的樂趣。學生性格的孤僻對學習效果有著不小的影響,教師需要多加關注學生的動態(tài),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及時為學生解答,同時不斷地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培養(yǎng)學生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除此之外還有,這類學生的主動性較薄弱,教師應該充分地鍛煉其主動性,例如上課時多加提問、鼓勵其參加比賽等等。
總之,學生的性格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巨大的影響,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學生的性格優(yōu)勢,盡可能地提高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如在學習單詞時,可以利用肢體語言做動作讓學生猜單詞,詞語接龍,說謎語等多種游戲來提高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可以利用多媒體實施個性化教學方式,多媒體的運用可以讓學生置身于相對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例如:利用多媒體來播放英文電影或英文紀錄片,訓練學生的聽力與口語能力;課間休息時間播放英文歌曲,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體驗和感受,激發(fā)學習熱情。
在個性化的教育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學生之間的語言潛能差異,由于不同學生的語言編碼能力、聯(lián)想能力、語法敏感性以及歸納性語言分型能力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差異,因此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之間的差異采取個性化的教學措施。實際上,有很多學生并不了解自己的語言潛能,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適當?shù)姆椒ㄍ诰驅W生的語言潛能,并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因材施教,給不同類型的學生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對于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給機會讓他們進行演講和表演;對于聯(lián)想能力強的學生,可以給他們布置寫報告的學習任務;對于語法敏感度高的學生,可以給他們布置相關測試題目的學習任務等。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潛力給學生布置不同的任務,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據(jù)調(diào)查結果顯示,高職的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有很大差異,有一部分學生是為了掌握一門外語,增強自己的技能;有一部分學生是為了更好地與他人交流,開闊眼界;還有一部分學生是為了能出國留學;還有同學是為了提升個人魅力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學生們對于英語的學習動機是不同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動機和動機的強弱,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單一的課堂無法滿足學生對英語的需求。英語美文誦讀、英語演講比賽、英語話劇表演、英語課余實踐等多種活動為高校學生的課外生活增添了活力。教師應該多舉辦此類活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把主動性教學的新模式應用到課外生活,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鉆研精神和獨立思考能力,在各種活動中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英語水平,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教學應該是師生、生生互動的過程,以往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模式太過單一,并且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采用的是“灌輸式”教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溝通與交流,阻礙了學生的學習進程。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投入程度,同時也可以提升師生間、學生間的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個性可以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展示的機會,小組內(nèi)的成員互相交流、取長補短、相互啟發(fā)、不斷完善,從而使高職院校的英語課堂更加高效。
《國家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對學生英語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發(fā)展和變化;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水平,又要關注人們在教學實踐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的態(tài)度”[6]。針對不同的學生,需要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單一的考試檢測的評價方法并不能評價出學生的綜合實力。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尋找學生的閃光點,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更加嚴謹、謙虛、積極,也可以在日常的作業(yè)中對學生給予鼓勵和幫助,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這樣的評價模式可以使不同類型的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zhì)。
綜上所述,為了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教育需要改革,個性化教學是一次復雜且艱難的嘗試,但是個性化教學的優(yōu)勢是不可忽視的。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將高職的英語培養(yǎng)目標與個性化教學融合起來,會有效促進個性化教學的更好發(fā)展,文章中詳細描述了高職英語個性化教學的實施策略,以期能夠為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和建議,賦予高職英語教學全新的生命力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