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芹
(靈璧縣高級職業(yè)技術學校 安徽 宿州 234299)
美國作家海明威創(chuàng)作于1952年的《老人與海》,塑造了一個“硬漢”——桑地亞哥,以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老漁民桑地亞哥作為推動故事發(fā)展的主體對象。小說的情節(jié)十分簡單,但就是這樣一個情節(jié)簡單的故事,傳達出值得讓世人永遠思考的問題,即透過老人桑地亞哥在面對困難時的英勇表現(xiàn),展示出的那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展示了他對生命的自我認證及超越;文中表現(xiàn)出來的對自然的熱愛,也展示了這種認證及超越。
海明威選擇的主人公桑地亞哥,是處在老年階段的。也就是說桑地亞哥是孱弱的代名詞,是沒有力量的人,是不會有太大成就的人。而且84天沒有捕到任何東西,就恰恰證明了這點。嘲笑、冷漠充斥在他的身邊,就連一個和他友好的孩子也遠離了他。而大海,是浩瀚的、神秘莫測的,代表的是一種非理性的世界,它殘忍地對待每一個人;海里的鯊魚更是一種兇猛的動物。在大海面前人類是那么的弱小,與大海對抗無異于“以卵擊石”,不自量力。這就注定了是一場打不贏的戰(zhàn)爭。但,即便這樣,堅強的桑地亞哥依然沒有放棄,而是選擇面對這一困境,第85次向大海發(fā)起了挑戰(zhàn)。
文章重點描述了這第85次出海的情景:這次老人終于交了好運,他遇到了一條大馬林魚,在一場生死搏斗之后,桑迪亞哥終于憑借他那“孱弱”的身軀弄死了這條魚。老人桑迪亞哥帶著他的勝利品返航了,可是世事無常,上帝總是喜歡在一個人開心時來點意外的事情——成群的鯊魚循著“臭跡”找來了。在一次次的鯊魚攻擊中老人沒有退縮沒有放棄,而是英勇的與鯊魚搏斗,盡管最后靠岸時,大馬林魚只剩下一副骨架,但在老人與馬林魚、鯊魚的角逐中,他曾多次表示:“痛苦在一個男子漢不算一回事。”他不止一次地對著浩瀚無邊的大海高呼:“可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边@種勇敢這種堅強強烈地沖擊著每一位讀者的心靈:年邁的老漁夫在面對厄運之時尚且懂得堅持懂得奮起,那么作為年輕人的我們又有何種理由頹廢呢?這也是《老人與?!愤@部小說的價值所在,以一種奮斗的、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來告訴讀者:面對未知的困難,要勇敢前進,哪怕最終的結(jié)果是失敗的,但可以收獲精神上的充實,無愧于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在地球進化史上,出現(xiàn)了很多物種,比人類強大的不知有多少,但人類最終憑借弱小的身軀屹立在物種鏈金字塔最頂端。正是有了老漁夫桑迪亞哥這種不輕易妥協(xié)的一類人,人類才能夠以有限之生命窺無限之宇宙無限之未來,人類才能夠穩(wěn)步向前發(fā)展。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像老漁夫桑地亞哥這樣的英雄,不管他們最終捕得的是大馬林魚還是一副魚骨架,都已經(jīng)不重要了,因為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和意義已經(jīng)通過這場抗爭得到了證實和體現(xiàn),都將永遠活在世人心中。他告訴現(xiàn)實中的人們,要自信,不要把生命看得太低,你不知道他會有什么樣的潛力,什么樣的表現(xiàn)。作者海明威正是用老漁夫桑迪亞哥這一形象向萎靡不振的美國人或者全世界人發(fā)出了召喚:認識生命!超越極限!
“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jīng)風雨剝蝕卻依舊艷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云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fā)光——超越極限!”“超越極限”是作者海明威想通過《老人與?!愤@部作品向世人傳達的一種精神和思想。
面對茫茫大海,面對不可知的前方,面對明知不會成功的結(jié)局,努力還有意義與價值嗎?一個毫無建樹的老人的做法卻打破了常理,完成了對生命的自我認證與超越。這種認證與超越給人們提供了對生命價值的思索。因為這種超越代表了一種精神,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叭丝梢员幌麥?,但是不可以被打敗”,這讓我想到了中國的“夸父”,這是整個人類精神的閃光點。這種不甘失敗,誓與命運殊死抗爭的悲壯與崇高的精神將永遠指引著人類走向未來。
在海明威筆下,人類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統(tǒng)治者,不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動物的朋友,自然和諧的倡導者?!八缃裰粔粢娨恍┑胤胶秃┥系莫{子,他們在暮色下像小貓一般嬉耍著,他愛它們,如同愛這孩子一樣”,“他非常喜愛飛鳥,拿它們當做他在海上的朋友”。在這部作品開頭,老人桑迪亞哥就表達出了對海洋的感情,但與其說是老漁夫桑迪亞哥對海洋的感情不如說是作者海明威的,“他每想到海洋老是稱她Lamar,這是人們對她抱著好感時用西班牙語對她的稱呼”。面對自己捕獲的大馬林魚,老漁夫給予它最高的贊美:認為是他這輩子見過的最大最美麗的魚,“它在陽光里亮光光的,腦袋和背部呈深紫色,兩側(cè)的條紋在陽光里顯得寬闊,帶著淡紫色。它的長嘴像棒球棒那樣長,逐漸變細,像一把輕劍,它把全身從頭到尾都露出水面,然后像潛水員般滑溜地又鉆進水去……”有時他甚至會同情被自己奮力捕到的正在掙扎的著的大馬林魚,但出于習慣和自尊心,他又不得不收起自己的同情和憐憫去與魚抗爭。他在征服魚的同時,其實也是在征服和主宰著自己。我們先不說在這場不平等的一對一的挑戰(zhàn)中,主人公桑地亞哥會因其挑戰(zhàn)極限,超越生命的行為,而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英雄;“我從沒見過比你更龐大、更美麗、更沉著或是更崇高的東西,老弟。來,把我害死吧。我不在乎誰害死誰?!眴尉瓦@種把捕獵的對象看成值得尊重的朋友、高尚的兄弟的心理和行為,就會幫助現(xiàn)代人認清自己在自然中的地位,認清生命的價值。
盡管,在這場與大海與鯊魚的對抗中,老漁夫桑地亞哥使出全身力量,仍然沒有改變最終的結(jié)局:拖回去的只是一副大馬林魚骨架。但是他在面對嘲笑、面對大海、面對大馬林魚、面對鯊魚……面對一切困難和危險是表現(xiàn)出來的對生命極限的超越,對人生本位的自我認證,讓處在喧囂中迷失自我失掉自信的人類看到一點希望與力量。
20世紀50年代,失敗的陰影籠罩著美國人特別是年輕人的心靈,整個社會充斥著一種夢想破滅的頹廢情緒?!独先伺c?!返陌l(fā)表,如一米陽光,沖破厚厚的情緒障礙,給困惑中的人們帶來了光明,使之看到了生命的意義,對世人自我認證生命的價值做了很好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