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遠智 唐 恒 游 晶
1.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藥劑科,云南昆明 650031;2.國家衛(wèi)健委毒品依賴和戒治重點實驗室,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云南昆明 650031
肝細胞癌(HCC)已成為全球第六大惡性腫瘤[1-2],當前,經導管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作為治療HCC 的主要療法之一,在臨床得到廣泛使用[3-4]。研究發(fā)現[5-7],肝復樂輔助TACE 治療能夠明顯提高化療效果,延長患癌生存期,保護患者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聯(lián)合用藥在臨床也較常見。而截止目前,關于肝復樂協(xié)同TACE 治療HCC 的薈萃分析較少。因此,本研究采用Cochrane 系統(tǒng)評價的方法對肝復樂聯(lián)合TACE治療HCC 的效果進行評價,以期為臨床用藥提供確切的循證依據。
①研究類型:國內外公開發(fā)表的隨機對照試驗(RCT),語種限定為中文和英文。②研究對象:已確診的HCC 患者,患者年齡、性別不限。③干預措施:試驗組采取TACE 聯(lián)合肝復樂治療,對照組采取單純TACE 治療。④結局指標:有效率(ORR)、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谷氨酰轉肽酶(GGT)]、甲胎蛋白(AFP)、生存率。⑤排除標準:非RCTs、會議摘要、綜述、未明確結局指標、重復發(fā)表和無法獲取全文的文獻。
計算機檢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Library、CBM、中國知網、萬方及VIP 數據庫。檢索時間均為建庫至2019 年12 月。中文檢索詞:肝復樂、肝癌、肝動脈栓塞化療術;英文檢索詞:hepatocellular carcinoma、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ganfule。
由兩名研究者獨立篩選文獻、提取資料并交叉核對,如遇分歧咨詢第三方協(xié)助判斷,缺乏的資料盡量與原作者聯(lián)系予以補充。采用Cochrane 手冊推薦的偏倚風險評估工具對納入文獻進行質量評價,包括:①隨機序列生成;②分配隱藏;③實施者和參與者雙盲;④結果評估采用盲法;⑤結果數據不完整;⑥選擇性報告;⑦其他偏倚。
采用RevMan5.3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分別以加權均數差(MD)和相對危險度(OR)作為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的效應統(tǒng)計量,計算95%置信區(qū)間(CI)。采用Q 檢驗法評價文獻研究的異質性,當I2<50%,P >0.1 時,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否則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對分析結果行敏感性分析,以倒漏斗圖評價發(fā)表偏倚。以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最終納入11 篇[8-18]文獻,均為中文文獻。
圖1 文獻篩選流程
共納入900 例患者,其中試驗組459 例,對照組441 例,見表1。11 篇[8-18]文獻均為RCTs,8 篇[8-9,11-15,18]采用隨機方法,8 篇[8-9,11-15,18]采用分配隱藏,方法學質量評價和偏倚風險見圖1~2。
表1 納入文獻基本特征
圖1 納入研究的方法學質量評價
圖2 偏倚風險圖
2.3.1 兩組ORR 比較 7 篇[8,11-15,17]報道了ORR,異質性結果P=0.71,I2=0%,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ORR 高于對照組(OR=2.05,95%CI:1.41,2.97,P=0.0001)。見圖3。
2.3.2 兩組ALT 比較 6 篇[11-13,15-16,18]通過ALT來評價患者肝功能,異質性結果P <0.000 01,I2=93%,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ALT 水平低于對照組(MD=-53.86,95%CI:-73.33,-34.38,P <0.000 01)。見圖4。
2.3.3 兩組GGT 比較 4 篇[11-13,16]通過GGT 來評價患者肝功能,異質性結果P=0.14,I2=45%,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GGT 水平低于對照組(MD=-142.46,95%CI:-152.88,-132.04,P <0.000 01)。見圖5。
2.3.4 兩組AFP 比較 5 篇[11-13,16,18]報道AFP。異質性結果P=0.92,I2=0%,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AFP 水平低于對照組(MD=-46.18,95%CI:-55.70,-36.67,P <0.000 01)。見圖6。
2.3.5 兩組半年生存率比較 4 篇[9-10,17-18]報道了半年生存率,異質性結果P=0.08,I2=55%,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半年生存率高于對照組(OR=3.65,95%CI:1.57,8.51,P=0.003)。見圖7。
圖3 兩組ORR 比較森林圖
圖4 兩組ALT 比較森林圖
圖5 兩組患者GGT 比較森林圖
圖6 兩組AFP 比較森林圖
圖7 兩組半年生存率比較森林圖
2.3.6 兩組1 年生存率比較 7 篇[8-10,14,16-18]報道了1 年生存率,異質性結果P=0.74,I2=0%,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1 年生存率高于對照組(OR=2.09,95%CI:1.47,2.96,P <0.0001)。見圖8。
2.3.7 兩組2 年生存率比較 3 篇[8,10,14]報道了2 年生存率,異質性結果P=0.93,I2=0%,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2 年生存率高于對照組(OR=2.12,95%CI:1.21,3.72,P=0.008)。見圖9。
圖8 兩組1 年生存率比較森林圖
圖9 2 組兩年生存率比較森林圖
對患者2 年生存率做敏感性分析發(fā)現,剔除郝明志等[10]的研究后,余下研究兩組2 年生存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OR=2.01,95%CI:0.91,4.46,P=0.09)。對其做漏斗圖分析,結果顯示漏斗圖不對稱,提示可能存在發(fā)表偏倚。見圖10。
目前,TACE 是治療HCC 應用最廣泛的方法。肝復樂聯(lián)合TACE 治療HCC,從有效率、肝功能、術后腫標水平及患者生存率方面均優(yōu)于單純TACE 治療,尤其在降低ALT、GGT、AFP 指標,提高1 年生存率方面效果突出,提示肝復樂聯(lián)合TACE 治療具有良好的協(xié)同作用。
肝復樂是由黨參、黃蓖、鱉甲、白術、土鱉蟲、重樓、陳皮等20 余種中藥組成的中成藥,其功效為軟堅化瘀、健脾理氣、清熱解毒,臨床主要用于以肝瘀脾虛為主證的原發(fā)性肝癌[19],肝復樂對改善HCC 患者臨床癥狀,抑制瘤體生長,提高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作用,并有保護肝功能、降低TACE 毒副反應、抑制乙肝病毒復制及抗纖維化等功效[20-23],所含成分土鱉蟲有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的作用,能夠延緩癌細胞增殖速度,促進HCC 患者生存期的延長[24-25]。臨床建議患者在行TACE 前即開始服用肝復樂膠囊,3 個月為一療程。
圖10 患者2 年生存率的漏斗圖分析
出現發(fā)表偏倚的原因:①由于當前就患者2 年生存率研究的RCTs 僅有3 篇[8,10,14],樣本量相對較少,和其他組比較具有較寬的CI 值,不能排除統(tǒng)計誤差的可能;②郝明志等[10]研究兩組生存率差異大,而其余兩篇[8,14]研究差異不顯著,提示與單純TACE 比較,聯(lián)合肝復樂在提高HCC 患者遠期生存率方面獲益不明顯,未來尚需更多隨訪樣本加以證實。其余meta 分析結果比較穩(wěn)定。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為:第一,部分研究的方法學質量不高,未提及隨機分配的方法和分組隱藏,可能存在偏倚;第二,目前就兩者聯(lián)用對HCC 患者遠期療效的文獻較少,今后有待開展更多嚴格設計的、大樣本、高質量的RCTs,以進一步完善系統(tǒng)評價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