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全
大學生朋輩幫扶在促進大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成長成才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心理咨詢技術(shù)的使用十分有助于幫助心理問題大學生度過危機、化解困擾。本文把常用的心理咨詢技術(shù)應用到高校大學生朋輩心理幫扶中,旨在促進建成朋輩心理幫扶的心理育人服務體系,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
隨著我國社會迅速發(fā)展,高校規(guī)模不斷擴大,大學生人數(shù)不斷增加,大學生心理問題也日漸凸顯,因心理問題引發(fā)的危機事件也逐年增加,給學校、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打擊和負面影響。然而,我國高校目前的心理服務體系還不健全,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的專職教師人員不足、心理咨詢和輔導水平參差不齊,投入到有心理需求的學生身上的精力相對較少。因此,高校必須充分廣泛調(diào)動可以利用的資源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服務,其中朋輩是大學生日常生活學習中接觸最多的人,是高??梢岳玫闹匾Y源,對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長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充分發(fā)展和使用,能夠有效彌補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不足,為大學生提供充足的心理健康服務。常見的心理咨詢技術(shù)的使用,能夠促進大學生朋輩迅速有效的掌握朋輩心理幫扶的技巧,促進恰當處理問題,正確幫扶朋輩。
在大學生之間交談問題時,由于情緒和認知方面的影響,導致許多問題模糊不清,不易精準把握。所以確切明白問題所在是非常重要的。在大學生心理問題朋輩幫扶中,如果明白問題所在,那么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就容易得多,工作就會有的放矢,富有效率,所以澄清技術(shù)也是朋輩幫扶的第一關鍵步驟。在朋輩心理輔導中,輔導者和正在接受幫助的學生都需要明白這一點很重要。大學生輔導者可以通過詢問一些相關問題來明確問題,并進一步驗證問題是否確切。例如,一個學生由于和父母親相處出現(xiàn)了問題而難過,“不能好好相處”的問題意義和解釋有很多。不通的家庭環(huán)境、學生性格、所處背景不同,學生的問題來源也不相同。因此,朋輩應該明確他們看法不同的問題。這一點足夠幫助朋輩大學生找到問題的答案。有句熟語說,找到問題所在就解決了問題的一半。
成為一個好的聽眾是一門藝術(shù)。盡管很多人認為自己是好的聽眾,其實大多數(shù)不是。在大學生互動中,如果仔細觀察大學生們談話,可以注意到,他們只是在說而不是在談。即是說,一個大學生所說的對另一個大學生的反應幾乎沒有影響。這種說話只能成為聊天,一個聽眾對TA所聽到的沒有任何反應,這不是心理幫扶中的談話技巧。在朋輩心理輔導中,輔導者仔細傾聽別人說話并及時回饋是最基本的,這非常有助于幫助澄清被輔導者的問題,宣泄對方的情緒和建立良好的朋輩關系。積極傾聽就是要讓接受幫助的學生知道朋輩輔導者不但在聽而且明白對方所說的話。在積極傾聽過程中,朋輩輔導者也要通過點頭、微笑、目光接觸、手勢和語調(diào)來表達自己對被幫扶者的談話感興趣。
在心理咨詢中,保密原則是建立咨訪關系的基石。除少數(shù)極端情況需要突破保密外,所有在咨詢中的談話內(nèi)容都應該是保密的。在朋輩輔導中,輔導者與被輔導者的談話內(nèi)容以保密為前提,才能真正做到打開心扉、真誠和建立良好的朋輩關系,也是朋輩大學生輔導者建立負責任、能信任的形象和威信的重要途徑。產(chǎn)生心理問題大學生的多數(shù)都帶有羞恥感和病恥感,能夠求助朋輩訴說本身需要勇氣,而保密原則正是破解羞恥感和病恥感的至關重要的技術(shù),促進有心理困擾的大學生前來尋求幫助。在朋輩幫扶過程中,被心理輔導的學生相信同輩能夠為其保密,才能吐露心聲,強化求助動機,為化解心理問題奠定牢固的基礎。但仍須強調(diào),在有嚴重心理問題以上,特別是涉及自傷、自殘或者危機他人安全問題,或者涉及違法情況,突破保密原則,尋求專業(yè)幫助才能真正幫助同輩大學生。
心理咨詢和輔導中,集中精力于被幫助者的感覺但不要去做判斷和評價,將是十分有效且重要的技術(shù)。在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中,求助的學生會談論對一些行為或事件的消極感受,盡管這些感受是十分負性甚至是惡劣的,如果朋輩輔導者對求助者的行為做出判斷和評價,這將會使求助學生的防御性増強、產(chǎn)生敵對情緒或者進一步加強羞恥感,這些都會強烈的阻礙朋輩輔導的效果。相反,輔導者如果讓求助者知曉輔導者理解自己并且不做出任何判斷,將會成為鼓勵問題解決的重要因素。如果輔導者不集中精力于感受,而重說教和評價外顯行為,尋求幫助的學生反而不接受建議和評價,因此也將失去幫扶同輩克服困難的機會。在輔導關系中這個重要的技術(shù)就是共情,能集中精力體驗他人情感、思想或感覺的能力。這種技術(shù)比任何單一要素更能輔助朋輩心理幫扶過程。
正如約翰·斯坦貝克《煩惱的冬天》所說:“沒有人需要建議——只需要支持”。在大學生日常生活和朋友聊天中,就如何解決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這樣的做法總是很誘人也很常見。然而在心理咨詢和輔導中,多數(shù)未經(jīng)請求的建議是多余的,積極而熱情地接納尋求幫助的來訪者,少提出意見和建議反而能更好幫助對方解決困惑和問題。在朋輩心理幫扶時,前來求助學生有自己的觀點,這很可能與輔導者的觀點不一致,訓練有素的輔導者應該接納對方的觀點,嘗試站在被輔導者的角度看待事情和理解問題,大多情況無須告訴求助學生如何解決他們的問題,并且應該相信求助學生才是最了解自己心理問題的人,并有能力去面對這些困擾。因此,朋輩幫扶中,讓求助學生成為解決自己問題的專家,真正做到助人自助。
心理咨詢和輔導中,一個良好的工具是輔導者能夠理解、知悉求助者所表達的內(nèi)容和感受,同時也能覺察、反思輔導者自己的感受、思想和情感,即是觀察自我和覺察反移情。在朋輩心理幫扶中,輔導者問一些不能用簡單的“是”或“不是”來回答的開放式的情緒提問例如:“你認為是什么導致你悲傷的?”對于表達有困難的求助學生來說特別有效,能夠幫助對方了解感覺和情感的同時,促進梳理和覺察輔導者自己的感受。輔導者在幫扶時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因為求助者的問題而激起產(chǎn)生,覺察、反思、反饋這些感受和情感,十分有助于理解那些在朋輩幫扶談話中難以表達或者隱晦的內(nèi)容,而這些內(nèi)容在一定程度上難以被求助者覺察而不斷受到困擾。所以,朋輩大學生能夠掌握良好的覺察雙方感受的技術(shù),將十分有助于找準關鍵和核心問題,化解困擾,實施行之有效的朋輩心理幫扶。
總結(jié):大學生朋輩心理幫扶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重要力量,在高校中,建立健全心理育人服務體系,深入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完善朋輩心理幫扶機制,加強制度建設,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開展行之有效、豐富多樣心理咨詢和輔導技術(shù)的理論培訓和實踐,著重培養(yǎng)大學生朋輩尤其是班級心理委員和宿舍心理信息員的理論素養(yǎng)和幫扶水平;著重開展網(wǎng)絡朋輩心理幫扶APP的使用與宣傳普及,適應當代大學生的心理需要與時代的結(jié)合;注重高校危機熱線中朋輩接線員的心理幫扶技術(shù)的使用和提升,多維度提升朋輩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咨詢技術(shù)的應用。
(作者單位:中國藥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