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娟
摘要:為比較研究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jié)劑OBHS和雷洛昔芬(RAL)抗腫瘤作用效果。采用MTT法檢測了不同濃度的OBHS和RAL對非洲綠猴腎細胞系(VERO)、乳腺癌細胞系(MCF-7)、卵巢癌細胞系(SK-O-V3)以及前列腺癌細胞系(DU145)的細胞活性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OBHS和RAL均可以抑制MCF-7、SK-OV-3及DU145的活性,但是OBHS對正常細胞VERO基本無毒副作用。
關鍵詞:OBHS;雷洛昔芬;抗腫瘤
中圖分類號:Q2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22-0193-03
1 引言
雌激素受體a(ER(x)和雌激素受體β(ERβ)是參與調節(jié)人體多種輔助生理學反應的轉錄因子[1]。有研究表明ERα與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以及子宮內膜癌等密切相關[2~4],因此ERα被認為是癌癥治療中的主要治療靶標。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jié)劑(SERMs)是一類可以與雌激素受體(ER)高親和力結合的化合物,在不同組織中表現(xiàn)出類雌激素作用或抗雌激素的活性,其組織特異性使它在血管、子宮、乳腺和骨骼等組織中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5~7]。
OBHS是人工合成的ERa選擇性的拮抗劑,與第二代SERMs雷洛昔芬(RAL)的拮抗作用機制相薣8]???研究發(fā)現(xiàn)OBHS在子宮內膜癌細胞系HEC-1-A和子宮內膜異位模型中均表現(xiàn)出拮抗雌激素轉錄激活作用[8,9],但OBHS對其他類型的腫瘤細胞的作用則有待進一步研究。
2 材料與方法
2.1 材料
細胞系VERO、MCF-7、SK-OV-3以及DU145均購自武漢大學保藏中心。
2.2 方法
2.2.1 MTT法檢測細胞活力
用含有10%活性炭處理的胎牛血清(CS-FBS)的無酚紅DMEM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細胞3d,收集處于對數(shù)生長期的細胞制成細胞懸浮液,并以14個細胞/mL左右的濃度接種到96孔細胞培養(yǎng)板中,于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中37℃培養(yǎng)24h左右。當細胞密度達到50%時,加入不同濃度的藥物,繼續(xù)培養(yǎng)3d,然后分別加入MTT溶液(終濃度為1mg/mL),37℃培養(yǎng)4h。去除96孔板中的培養(yǎng)基后,每孔加入100μL的二甲亞砜,震蕩10min,用酶標儀檢測待測樣品在570nm波長處的吸光值,并計算藥物的半抑制率(IC50值)。
2.2.2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實驗數(shù)據(jù)均用平均值±SD表示(n=3)。其中,IC50采用公式Y=100%抑制+(0%抑制-100%抑制)/(1+10[(logIC50-X)×斜率]),Y為光吸收值,X為log[抑制劑濃度],通過Origin 8.0統(tǒng)計軟件分析獲得。
3 結果
3.1 OBHS和RAL抑制人乳腺瘤細胞MCF-7的活性
取不同濃度的RAL和OBHS分別作用乳腺癌細胞MCF-7和非洲綠猴腎的正常細胞VERO,3d后檢測細胞活性。實驗結果表明,當OBHS和RAL工作濃度上升至20μmol/ L時,MCF-7的細胞活性下降到50%以下(圖1a),RAL和OBHS對MCF-7的抑制作用均具有濃度依耐性,其IC50值分別為15.9±0.30和20.1±1.16。此外,RAL對VERO的細胞活性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圖1b),其IC50為36.4±0.27;而OBHS對正常細胞的毒性較小,IC50值大于100(圖1b),這表明OBHS的體外治療指數(shù)要高于RAL。
3.2 OBHS和RAL抑制人卵巢癌細胞系SK-OV-3的活性
將不同工作濃度的OBHS和RAL分別作用SK-OV-3細胞系3d,檢測細胞活性。實驗結果顯示,當RAL工作濃度上升到20μmol/L時,SK-OV-3細胞活性可以降至50%以下;而同樣工作濃度的OBHS對細胞活性并無影響,只有當OBHS工作濃度上升至80μmol/L時,才具有類似的抑制效果(圖2)。
3.3 OBHS和RAL抑制人前列腺癌細胞系DU145的活性
不同工作濃度的OBHS和RAL分別處理DU145細胞系3d,檢測細胞活性。實驗發(fā)現(xiàn):RAL和OBHS對DU145細胞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其IC50值分別為:21.2±0.79和62.2±0.15。這表明OBHS只有在較高濃度時才對DU145細胞具有抑制細胞活性的作用(圖3)。
4 討論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jié)劑(SERMs)在不同的組織中通常表現(xiàn)出較為復雜的藥理學特效。RAL是第二代SERM,被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批準用于預防和治療乳腺癌和男、女性的骨質疏松癥[10]。OBHS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jié)劑,它對ERa的選擇性與雷洛昔芬(RAL)類似[8],因此本研究比較了這兩種藥物對3種腫瘤細胞MCF-7、SK-OV-3和DU145的細胞活性的影響。
MCP-7、SK-OV-3以及DU145分別是人的乳腺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細胞系。在這3種細胞系中,它們的雌激素受體的表達情況并不相同。在MCF-7中ERα高表達,ERβ低表達;而在SK-OV-3和DU145細胞中,ERβ表達相對較高,ERα低表達或者幾乎無表達。事實上,大量研究表明,ERα與腫瘤的惡性增殖、炎癥及腫瘤的發(fā)展有關[11,12];而ERβ對細胞增殖的影響與ERα相反,有促進細胞凋亡的作用[13,14]。此外,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乳腺癌和前列腺細胞,RAL也能選擇激活ERβ,從而發(fā)揮抑制細胞增殖的作用[15,16]。而在本研究中,RAL對SK-OV-3、DU145和MCF-7細胞活性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因此推測,RAL在ERp高表達的SK-OV-3和DU145細胞中也具有抑制活性,可能與其選擇性ERβ激活的特性有關。但有意思的是,在體外轉錄激活實驗中,OBHS屬于ERβ的拮抗劑[8]。雖然低濃度的OBHS對DU145和SK-OV-3的細胞活性無明顯影響,但是當OBHS濃度逐漸增大,OBHS也出現(xiàn)抑制腫瘤細胞活性的現(xiàn)象。由此可見,在前列腺癌和卵巢癌細胞中,OBHS的抗腫瘤細胞活性的作用機制可能與雷洛昔芬并不相同,具體的作用機制還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