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永樂 王景續(xù)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經皮椎體成形術(PVP)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的臨床效果。
方法 46例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患者, 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23例。對照組采用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PKP)治療, 觀察組采用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費用、術后疼痛評分及骨水泥滲漏發(fā)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費用、術后疼痛評分分別為(35.3±5.3)min、(1.93±0.12)萬元、(5.3±1.4)分, 優(yōu)于對照組的(54.5±2.5)min、(2.45±0.23)萬元、
(3.2±0.5)分,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骨水泥滲漏發(fā)生率為8.70%, 低于對照組的47.83%,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患者采用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 可顯著縮短手術時間, 緩解患者術后疼痛, 降低骨水泥滲漏發(fā)生率, 減少住院費用, 值得臨床推廣與運用。
【關鍵詞】 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經皮椎體成形術;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臨床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3.037
在骨科臨床治療中, 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疾病較常見, 且由外傷所致, 患病人群以老年群體為主, 主要因為老年患者隨著年齡增加身體機能逐漸衰退, 再加之長期勞作, 營養(yǎng)補充不足, 導致骨質疏松現(xiàn)象嚴重, 因而在外力撞擊下易發(fā)生骨折[1]?;颊呋疾『笊顭o法自理, 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為了有效改善患者骨折癥狀, 在醫(yī)療技術發(fā)展的推動下, 臨床主要運用經皮椎體成形術與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 顯著提高了患者的臨床療效[2]。基于此, 本次研究分析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的臨床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12月本院收治的46例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 患者均符合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臨床診斷標準。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23例。對照組患者男15例, 女8例;年齡45~76歲, 平均年齡(59.1±7.5)歲;骨折部位:胸腰段椎體8例, 腰段椎體10例, 胸段椎體5例。觀察組患者男16例, 女7例;年齡42~79歲, 平均年齡(55.8±7.8)歲;骨折部位:胸腰段椎體9例, 腰段椎體7例, 胸段椎體7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骨折部位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颊呔炇稹吨橥鈺罚?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患有脊髓和神經根受損患者、嚴重臟器疾病患者、意識障礙患者以及其他骨折性疾病患者。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患者采用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 患者入手術室后, 指導患者保持俯臥位, 懸空患者腹部, 做好局部麻醉, 在C臂X線機輔助下于患者椎體前壁2~3 mm處建立通道, 然后將擴張器球囊置入, 在透視機輔助下在患者椎體前3/4處, 用與穿刺針相連的注射器進行擴張球囊, 觀察患者椎體復位情況, 待椎體復位后可停止注射, 并取出球囊, 然后將準備好的骨水泥注入患者椎體中, 直至出現(xiàn)滲漏方可停止注射, 待骨水泥凝固后, 拔除穿刺針和壓力注射裝置, 患者無異?,F(xiàn)象, 則手術結束。
1. 2. 2 觀察組 患者采用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 患者入手術室后, 指導患者保持俯臥位姿勢, 讓患者腹部懸空, 并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在C臂X線機透視下對患者采用穿刺針實施椎弓根穿刺, 直至椎體前1/3處, 然后取出穿刺針的針內芯, 將準備好的骨水泥通過穿刺針注入患者椎體中, 直至椎體后壁附近, 在出現(xiàn)滲漏后需停止注射。待骨水泥凝固后, 拔除穿刺針, 觀察患者是否出現(xiàn)異?,F(xiàn)象, 若患者無異?,F(xiàn)象, 則手術結束。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費用、術后疼痛評分及骨水泥滲漏發(fā)生情況。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3]進行判定, 總分10分, 0分為無痛, 1~3分為輕微疼痛, 4~6分為中度疼痛, 7~9分為重度疼痛, 10分為嚴重疼痛。評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嚴重。術后隨訪6個月, 觀察患者骨水泥滲漏發(fā)生情況。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費用及術后疼痛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費用、術后疼痛評分分別為(35.3±5.3)min、(1.93±0.12)萬元、(5.3±1.4)分, 對照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費用、術后疼痛評分分別為(54.5±2.5)min、(2.45±0.23)萬元、(3.2±0.5)分, 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5.713、9.613、6.775, P<0.05)。
2. 2 兩組患者骨水泥滲漏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骨水泥滲漏發(fā)生率為8.70%(2/23), 對照組患者骨水泥滲漏發(fā)生率為47.83%(11/23), 觀察組患者骨水泥滲漏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近些年, 我國老年人群占比越來越高, 老齡化進程加快, 導致各種老年性疾病發(fā)病率不斷增加, 老年性疾病對人們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也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 進而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主要發(fā)病群體為老年群體, 骨骼中鈣流失嚴重, 缺乏鈣元素補充, 進而導致患者骨密度下降?;颊吖琴|疏松癥狀嚴重, 在外力撞擊下易發(fā)生骨折, 患者發(fā)生骨折后疼痛感強烈, 老年患者身體耐受性差, 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 導致患者產生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 同時影響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為了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 提高患者脊柱功能, 目前臨床主要采用經皮椎體成形術與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 術后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骨水泥滲漏發(fā)生率為8.70%(2/23), 對照組患者骨水泥滲漏發(fā)生率為47.83%(11/23), 觀察組患者骨水泥滲漏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經皮椎體成形術在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患者中效果顯著。主要因為經皮椎體成形術在C臂X線機輔助下操作, 經皮向患者椎體、椎弓根中插入穿刺針, 通過加壓注射器向患者椎體內注入骨水泥, 待骨水泥凝固后, 拔除穿刺針, 經皮椎體成形術的治療操作時間較短, 患者下床活動時間短, 因而可減輕經濟負擔。此外, 經皮椎體成形術手術操作較簡單, 可起到快速止痛作用, 患者術后疼痛得到緩解, 有利于提高患者耐受性, 提高患者術后康復速度[4]。而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則利用球囊進行擴張的方式, 恢復椎體狀態(tài), 增加患者脊柱的穩(wěn)定性, 同時也能糾正患者脊柱后凸畸形現(xiàn)象, 并有助于恢復患者的椎體高度, 臨床手術治療較安全[5]。其主要源于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通過球囊擴張, 讓患者椎體處于液態(tài)加壓膨脹的狀態(tài), 因此能夠對疏松的骨質進行壓實, 降低骨質疏松癥狀, 有效控制骨水泥量的注
入[6]。因此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能夠提高椎體的支撐力, 增強椎體的生理功能, 但由于該手術時間較長, 住院費用較
高[7]。經皮椎體成形術與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均為新型手術方法, 在臨床治療期間需根據(jù)患者情況進行綜合選擇適合患者的手術方式, 一般情況下可優(yōu)先選擇經皮椎體成形術治
療[8]。
綜上所述, 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患者采用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 可顯著縮短手術時間, 緩解患者術后疼痛, 降低骨水泥滲漏發(fā)生率, 減少住院費用, 值得臨床推廣與運用。
參考文獻
[1] 藍開春. 經皮椎體成形術與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脊柱壓縮性骨折的臨床對比分析實踐思考.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9, 17(3):125-126.
[2] 杜傳華, 趙博. 經皮穿刺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在老年骨質疏松脊柱壓縮性骨折中的臨床應用.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8, 16(15):
91-92.
[3] 趙立新. 經皮椎體成形術聯(lián)合射頻熱凝術治療脊柱骨質疏松性壓縮性骨折療效觀察. 吉林醫(yī)學, 2017, 38(11):2127-2128.
[4] 余勇彬. 經皮椎體成形術與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脊柱壓縮性骨折的臨床對比分析.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7, 17(39):61.
[5] 甘心榮, 饒敏杰, 張功恒, 等. 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臨床療效觀察. 中國臨床新醫(yī)學, 2015, 8(12):1123-1126.
[6] 白瑞飛. 經皮椎體成形術和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壓縮性骨折效果的影響因素. 實用疼痛學雜志, 2019, 15(2):148-152.
[7] 戴鳴海, 劉良樂. 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脊柱壓縮性骨折療效及并發(fā)癥分析.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11, 49(28):136-137.
[8] 鄒戟, 趙紅衛(wèi), 陳衛(wèi)東, 等. 經皮椎體成形術與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脊柱壓縮性骨折的臨床對比分析. 中國老年學, 2012, 32(24):5581-5582.
[收稿日期:201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