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竹縣印發(fā)《關于在全縣開展“未巡先改”工作的通知》,按照“自查自糾、全面整改、鞏固提升”三個階段,從2019年3月中旬至7月底在全縣各單位黨組織開展,充分利用巡視巡察成果,避免巡視巡察問題屢巡屢犯積重難返,進一步鞏固提升政治生態(tài)建設成效。
梳理巡察成果,建好問題臺賬。縣委巡察辦結合中央巡視四川、十一屆省委第三輪巡視以及縣委前八輪巡察情況,梳理出基層黨組織在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等4個方面的13大類60項普遍共性問題,建立基層常見“問題清單”,以便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和縣級部門主動對標,及時整改,不斷提升工作實效,更好地服務群眾。
開展“自我體檢”,強化自查自糾??h委巡察辦將基層黨組織共性問題和基層“問題清單”在全縣進行通報,以反面警示促進問題整改。全縣各單位對照巡視巡察發(fā)現(xiàn)普遍共性問題清單及時查找本單位本部門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并針對自查梳理出的問題制定詳細的整改方案,羅列整改清單,落實具體牽頭領導和具體責任人以及整改時限,進行全面逐一整改落實。整改后建立完善監(jiān)督管理制度體系,進一步鞏固整改成效。
放大巡察效應,確保實效最大化。巡察不可能發(fā)現(xiàn)所有問題,同類問題也不一定能全部指出,總有一些觸及不到的情況,針對這些情況把巡察效應切實傳到“神經(jīng)末梢”,強化各單位黨組織深入開展主動查糾,“靶向”治療,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實現(xiàn)巡察實效最大化。同時縣委巡察組對整改后仍然存在普遍共性問題的相關責任領導和具體責任人進行嚴肅追責。目前,全縣137個黨組織已主動對照實施方案,將巡察監(jiān)督和自查自改有效結合,認真開展巡察“未巡先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