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出鍋、快速裝盤、快速打包送走……外賣配送唯快不破。3月22日,在“饞愛善食”餐廳天府二街店內,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但卻安靜得出奇。
突然,25歲的范恒開始急躁起來,轉身進入廚房端出一鍋熱騰騰的菜,對著同事不停地比劃,示意讓大家加快速度??煞盅b的速度雖加快了,手語交流卻耗費了更多的時間,出餐時間似乎又回到了原點。
“一句話就能交流的事,這里得花一分鐘。”餐廳創(chuàng)辦者鄧如斌說。與其他餐館不同,在“饞愛善食”餐廳中,交流從來都是頭等困難的大事。原來,這里除了負責人與一名廚師,其余員工都是聾啞人。
這天,鄧如斌像往常一樣,天一亮就爬起床,駕車來到“饞愛善食”餐廳天府二街店。與員工一起,早上八點便齊刷刷地在餐廳廚房忙碌著。他檢查完剛送來的蔬菜,又細心查看昨夜刷好的餐具,就連地上的防滑墊也不放過。
“他就是這樣一人,對環(huán)境衛(wèi)生、蔬菜新鮮度都很挑剔。”廚師呂師傅說,“尤其在剛開張期間,鄧如斌更是事事親力親為,仔細把關?!?/p>
“與其說是老板,不如說是‘監(jiān)工’。”鄧如斌笑瞇瞇地自嘲說,既然在2017年選擇了做“無聲餐廳”,那就得付出更多。
畢竟“無聲員工”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意外,比如網(wǎng)約車的“坑”。在排隊二十人后,員工游陽終于叫來了網(wǎng)約車,見他將一堆蔬菜提上車,司機選擇了拒載。游陽嘗試用手語去溝通,但司機還是揚長而去。“很多人都看不懂手語,我也很無奈?!庇侮柋硎尽?/p>
“現(xiàn)在‘出餐’還比較順利,以前才難?!庇侮枌懽指嬖V記者,那時候自己剛來工作,因為不熟悉路線,迷路后無法主動與客戶溝通。“連續(xù)幾天配送超時后,客戶失去了耐心,將我們換掉了?!庇侮柺謧?。好在有鄧如斌親自為自己當“客服”。
那時候的鄧如斌白天處理客戶投訴,忙得焦頭爛額,夜里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甚至還想過放棄。后來針對配送員的特殊情況,他專門制定了一套解決方案。鄧如斌說,他在考慮招聘一些盲人來承擔客服工作。
“剛開始,我們就琢磨著聘請殘疾人來試試。”鄧如斌的老伴舒仁翠說。她起初找到了社區(qū)工作者,幫忙聯(lián)系殘疾人士。后來,主要通過殘聯(lián)的推薦來招聘員工。在成都市武侯區(qū)委社區(qū)發(fā)展治理委員會的支持下,餐廳終于辦好了社會企業(yè)的營業(yè)執(zhí)照,“饞愛善食”得以問世。鄧如斌告訴記者,打算創(chuàng)立“饞愛善食”餐廳源于一次偶然的洞察——自己家門口的愛心亭。
多年經(jīng)營書報、小商品的愛心亭卻突然關停了,這讓愛看報的鄧如斌猝不及防。一番了解后,鄧如斌才知因經(jīng)營慘淡,曾經(jīng)火遍大街小巷的愛心亭無法再為殘疾人提供收入,因而屢遭關停。痛心之余,在美國念商學院的女兒鄧綺珈提出了開設愛心亭送餐的想法。在鄧綺珈的堅持下,招聘、開店、送餐……“饞愛善食”有條不紊地開起來了。
“‘饞’與‘殘’諧音,意為用味蕾勾勒出大愛,攜手殘疾人一起做出愛與善的膳食。”鄧綺珈向記者介紹了當時為何取名為“饞愛善食”?!斑@名字是不是既有愛又充滿了人情味?”
“老板對我們挺好的,平時還會跟我們一起打球?!眴T工彭俊向記者表示,餐廳不僅管吃管住,還為他們交了足額的社保,月薪在3000元左右。在生活有保障的同時,自己還認識了許多聾啞朋友,非常開心。
“但剛開始他們并不這樣想?!编嚾绫笳f,那時店里80%以上都是聾啞人,平時見員工們比比劃劃,自己卻傻傻地理解不了,仿佛總與員工間隔著一條鴻溝。
為拉近彼此的距離,鄧如斌在開店當月邀請聾啞協(xié)會主席來拉拉家常。結果卻讓鄧如斌始料未及。員工們一看到協(xié)會主席,便像見到了自己親人一般,一個勁地比比劃劃,顯得十分激動。交流之余,他們還指著鄧如斌比劃出略顯夸張的表情。而鄧如斌則在一旁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交流結束后,他才從協(xié)會主席處了解到,員工都覺得他很兇。這讓鄧如斌百思不得其解。一番溝通后,他才知道,原來聾啞人的內心柔軟而敏感。有時,自己著急了些,指著他們說話或是看了他們幾眼,員工就誤以為老板是在罵自己。了解這一情況后,鄧如斌都盡量注意自己的肢體語言和表情,勤學手語,再輔以手機打字的方式與員工交流談心。
可有時候即使是老員工,在理解上也會有所偏差?!拔乙詾橥砩暇鄄秃缶筒挥迷僦蛋啵突厮奚崃?。后來顧客沒收到餐,給了我們差評。”小青有些難過地向記者表示。原來,在前些天,鄧如斌接到了來自外賣平臺的客戶投訴。在系統(tǒng)自動接單后,餐廳卻沒有員工出餐?!斑@些困難在所難免,畢竟個別人的理解力有些偏差。”鄧如斌說。
但鄧如斌顯然無法讓所有人滿意。有人曾在微博上私信鄧如斌,對餐廳中的“無聲員工”表示心疼——上班本就很累,還要時常面對媒體采訪,“一味通過宣傳來打動消費者,到底把員工放在哪里?”
按理說,餐廳本該積極配送外賣,但令人吊詭的是,這家店又常常處于“休息中”,在外賣平臺上并非天天接單?!巴赓u不好好做,心里只想著搞宣傳。”有網(wǎng)友質問道,“這能真正地幫到弱勢群體嗎?”
對于這些非議,鄧如斌并未回應,而是給大家埋下了到餐廳用餐的念想。
如“饞愛善食”的名字一樣,餐廳從不缺人情味?!拔颐刻熘形缍荚谶@吃飯,這里的飯菜衛(wèi)生又可口?!痹诟浇习嗟男⒏嬖V記者,他已經(jīng)是餐廳的熟客,服務員雖無法說話,但他總能在這里看到他們的一張張絢爛如花的笑臉。
“來到這里后,我體會到了溫暖和友誼?!眴T工范恒通過文字與記者聊到,在餐廳工作的大半年里,自己找到了“家”的感覺,“那是曾經(jīng)在工廠工作無法感受到的?!痹谀畴娮赢a(chǎn)品代工廠工作了半年多的范恒,與同事們幾乎沒什么交流。畢竟大家平時太忙了,來不及理解自己的手語。范恒記得自己剛去時,便用手語給車間組長請了個病假,組長當時也用手勢應允了??烧l知道,到了第二天,組長竟說從未收到過自己的請假申請,而那個酷似應允的動作,只是自己在揀貨中無意做出的?!拔腋杏X始終無法融入他們的世界?!狈逗惚硎尽嶋H上,“融入感”三個字不僅透露出了聾啞人的心聲,也道出了“饞愛善食”的創(chuàng)辦目的。
為了讓員工更好地融入社會,鄧如斌常引導員工們關愛弱勢群體。足夠細心的顧客會發(fā)現(xiàn)餐廳靠墻的位置總是坐著一個小女孩,由于父母疏于照料,小女孩至今還未上過學?!案绺鐐兠刻旖游襾磉@學習?!眱赡陙恚鶜q的曉曉在餐廳員工的照料下學習與成長。
事實上,殘疾人的就業(yè)情況并不樂觀。據(jù)去年發(fā)布的《殘疾人藍皮書:中國殘疾人事業(yè)發(fā)展報告(2018)》,2017年全國持證殘疾人就業(yè)人數(shù)為942.1萬人,但整體就業(yè)率只相當于健全人就業(yè)率的62%左右。與2016年相比,雖然就業(yè)總數(shù)增加了46萬人,就業(yè)狀況也有所改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報告中所指出的政府層面對殘疾人就業(yè)的理念有待革新、殘疾人就業(yè)服務方式有限、殘疾人就業(yè)法規(guī)體系需要完善等七大方面問題。
對此,目前鄧如斌也在計劃打造一個升級版的“無聲餐廳”。他希望這個餐廳不單單是給顧客吃到美味可口的食物,也為顧客提供一些精神養(yǎng)分。比如,有興趣的市民可在午后進店免費學習手語,讓市民對殘疾人群體有更多的了解?!敖衲暧媱潓崿F(xiàn)100名殘疾人就業(yè),餐廳增至30個出餐點。”鄧如斌說,“在五年內解決500名殘疾人就業(yè)”是他和女兒的目標。
“‘幫助殘疾人就業(yè)’并非是冠冕堂皇的話,我不是在做‘慈善’,我只是認為這事值得。”當被問及為何設定該目標時,鄧如斌如是說。(部分采訪人物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