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燕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神經外科 650032
神經外科為醫(yī)院重要部門科室之一,接收的多為病情嚴重且進展快速患者,其生命安全隨時都會受到威脅,工作人員必須做好充足的搶救準備,護士必須具備熟練的專業(yè)知識、護理操作技能,對患者生命體征變化、病情進展情況嚴密監(jiān)測,工作強度大、精神壓力大,承受著很大的心理壓力,其身心健康、臨床護理質量也會隨之受到影響[1-2]。本次研究為了了解神經外科護士工作壓力來源,提出相的解決措施,選取了我院神經外科的護士,對其工作情況加以了解。
選出于2017年5月-2018年9月期間段,我院神經外科的48例護士,所有護士均為女性,年齡在20-43歲之間,平均(31.56±3.87)歲,護理年限1-22年,平均(11.54±3.55)年,學歷:中專15例、中專22例、本科11例,職稱:護士29例、護師13例、主管護師6例。
自擬調查問卷并向所有精神外科護士發(fā)放,了解其工作壓力源,主要調查內容包括一般資料、工作壓力源量表兩方面,其中,一般資料是對護士性別、年齡、職稱、學歷、工作年齡等信息進行調查;而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共有5大塊、35小項,5大塊內容分別為護理專業(yè)、護理工作方面的壓力,工作資源、工作環(huán)境方面的壓力,工作量分配、工作時間方面的壓力,人際關系、護理管理方面的壓力,為患者實施護理方面的壓力。每項分數值在0-3分之間,0分表示護士無工作壓力,1分為輕度壓力,2分表示中度壓力,3分重度壓力,總分105分,0-35分為輕度壓力,36-70分為中度壓力,71-105分則為重度壓力,得分越高,表示護士的工作壓力越大。本次研究,調查問卷的回收率為100%。
用SPSS24.0軟件統(tǒng)計、整理相關數據,計數資料%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s)表示,t檢驗。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神經外科護士的主要工作壓力源為擔憂護理工作出錯(2.99±0.37)分、社會地位低(2.76±0.52)分、工作量大(2.93±0.45)分、患者病情嚴重(2.81±0.72)分、職業(yè)未來發(fā)展的擔憂(2.85±0.74)分,這5個主要方面。
在48例神經外科護士中,有7例為中度壓力、41例為重度壓力,無人為輕度壓力,中度壓力、重度壓力所占百分比分別為14.58%、85.42%。
根據調查結果來看,神經外科護士的工作壓力源較多:首先,護士日常工作量大,主要原因為神經外科接收的為病情重且危急的患者,需要護士精神高度集中,做好充分的搶救準備工作,而且臨床新業(yè)務、新技術出現后要求護士及時掌握,致使其工作量不斷增加,身心長期處于疲勞狀態(tài);其次,由于患者病情嚴重,護士需長期處于精神高度集中的工作環(huán)境中,必要時要進行靜脈滴注、吸痰等的24h持續(xù)護理操作,夜班時其他護士少,醫(yī)療儀器警報聲、患者異常情緒出現均會使護士的精神高度緊張,工作強度大[3],除擔憂患者病情外還擔憂自身護理出錯,心理壓力很大;再次,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進步,臨床護士面臨著激烈的職業(yè)競爭,除上班外還需對自學考試、在職教育等各種活動積極參加,部分醫(yī)院難有進修機會,護士晉升難度大,進而對職業(yè)未來發(fā)展方向十分擔憂;最后,神經外科護士的護理工作并未引起社會重視、肯定,社會支持缺乏,得不到理想待遇,容易導致各種心理問題的產生。
針對上述工作壓力源,提出相應解決對策:首先,神經外科應合理工作量分配、人力資源利用,適當減少護士的非護理工作量,使護士工作強度減輕,在工作繁忙時應及時人力支持,適時安排輪休,有利于護士工作壓力的減輕;其次,護士工作環(huán)境改善,盡量確保護士日常工作環(huán)境的明亮與寬敞,適當播放舒緩輕音樂,幫助護士平和心境、放松精神,同時囑咐護士學會自我情緒調節(jié),可選擇運動等合理健康的發(fā)泄方式,時刻保持樂觀積極心態(tài),這樣更有利于不良負面心態(tài)改善、工作積極性提高;最后,改善神經外科護士的待遇,多為其提供專業(yè)知識、操作技能學習與進修的機會,神經外科屬于高強度護理工作科室,醫(yī)院給予護士更多優(yōu)惠,讓其學習、進修,能夠使其護理專業(yè)知識、操作技巧不斷提高,有利于科室護理質量的改善。同時,應重視同護士的溝通交流、組織關懷增強,并提升其薪酬待遇,能夠使護士對自身職業(yè)更加認同,提高其職業(yè)榮譽感,在積極護理工作的同時也會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的社會地位。
綜上所述,神經外科護士具有很大工作壓力,在分析總結其壓力源的基礎上實施相應解決、緩解措施,能夠一定程度上幫助其壓力改善,增強抗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