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瑛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浦口分院(浦口區(qū)中心醫(yī)院)
剖宮產本質上屬于一類有創(chuàng)手術,產婦術后會有明顯疼痛感,且恢復時間也較陰道分娩更長,產婦可能因此表現(xiàn)出不同負面情緒。負面情緒的存在反過來會影響產婦的術后恢復,形成惡性循環(huán)[1]。本研究選取56例剖宮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應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對2018年一年中接受剖宮產的107例產婦進行研究,2018年1-6月的產婦為對照組,2018年7-12月的產婦為綜合組。綜合組56例,平均年齡(30.28±5.36)歲,平均孕周(39.12±0.16)周,其中26例初產婦,30例經產婦;常規(guī)組51例,平均年齡(30.67±5.20)歲,平均孕周(39.26±0.21)周,其中25例初產婦,26例經產婦。全部產婦均排除伴有嚴重基礎性疚病及精神疚病,均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同意。兩組年齡、孕周、產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常規(guī)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術前護理人員告知相關知識,在產婦出院前就恢復相關注意事項進行日頭介紹。綜合組對產婦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實施前制定
1.2.1 心理干預
護理人員主動加強與產婦的交流,注重傾聽產婦的內心感受,就剖宮產手術方法、流程、術后恢復、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清況等向產婦詳細說明。另外開展小組心理干預,將多例產婦集合起來觀看相關視頻增加對健康知識的了解。負責開展小組心理干預的護理人員接受過專業(yè)培訓,熟練掌握心理干預方法、目的、溝通交流技巧。每周進行2次個體心理干預,進行1次小組心理干預,每次均持續(xù)30min,持續(xù)進行1周。
1.2.2 疼痛護理
針對輕微疼痛的產婦,通過讓產婦看電視、聽音樂、聊天的方式轉移注意力,緩解疼痛感,也可以對相應穴位進行按摩,按摩取穴主穴為合谷和三陰交,配穴選擇太沖、內關和阿是穴,穴位按摩1次/d,每次持續(xù)20min?;蛘咦尞a婦進行溫水足浴來緩解術后疼痛。溫水足浴每天進行1次,每次30min。另外護理人員也要給子產婦更多的鼓勵,鼓勵產婦對于能夠耐受的疼痛盡可能忍受,提高產婦的疼痛閩值[2]。
1.2.3 康復護理
護理人員耐心告知產婦早期下床活動對于加快術后恢復的重要意義。初期輔助產婦下床慢走,在產婦耐受情況下逐漸增加活動時間或者活動量,每天都要堅持至少1次下床活動,每次時間保持在30min左右。另外也要重視產婦術后的飲食,提供高蛋自飲食,合理補充維生素以及鐵劑,保證營養(yǎng)均衡,提升產婦免疫力,加快產婦恢復。
在術前、出院時的護理前和護理后分別利用SAS,SDS焦慮、抑郁評分法進行心理狀態(tài)的評價,兩個量表均為得分越高,焦慮、抑郁越嚴重[3]。術后恢復:在兩組術后對其住院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第一次排便的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進行對照。
護理后綜合組焦慮、抑郁評分均較常規(guī)組更優(yōu),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綜合組首次排便、首次下床、胃腸功能恢復以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綜合護理干預用于剖宮產產婦中能夠獲得更好的干預效果。
本研究觀察組對產婦開展綜合護理干預,在進行剖宮產之前做好產婦的心理干預,通過詳細講解相關知識增加產婦的了解,提升產婦的依從度,緩解產婦不良情緒。在剖宮產結束后對產婦實施疼痛干預以及康復干預,針對產婦出現(xiàn)疼痛的不同程度選擇合適的緩解疼痛的方法,且盡可能減少止痛藥的使用,有助于避免止痛藥服用后對新生兒喂養(yǎng)的不良影響。通過實施康復干預,鼓勵產婦盡早下床活動,讓產婦認識到適當活動能夠加快胃腸蠕動,對于術后恢復有促進價值。另外在剖宮產結束后要做好患者病情狀況的密切觀察,定時做好巡視工作,對患者脈搏、血壓等進行嚴密監(jiān)測,并且要指導患者進行膀胱功能鍛練,以加快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4]。從本研究結果可知,護理后綜合組焦慮、抑郁評分均較常規(guī)組更優(yōu);護理后綜合組首次排便、首次下床、胃腸功能恢復以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綜合護理干預用于剖宮產產婦中能夠獲得更好的干預效果。綜上所述,對接受剖宮產的產婦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加快產婦術后恢復,緩解產婦不良情緒,值得進行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