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田田
我國的歷史長河中涌現(xiàn)了大批可歌可泣的人物,他們身上所體現(xiàn)出來的精神不僅是推動當時社會發(fā)展的力量,而且對當今社會仍然有著巨大的啟發(fā)借鑒意義?!耙允窞殍b,可以知興替?!睆臍v史人物身上發(fā)掘精神內(nèi)涵并作好現(xiàn)代轉(zhuǎn)化,是新時代我國創(chuàng)新教育資源、傳承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林則徐,清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我國的民族英雄。他組織的虎門銷煙打擊了西方列強的囂張氣焰,粉碎了英國侵略者的武裝挑釁,維護了民族尊嚴與國家利益。林則徐身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崇高精神是新時代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資源;因此,需要做好保護、開發(fā)、轉(zhuǎn)化、應用的工作。
強烈的愛國精神是林則徐精神最為寶貴的內(nèi)容。清朝自雍正、乾隆始,鴉片泛濫,導致大量白銀流失,吸食鴉片也極大損害了人民的健康。鑒于此,林則徐懷著憂國憂民的思緒上書:“是使數(shù)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他的話驚醒了顢頇的道光皇帝。受命查禁鴉片后,林則徐以欽差大臣的身份趕赴廣東,與鴉片販子斗智斗勇,成功收繳煙片19 187箱又2 119袋并在虎門海灘銷毀。林則徐與鄧廷楨積極布防,屢次挫敗侵略者的軍事挑釁,維護了民族尊嚴和國家利益。鴉片戰(zhàn)爭失利后,林則徐被道光帝流放至伊犁。在前往伊犁的途中,林則徐仍憂國憂民,寫下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詩句。[1]這不僅是林則徐真實的寫照,也是其愛國精神的凝練表達。
林則徐自考中進士后,宦海浮沉,其中不乏欽差大臣、總督、巡撫等顯赫官職。然而,無論所任何官、所居何地,林則徐在任期間均體現(xiàn)了其勤政愛民的思想。道光三年(1823),林則徐任江蘇按察使期間,致力于考核吏治,審理案件,改革審判程序,了解案情原委。在數(shù)月間,清理了絕大部分江蘇歷年的積案,還老百姓一個公正高效的司法環(huán)境,贏得了江蘇民眾的愛戴,被譽為“林青天”。
林則徐虎門銷煙的事跡人盡皆知,殊不知他還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治水專家。他一生參與過多項重要的治水工程,并出版了《北直水利書》等具有重要參考意義的文獻。即便是在流放伊犁期間,林則徐也時刻以百姓為念。他針對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推廣坎兒井與紡車,被新疆人民稱為“林公井”“林公車”。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是林則徐的傳世名聯(lián),也是林則徐對自己的要求。清中期以后,官場風氣大為惡化,貪污腐敗盛行,農(nóng)民起義此起彼伏。在這種環(huán)境中,林則徐不僅做到了獨善其身,更嚴格要求下屬。凡林則徐所到之處,官場風氣必為之一振。道光十年(1830),林則徐赴任湖北,在途中便發(fā)布了《由襄陽赴省傳牌》。傳牌中不僅明確要求“所雇船只,系照民價,自行給發(fā)”,更指出“倘有借名影射,私索腳站規(guī)及一切供應者,該地方官立即嚴拿懲辦,不得稍有徇縱”。林則徐盡最大努力做一個清廉的官員,絕不與貪官污吏同流合污,連鴉片販子也不得不承認“林欽差的手沒有被賄賂玷污過”。
工業(yè)革命后,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發(fā)展迅猛,逐漸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yè)向機器大工業(yè)的過渡,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tǒng)治。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清朝社會制度的腐朽、經(jīng)濟與科技的落后。清朝當時的統(tǒng)治者以天朝上國自居,視科學技術為“奇技淫巧”,最終在鴉片戰(zhàn)爭中被西方的堅船利炮敲開了國門,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林則徐作為傳統(tǒng)的士大夫階層,卻有著較為開放的思想。他在與西方的交涉中逐步認識到西方船艦利炮的優(yōu)勢和中國的落后,隨即有意識地搜集外文報刊、書籍并進行翻譯,成為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西學東漸的歷史上發(fā)揮著先導性的作用。林則徐不僅組織編譯了《四洲志》《國際法》等西方著作,更倡導“師夷長技以制夷”,表現(xiàn)出勇于開拓的精神,這也是林則徐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2]
林則徐作為封建時期官僚的典范人物,在社會主義時代,他的精神仍然有著巨大的教育意義與價值。林則徐精神對新時代好干部的培育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林則徐精神中的清廉自律,更是當前廉政文化建設與清廉干部培育中的寶貴財富。林則徐精神是在林則徐長期的為官生涯中逐步形成的,具體表現(xiàn)在林則徐的各項事跡中,如在江蘇、湖北等地任上所體現(xiàn)出來的勤政愛民精神,在廣東任上所展現(xiàn)出來的愛國奉公精神。因此,開展新時代教育工作時,必須將林則徐生平事跡的學習作為基礎性內(nèi)容,讓學生對林則徐的生平經(jīng)歷以及主要事件有清楚的了解與認知。近代以來,關于林則徐的研究日益增加,學術界出版了不少林則徐的傳記。教師在語文、歷史等課程的教學中要多讀林則徐的傳記和詩文,從中了解林則徐的生平,感受林則徐的精神。
林則徐作為特定時代的歷史人物,其思想自然會受到歷史環(huán)境的制約,這是一種必然的現(xiàn)象。因此,必須以林則徐思想的深入解讀為前提,突顯林則徐精神的價值。首先,組織專家學者對林則徐思想進行研究總結。林則徐是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當前的研究已經(jīng)非常深入。但具體到研究領域,多以歷史史實的研究為主,在林則徐思想、林則徐精神的闡釋中仍然存在不足。為此,各地在發(fā)掘林則徐精神的時代價值時,必須以研究為導向,對林則徐精神進行提煉,使其具有系統(tǒng)性。其次,做好林則徐精神的現(xiàn)代轉(zhuǎn)化工作。林則徐精神具有時代性,在教育工作中必須要去粗取精,這是突顯林則徐精神教育價值的必然要求。以愛國奉公精神為例,林則徐的愛國精神具有很強的忠君意識。因此,需要將傳統(tǒng)意義上的忠君轉(zhuǎn)變?yōu)楝F(xiàn)代意義上的忠誠,對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林則徐精神在新時代的教育工作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是構建校本教育資源的重要載體。為了更好地發(fā)揮林則徐精神的教育價值,必須創(chuàng)新林則徐精神的學習路徑,將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結合起來。[3]首先,參觀林則徐紀念館,感受林則徐精神。單純的理論學習枯燥且抽象,因此必須要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深入實地,在具體環(huán)境中感受林則徐精神,提升林則徐精神學習的吸引力。福建福州林則徐紀念館里有大量與林則徐相關的文物、史料,且采用了史跡與主題相結合的展陳形式,能在學生深入了解林則徐及其精神的過程中發(fā)揮良好的作用。其次,林則徐紀念館是傳統(tǒng)文化教育基地,也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林則徐紀念館可以“走進林則徐”為主要教學內(nèi)容,打造集現(xiàn)場教學、體驗教學、案例教學等為一體的特色基地,開展豐富的教育活動,創(chuàng)新學生學習林則徐及其精神的路徑。
愛國奉公、勤政愛民、清廉自律、勇于開拓是林則徐精神的集中表現(xiàn),時至今日,仍然綻放著熠熠光輝。在新時代教育工作開展中要突顯林則徐精神,引導學生從林則徐精神出發(fā),不斷提升自身的道德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