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皋,李培瑤
(1. 玉門油田公司 煉油化工總廠,甘肅 玉門 735100;2. 福海創(chuàng)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福建 漳州 363000)
維持水位在一定的范圍內是保證鍋爐安全運行的首要條件。水位過高會影響汽包內汽水分離,產(chǎn)生蒸汽帶液現(xiàn)象,使過熱器管壁結垢,同時也會使過熱蒸汽溫度急劇下降;水位過低,汽包的水量較少,當負荷增大時,水的汽化速度加快,若不及時調節(jié)補水,就會使汽包內的水全部汽化,導致水冷壁燒壞,造成干鍋,甚至引起爆炸。
汽包水位的動態(tài)特性如圖1所示。
當鍋爐給水量qmW不變,蒸發(fā)量突然增加ΔqmD時,如果只從物質不平衡角度來看,則曲線如圖1中的H1(t)所示;但由于蒸發(fā)量增加時,汽包容積增加,水位曲線如H2(t)所示;H2(t)和H1(t)綜合后實際水位階躍反應曲線如H(t)所示。從圖1a)可以看出,當蒸汽負荷增加時,雖然qmW小于qmD,但開始時,水位不僅不下降反而迅速上升,然后再下降;反之,當蒸汽負荷突然減少時,則水位先下降,然后上升,該現(xiàn)象稱之為“虛假水位”,其變化的幅度與鍋爐的工作壓力和qmD有關。例如,一般100~200 t/h的中高壓鍋爐,當負荷變化10%時,“虛假水位”可達30~40 mm?!疤摷偎弧苯o控制帶來一定困難,在設計控制方案時,必須加以克服。
在qmW、蒸汽負荷不變的情況下,當燃料量突然增加ΔqmM時,傳給鍋爐的熱量增加,上升管中的蒸發(fā)強度將增大,使蒸發(fā)面的汽泡膨脹,汽泡將托著水位上升,然而這時qmW并沒有增加,因此這種水位的變化亦屬于“虛假水位”。當熱量和水位在爐內重新達到平衡時,水位才慢慢回降。如圖1b)所示。
當qmD不變,而階躍變化時,汽包水位如圖1c)所示。從圖1c)可以看出,在qmW擾動時,水位不是立即響應,而是具有一定的慣性和純滯后,水溫越低,純滯后時間越長。
圖1 汽包水位動態(tài)特性示意
由于給水調節(jié)對象沒有自平衡能力,又存在滯后,因此鍋爐汽包水位常用的有以下三種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 以水位為唯一調節(jié)信號的稱單沖量水位控制系統(tǒng);以蒸汽流量和水位作為調節(jié)信號的雙沖量水位控制系統(tǒng);以給水流量、蒸汽流量和水位作為調節(jié)信號的三沖量水位控制系統(tǒng)。
單沖量水位控制系統(tǒng)原理如圖2所示,該控制系統(tǒng)結構簡單,使用儀表少、投資少、易實現(xiàn),是典型的單回路定值控制系統(tǒng),適合小型低壓鍋爐,汽包相對容積大,水在汽包內停留時間較長,蒸汽負荷比較平穩(wěn),用戶對蒸汽的質量要求不是十分嚴格的場合。
圖2 單沖量水位控制系統(tǒng)示意
在汽包水位控制中,如果最主要的擾動是負荷的變化,那么引入蒸汽流量來校正,不僅可以補償“虛假水位”所引起的誤動作,而且使給水閥的動作及時。即構成了雙沖量水位控制系統(tǒng)原理如圖3所示。
圖3 雙沖量水位控制系統(tǒng)原理示意
雙沖量水位控制系統(tǒng)即前饋蒸汽流量加單沖量水位控制系統(tǒng),前饋僅為靜態(tài)前饋,它雖然可以克服“虛假水位”導致控制閥的誤動作和滯后問題,但是當供水壓力擾動比較頻繁時,該系統(tǒng)的控制質量較差。
其中加法器,亦可用控制閥的輸出電流方式表示為
I=C1IC±C2ID±I0
(1)
式中:C1,C2——加法器系數(shù),C1≤1,一般取1,C2根據(jù)靜態(tài)前饋補償設置,可以現(xiàn)場調試,也可理論推導得出;I0——偏置值,目的是為調整I的輸出;IC,ID——汽包水位調節(jié)器的輸出信號和蒸汽流量變送器的輸出信號。
控制閥、控制器作用形式以及加法運算器正負作用的確定:
1)控制閥的開/閉形式。從防止鍋爐燒干的安全角度,控制閥選擇氣關FO形式;若從保護蒸汽用戶的角度,選擇氣開FC形式。
2)控制器的正反作用。當控制對象為正作用時,若控制閥為FO形式,則控制器為正作用形式;若控制閥為FC形式,控制器為反作用形式。
3)C1一般取值為1。
4)C2的正負取決于控制閥的開關形式,蒸汽量增加則qmW增加為總原則,所以,當選擇FO形式控制閥時,信號I減少時,qmW增加,因此C2取“-”;當選擇FC形式控制閥時,信號I增加時,qmW增加,因此C2取“+”。
綜上所述可知: 當采用FO形式控制閥時,加法器的運算公式為I=C1IC-C2ID+I0;當采用FC形式控制閥時,加法器的運算公式為I=C1IC+C2ID-I0。
通過I0可調整I,設置I0的目的是在正常負荷下,控制器和加法器的輸出都有一個比較適中的數(shù)值,最好在正常負荷下,I0和C2ID項接近而相互抵消。
雙沖量水位控制系統(tǒng)解決了“虛假水位”問題,但存在著兩個缺陷: 一是對給水量的干擾不能及時克服;二是由于控制閥的工作特性不一定是線性的,因此要做到靜態(tài)補償很困難。
在工程實踐中,三沖量水位控制系統(tǒng)有圖4所示的4種控制方案。它克服了雙沖量水位控制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性弱點,使整個系統(tǒng)的抗干擾能力增強,控制品質達到最佳狀態(tài)。本文重點分析圖4中所示4種方案的原理、性能及優(yōu)缺點。
圖4 三沖量水位控制系統(tǒng)的4種控制方案
2.3.1方案1
該方案由給水流量作為正反饋、蒸汽流量作為負反饋加水位反饋控制系統(tǒng)組成,投運和設定與單回路一樣,DCS組態(tài)實現(xiàn)容易,現(xiàn)場投運簡單靈活方便。加法器的輸出信號I可表示為
I=C1IC±C2ID±C3IW
(2)
式中:IW——給水流量變送器的輸出信號;C1,C2,C3——加法器系數(shù),C2/C3=αqmDmax/(qmWmax);qmDmax,qmWmax——蒸汽和給水流量最大量程,一般工程設計時,蒸汽和給水流量大多都采用相同的量程,因此可得C2=αC3,系數(shù)α取大于1的值,工程設計常取α=1.02,C3可以看作給水流量控制回路增益的一部分,確定了C3的值C2的值就確定了,即可求得C3。
1)IC,ID,IW進加法器的正負作用的確定。假定控制閥從防止鍋爐燒干的安全角度選擇FO形式,確定為負作用,控制對象鍋爐汽包確定“正作用”,則水位控制器LC為“正作用”,所以IC為“正”。
2)ID的正負作用確定。當蒸汽qmD增大時,要求控制閥開大,即要求LC輸出減小。由于LC正作用,要使LC輸出減小,則要求減小輸入偏差信號,因此,ID進加法器應取“負”。
3)IW的正負作用確定。當qmW增大時,要求控制閥要關小,即要求LC輸出增大。由于LC正作用,要使LC輸出增大,則要求增大輸入偏差信號,因此,IW進加法器應取“正”。
IC,ID,IW進加法器的正負作用確定值,I可表示為
I=C1IC-C2ID+C3IW
(3)
當給水流量和蒸汽流量變送器的量程相同時,C1,C2,C3取值為1時,式(3)簡化可得三沖量水位控制方案1的工程計算公式,即:
H=H測量-(qm蒸汽/qmmax蒸汽)+(qmW測/qmWmax)
(4)
式中:H——水位的計算值;H測——水位的測量值;qm蒸汽——蒸汽流量測量值;qmmax蒸汽——蒸汽流量最大值;qmW測——給水流量測量值;qmWmax——給水流量最大值。
但是,如果系統(tǒng)設置不能確保物料平衡,當負荷變化時,水位將有余差。
2.3.2方案2
該方案與控制方案1的不同點就在于將水位控制器LC從加法器后移到了加法器前,實際上也是一個前饋-反饋控制系統(tǒng),由于該方案水位控制器的測量信號直接來自水位,因此只要水位控制器具有積分作用,就能保證該控制方案水位控制不會有余差。
方案2加法器的輸出與方案1有所不同,這里蒸汽流量信號ID為“正”,給水流量信號IW為“負”,C1,C2,C3與方案1相同。因此,I表示為
I=C1IC+C2ID-C3IW
(5)
2.3.3方案3
該方案與方案1,2的不同點是增加了給水控制調節(jié)回路,從系統(tǒng)結構上較前2個方案復雜,投資高,但該方案對于克服給水管路的干擾更為及時、有效。它實質上是蒸汽流量前饋加汽包水位-給水流量串級的控制系統(tǒng),給水流量是水位串級的副回路,通過副回路及時有效地控制給水量,可以很好地提高水位控制的質量。同時,由于控制閥在副回路中,因此前饋補償效果已不再受控制閥非線性的影響。
方案3中加法器的輸出是給水流量控制的設定值,當蒸汽流量增大時,給水流量控制器的設定值也增加,給水量即隨之增大,因此蒸汽流量信號ID應取“正”,與控制閥的氣開、氣關形式無關。IC取“正”,I0取“負”,因此I表示為
I=C1IC+C2ID-I0
(6)
式中:C2=αqmDmax/qmWmax;I0的作用與上述雙沖量控制方案的用途相同,不再贅述。
方案3在工程實踐中應用最為廣泛,在催化裂化裝置的余熱鍋爐、柴油加氫精制裝置的汽包以及火力發(fā)電站的鍋爐汽包等項目均采用方案3的控制結構,如圖5所示。
圖5 三沖量水位控制系統(tǒng)工程應用示意
圖5所示的方案中,采用蒸汽流量前饋加水位-給水流量串級回路構成三沖量控制系統(tǒng),該方案是加法器在水位控制器主回路PID之后的串級控制的工程應用的典型例證。
該控制回路的三沖量分別是: 汽包水位、給水流量、蒸汽流量。當LICA201處于自動狀態(tài)時,水位信號低選后送入LIC201,蒸汽流量通過溫壓補償后送入加法器LY202,LY202將蒸汽流量信號、汽包水位調節(jié)信號和減溫水流量信號相加作為FIC702的給定值,再根據(jù)偏差來控制閥位,從而達到控穩(wěn)汽包水位的目的。
也可手動改變FIC702的閥位值以調整汽包水位。為了防止蒸汽溫度過高,減溫器DT101注水,導致蒸汽流量增大,實際上自產(chǎn)蒸汽流量并未增加,因此,在加法器中引入了除氧水去減溫器流量的信號,以防止該信號對三沖量水位控制系統(tǒng)的干擾。
I計算計算如式(7)所示:
I計算=CI0+C2(I1-I2)-I0
(7)
式中:I計算——加法器流量的計算結果;ID——蒸發(fā)量輸出值;I1——蒸汽溫壓補償后流量信號輸出;I2——減溫器中除氧水流量信號測量值;I0——初始流量信號輸出值。
2.3.4方案4
該方案是方案1和方案3相結合的一種新型控制方案,與方案1的不同點是增加了給水控制調節(jié)回路,與方案3的不同點是將水位控制器LC從加法器前移到了加法器后,從結構上看,它是由2個干擾變量組成的前饋(蒸汽流量、給水量)加串級(汽包水位-給水流量)控制系統(tǒng)。文獻[1-2]中只闡述了前方案1,2,3的三沖量水位控制方案。
方案4與方案3結構上相似,工程投資相同。但與方案3相比,方案4把蒸汽和給水流量的干擾作為前饋一次性引入LC,對于減少水位余差,克服蒸汽負荷變化、給水管路的干擾更為及時、有效。
方案4的加法器的輸出與方案1的加法器相同,I=C1IC-C2ID+C3IW輸出是主回路水位控制器的過程檢測值,蒸汽流量和給水流量的任何變化都會及時地提前反映到水位的變化,無論是對“虛假水位”,還是蒸汽負荷變化和給水管路的干擾,方案4都能有效地克服,進而提高控制品質。
方案4在工程實踐中也有廣泛應用,例如某硫磺回收裝置制硫爐、焚燒爐的汽包水位控制采用方案4的控制結構,如圖6所示。
圖6 三沖量水位控制方案4工程應用示意
本文分析了汽包水位在蒸汽蒸發(fā)量、爐膛熱負荷及給水量擾動時水位對象的動態(tài)特性及“虛假水位”產(chǎn)生的原因,討論了克服汽包“虛假水位”的單沖量、雙沖量和三沖量水位控制設計方案的特點和不足。重點闡述了三沖量水位控制方案的四種類型的結構形式、組成、加法器公式等,澄清了一些模糊認識,有助于同行提高對三沖量液位控制方案的認識,方便工程技術人員在系統(tǒng)組態(tài)時對三沖量加法器公式的正確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