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涓湘,葛金翠,鐘澤源
(柳州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廣西柳州 545616)
工作中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大一部分學生基本不會主動進行體育鍛煉。體育鍛煉對身體素質(zhì)的影響有一定的滯后性,年少時缺乏足量的鍛煉,往往到中老年時才會感到身體不適,但屆時已追悔莫及。2014年公布的《國民體質(zhì)監(jiān)測公報》中顯示“大學生身體素質(zhì)繼續(xù)呈現(xiàn)下降趨勢,肥胖檢出率持續(xù)上升”說明當代大學生應當加強體育鍛煉。高校通過晨練建設引導大學生參與晨練無疑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好方法。但是“大學生是否應當進行晨練”這一問題引發(fā)了不少爭議,不少高校在推行晨練工作時遇到了難題,柳鐵職院亦然。柳鐵職院推行晨練已3年有余,該文以柳鐵職院為例,隨機抽取了505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diào)查和訪談法,對該校開展晨練“難”的原因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對策建議,以期對高校推進晨練建設貢獻微薄之力。
開展晨練可強身健體。現(xiàn)今我國國泰民安,“宅”文化盛行,部分學生抱著俾晝作夜、 得過且過的態(tài)度生活,強身健體意識淡薄,身體素質(zhì)連年下降,令人擔憂。根據(jù)《關于柳鐵職院開展早操情況的調(diào)查問卷》(以下簡稱《調(diào)查問卷》)顯示,若無學校強制要求,約64%的學生不會主動進行早鍛煉,約51%的學生不會主動參加運動。學校開設晨練,可以督促學生定時、定量鍛煉,增強學生身體素質(zhì)和心理素質(zhì),促進他們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開展晨練能鍛煉意志。晨練是新一天的新起點,它包含著對今天甚至是未來的向往與憧憬。堅持每日晨練、冬夏不歇,能助大學生擺脫懶怠習性,在學習和生活中從容面對“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不斷砥礪前行,最終達到“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練就吃苦耐勞的意志。
開展晨練造校園文化。晨練一方面能夠帶動學生養(yǎng)成早起與健身的好習慣,保持身心健康;另一方面能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意識,提高學生的自我有效感。兩相作用下,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優(yōu)良的校風學風便可營造,學校的學習氛圍更加濃厚,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愈發(fā)積極,教師的授課效率得以提高。
根據(jù)目前晨練活動開展的情況來看,教師和學生的參與性偏低。學生的參與性偏低主要表現(xiàn)在:出操質(zhì)量低(出操不做操,早操期間聊天、玩手機等),遲到、早退、曠操等?!墩{(diào)查問卷》顯示:約45%的學生并不愿意參加晨練;約42%的學生同意參加晨練,但認為學校的晨練制度需要改善;僅13%的學生非常愿意參加晨練。晨練過程中,僅有32%的學生能夠充滿朝氣迎接新的一天,其余學生或昏昏沉沉尚未清醒,或沉迷手機等吃早飯。教師的參與性偏低主要表現(xiàn)在:教師(體育老師或?qū)W生工作者)參與晨練次數(shù)不多,參與時不能進行有效指導。
2.1.1 主觀原因
學生個人意志不夠堅定,自制力較差。與學生談話時發(fā)現(xiàn)學生不愿參加晨練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惰性大,自制力較差,沒有吃苦耐勞的意志上?!墩{(diào)查問卷》顯示約34.8%的學生認為晨練時間太早起不來,41.3%的學生認為天氣太冷不愿起床; 柳鐵職院熄燈時間為23:30,但僅41.3%的學生會在熄燈后半小時內(nèi)睡覺,0:00至0:30 睡覺的占26.7%,0:30 之后睡覺的占32%。
學生體育價值觀不正確,健康意識差。與學生談話時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覺得“認真做操”會“害臊”,大學生做操比較“羞恥、 尷尬”“沒什么用”。《調(diào)查問卷》 顯示71.8%的學生提出“晨練無用論”,這是由于健康教育引導不足,體育價值觀存在偏差引起的。
2.1.2 客觀原因
學校場地有限,晨練分配不合學生要求。柳鐵職院大一學生約4 000 人,均集中在主操場晨練,大二、大三學生約8 000 人,分布在學校各個角落。以汽車技術學院為例,大一學生從宿舍樓步行至主操場需耗時7min 左右,大二大三學生步行至既定早操地點需貫穿大半個校園,耗時10min 左右。這20min 左右的往返,只為了做操10min,準備時間遠遠多于鍛煉時間,嚴重消磨了學生的積極性。
晨練形式單一,晨練時間不合學生訴求。受限于場地和器材,柳鐵職院晨練只采用廣播體操,形式單一。晨練時間為早晨7:40,理論上說并不早,但是紀檢部需要提前10~15min 考勤,各班級需要提前15~20min 組好隊伍,再加上學生步行至既定地點需耗費近10min,因此不少學生需要在6:40 左右起床洗漱整理宿舍,才能準時到達晨練場地。在《調(diào)查問卷》詢問“晨練制度應在哪一方面得到改善”這一問題中(多選題),59.4%的學生認為時間需要調(diào)整,54.2%的學生認為需要增加多種晨練形式。形式單一、晚睡早起,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
后勤保障不足,較難滿足學生需求?!墩{(diào)查問卷》顯示:在詢問早操結束后的時間安排這一問題中(多選題),86.3%的學生選擇去吃早飯,27.5%的學生選擇回宿舍睡覺,15%的學生選擇繼續(xù)早鍛煉或者早讀。與學生談話時,部分學生表示晨練出汗后身上不舒服,希望能夠吃過早飯后洗個熱水澡。但無論是洗個熱水澡還是及時吃早飯,后勤保障都力所不及。柳鐵職院地處郊區(qū),受限于歷史與地理的原因,每日的熱水供應十分有限,完全無法滿足學生在晨練后洗個熱水澡的需求。早飯期間,學校僅開放兩個食堂,較難滿足上萬名學生的需求。筆者在晨練結束后隨學生一并去食堂吃早飯,僅排隊就要耗時20~30min。
晨練管理不完善,引發(fā)學生消極情緒。學生集中反饋了兩個晨練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晨練考勤不據(jù)實,部分學生干部相互包庇,考勤流于形式;二是學生干部考勤后不加入晨練隊伍,甚至存在聊天、玩手機現(xiàn)象。
獎懲不明確,教師參加晨練的次數(shù)有限。輔導員參加晨練全靠自身的積極與主動,而體育教師完全未參與到晨練活動中。
專業(yè)不對口,參與時不能進行有效指導。參加晨練的教師受限于專業(yè)與愛好,在晨練中往往只作為一個監(jiān)督者存在,既沒有作為參與者加入其中,又不能對學生開展晨練起到指導作用。
建議沒有效,缺乏通暢的反饋渠道。學生給早操提出了建議,輔導員卻缺乏通暢有效的反饋渠道,校方也不能根據(jù)學生的訴求進行整改,導致學生時常抱怨。如此往復,降低了教師的參與性,也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的參與性低,追根究底就是思想上對晨練不夠重視。一方面校方要做好晨練宣傳工作: 通過線上(兩微一端等)、線下(海報、班會等)平臺甚至開展班級大講堂、辯論賽等形式在校內(nèi)營造濃厚的晨練氛圍。另一方面校方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做好健康教育引導: 通過使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體育文化建設,重視學生對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重視教師對體育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等方法做好引導教育。三方面教師要給予思想引領,做學生思想主心骨:經(jīng)常性與學生談話,對晨練積極主動地要給予肯定表揚,對晨練消極被動地要進行耐心勸導。
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服務工作扎根于人民。一方面校方要暢通反饋渠道:輔導員要悉心聆聽學生對晨練工作提出的意見建議,校方要重視學生對晨練工作的發(fā)言,搭建一個通暢的反饋渠道和有效的整改機制,讓學生投訴有渠道,建議有回應,增強學生對晨練工作的參與感與認同感。另一方面校方要完善管理機制:積極引進軟件考勤(如指紋識別、人臉識別、APP 打卡等),降低人工考勤帶來的不據(jù)實性與人工成本,同時擴大學生晨練的覆蓋面。三方面校方要明確獎懲機制,鼓勵多方參與:出臺政策文件,鼓勵體育教師、有體育愛好的教師積極參加晨練工作,給學生進行科學指導;明確獎懲機制,教師參加晨練不能全靠自覺與義務付出,可折算課時或給予一定獎勵;每學期評優(yōu)評先可增設“晨練工作先進個人”,充分調(diào)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
柳鐵職院位于廣西柳州,校方可充分利用天然的民族體育優(yōu)勢,在晨練中開展民族體育運動,如拋繡球、跳竹杠、滾鐵環(huán)、大象拔河等;此外柳州是李寧的故鄉(xiāng),校方可緊抓這一體育文化優(yōu)勢,在晨練中開展其他體育運動,如球類運動、跳繩、啦啦操等。為保障晨練保質(zhì)保量開展,校方可增設早餐點,緩解學生的就餐壓力;還可考慮引進澡堂,滿足學生的洗浴需求。
《調(diào)查問卷》顯示:46.9%的學生認為晨練可安排在8:00~8:30 之間,32.4%的學生認為晨練可安排在7:30~8:00 之間,20.7%的學生認為晨練可安排在7:30 之前。校方可考慮彈性安排時間,由學生在7:00~8:30 之間任意選擇30min 進行晨練。校方還可根據(jù)晨練形式的不同充分合理利用訓練場,對場地要求不大的項目可以每年交換場地,滿足學生需求。若以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為最終目的,校方也可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段,通過軟件考勤對學生的鍛煉情況做進一步的要求。
晨練是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的好方法,但多數(shù)學生對晨練不感興趣,這其實映射了部分高校晨練機制建設不完善的現(xiàn)象。校方若能悉心聽取學生心聲,豐富晨練活動形式,積極主動完善晨練工作機制,充分利用專業(yè)教師采取科學運動指導,那么在引導學生參與晨練的這項工作中自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