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現在是個“虛假新聞”泛濫的時代一點也不為過。2018年,全球第三大市場研究集團益普索,對超過1.9 萬人進行全球假新聞研究,發(fā)現60%的受訪者認為新聞機構故意常說不正確的事。更令人擔憂的是,大眾普遍缺乏對假新聞的認知與辨別力,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你、我、他都有可能成為假新聞擴散的推手。
面對這樣的問題,你會想一個什么辦法?傳統(tǒng)做法是像強調產品性能一樣,強調假新聞的危害性,但實際效果是:公眾似乎認這理,但不買賬。《哥倫比亞新聞評論》則貢獻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創(chuàng)意:“假新聞”報刊亭快閃行動。在具有公信力的報刊上,刊登各種荒謬的假新聞標題,如“好萊塢明星嗜飲幼兒血提振精神”“特朗普免費提供單程機票:送移民者回老家”,當路人被成功吸引時,等待他們的卻是詳細的假新聞防范教學,真實演繹人們如何被一步步“套路”的歷程。
這次“假新聞”報刊亭快閃行動,不僅提高了公眾的質疑精神和辨別能力,也頗具戲謔意味。同時提醒了新聞從業(yè)者反思他們的職業(yè)操守,不失為一種解決社會問題的 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