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楠 何 弘 王惠琳 李東曉
臨床資料患者,女,55歲。主因左側肋部蟲叮咬有刺痛感2 h就診我院皮膚科。自訴就診前2 h在公園中晨練時,樹上一物掉落,落入上衣內,當時查看未發(fā)現(xiàn)異常?;丶液笞杂X左側肋部皮膚有刺痛感,發(fā)現(xiàn)黑色蟲體吸附于皮膚表面,部分已鉆入表皮內,難以取下,因吸附緊密且頭部繼續(xù)向皮內鉆入,而致疼痛加劇,遂來我院就診。患者擔心小蟲鉆入體內而要求盡快切除,故將蟲體及受累皮膚組織完整切除。
患者一般情況良好,系統(tǒng)檢查未見異常。專科查體:左側肋部皮膚見一黃豆粒大暗褐色扁橢圓硬殼蟲體,喙部及部分頭已鉆入皮內,周圍少量血性滲出,周圍皮膚輕度充血發(fā)紅(圖1)。皮膚病理:鏡下見蜱蟲的嘴巴刺入皮膚的真皮,表皮形成潰瘍(圖2)。診斷:蜱蟲叮咬。手術切除后未予其它特殊治療?;颊?周后復診,切口愈合良好,無其他不適,6個月后隨訪體健。
圖1左側肋部皮膚見一黃豆粒大暗褐色扁橢圓硬殼蟲體,喙部及部分頭已鉆入皮內,有少許滲血,周圍皮膚輕度充血發(fā)紅
圖2鏡下見蜱蟲的嘴巴刺入皮膚的真皮,表皮形成潰瘍(2a:HE,×40;2b:HE,×100)
討論蜱分為兩類,體表較硬,腹背部有質板的稱為硬蜱,無質板的稱為軟蜱,常棲居于樹林、草地、墻壁等處,當人或動物經(jīng)過時突然跳到人和動物的身上,伺機吸血。不僅可咬傷皮膚,而且是螺旋體、立克次體、病毒、細菌感染的媒介。在患者體表皮膚上有蟲體停留是蜱蟲咬傷病人的典型表現(xiàn),蜱在吸血時將蟄肢和口下板同時刺入宿主皮內,口器可牢牢固定在皮膚上,強行拔除易將假頭斷折于皮內[1]。
有研究報道蜱蟲叮咬后除叮咬部位皮膚癥狀外伴局部淋巴結腫大及感覺麻木等癥狀,經(jīng)系統(tǒng)治療一個月后方緩解,系蜱蟲叮咬后其唾液中毒素注入人體所致,嚴重者甚至可以引起“蜱咬熱”甚至“蜱癱瘓癥”[2]。在局部蜱蟲叮咬后的處理上,有研究者認為可以采取乙醚麻痹、燃香煙熏、微波探頭炙烤等方法,若均不能使蟲體脫落,則可選擇外科手術切除的方法[3]。
我國新疆發(fā)現(xiàn)的鈍喙蜱叮咬后形成多發(fā)性堅硬的結節(jié)及出血性損害,它又是回歸熱的傳染媒介。進入林區(qū)及放牧牲畜時需加強個人防護,要扎緊腰帶、領口及袖口,用驅蟲劑處理衣物,發(fā)現(xiàn)蜱附于衣著上及時消滅;清理落葉,區(qū)域性使用殺蟲劑,消滅蜱的宿主動物為預防蜱螫傷的有效方法。
本例患者被蜱叮咬2小時后即接受了手術治療,術后隨訪6個月,患者未出現(xiàn)其它病癥,可能與蜱的種類、個體免疫力,以及全面徹底將硬蜱連同吸附處的皮膚組織一并切除有一定的關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