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豐臺二中
甘志國 (郵編:100071)
題目(2017年高考浙江卷第15題)已知向量a、b滿足|a|=1,|b|=2,則|a+b|+|a-b|的最小值是,最大值是.
解由題設,可得
由|a+b|≥0,|a-b|≥0知,可設
解答錯了!錯在哪里?
也就是說,用上述方法難以求出|a+b|+|a-b|的最小值.
下面再給出本題的五種解法.
圖1
A是半徑為1的圓⊙O上的一個動點,構造兩個全等的AOBD及ECOA,可得|a+b|+|a-b|=|AB|+|AC|.
所以
(|a+b|+|a-b|)2=[|(1+2cosθ,2sinθ)|+|(1-2cosθ,-2sinθ)|]2
再由cos2θ∈[0,1],可得答案.
類題已知向量a、b滿足|a|=1,|b|=2,則2|a+b|+|a-b|的最小值是,最大值是.
=5(|a|2+|b|2)+6|a||b|cosθ+
(θ是向量a、b的夾角)
可設t=4cosθ(-4≤t≤4),得
令f′(t)=0,可得t=3.再由f(-4)=25,f(3)=50,f(4)=49,可得f(t)min=25,f(t)max=50,所以
(2|a+b|+|a-b|)min=5,
所以
接下來,同解法1.
(2|a+b|+|a-b|)2=[2|(1+2cosθ,2sinθ)|+|(1-2cosθ,-2sinθ)|]2
接下來,同解法2.
2合肥師范學院數(shù)學與統(tǒng)計學院
趙玉華(郵編:230601)
高等教育出版社《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俗稱盛驟版)第一章習題第24題如下:
有兩箱同類的零件,第一箱裝50只,其中10只一等品,第二箱30只,其中18只一等品.今從兩箱中任意挑出一箱,然后從該箱中取零件兩次,每次任取一只,作不放回抽樣.求:
(1)第一次取到的零件是一等品的概率;
(2)在第一次取到的零件是一等品的條件下,第二次取到的也是一等品的概率.
配套的習題全解指南上給出的解答:
解答錯了!錯在哪里?
第(2)個問題,明顯是分類討論問題,而并不是用逆概公式的思路.這個問題中,事件A1和A2的含義各有兩層:分別表示取第一箱和第二箱情況下的第一次取件和第二次取件.這樣沒有區(qū)分的事件A1和A2之間能有先后的順序關系么?顯然沒有!取第一箱的事件A1不可能導致取第二箱的A2這個結果.而在解答中卻把這兩種意思揉和在了一起,首先對所求問題的表述就不對了;接著又不加以區(qū)分地運用條件概率定義和乘法原理,更是錯上加錯!所以只能按取到第一箱還是第二箱來分類,討論對應的A1和A2.
正確解法如下:
P(A2|A1)=P(H)P(A2|A1H)
從中學生的視角,這個問題運用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進行分類再分步,其實很容易解決.但是給大學生從高等數(shù)學的角度,特別是死板地套用貝葉斯(逆概)公式,反而做了錯誤分析.這種錯誤解法流行在許多高等數(shù)學教材和習題冊中,需要引起重視.這也啟發(fā)了我們的數(shù)學教學:引導學生在做題時對公式的產(chǎn)生背景和使用范圍思考,而不是看到問題的表面相似就去機械地湊、套公式,這樣必然會出現(xiàn)荒謬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