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振金
一、小學語文課中口語交際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口語交際”教學,由于一些原因成了教學的被忽視的部分,成為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特別是農村小學的口語交際教學更是被簡單化。其中存在一些形成原因。
1.語文教師對于口語交際教學的輕視
有的語文教師沒有深刻理解口語交際對學生的深遠影響,從而輕視口語交際練習。還有在課堂上,教師也沒有給學生適當?shù)匕l(fā)言,使學生沒有能夠練習口語表達的機會。再加上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認為成績高于一切,淡化口語交際教學,學生們即使想練也無法得到機會。
2.學生認識不足
學生沒有認識到學習口語交際的重要性,認為語文的其它學習更為重要,著重去學習語文的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有部分是因為天生的內向,平時都羞于表達,所以在口語交際課堂上也不敢出聲,變成了一部分沉默寡言的學生。在大多數(shù)班級里,學生都是只能和他人進行簡單的交流,而沒有很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3.教師雖然重視,但是沒有找到有效的教學方法
單純地讀讀口語交際題目,讓學生簡單說說,并沒有很好地訓練到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二、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的轉變
1.轉變教師教學認識,重視口語交際教學
要想改變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較弱的現(xiàn)狀,教師就要首先改變對于口語交際教學的思想認識。一要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課堂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可以互動練習口語交際的環(huán)境,充分利用教材資源來訓練學生的口語。比如,讓同學們分角色對課文進行朗誦,增加提問環(huán)節(jié),增加學生發(fā)言機會,要求學生發(fā)表對于課文的讀后感。二教師要能夠融入到學生群體中,多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真正需要的,用平易近人的姿態(tài),讓學生敢說,愿說,會說。打好語言基礎,提升自身的語言組織能力。在這些過程中,多設計能夠使學生學習傾聽講述的課程,加強對于傾聽和講述的練習,及時發(fā)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并及時糾正。
2.激發(fā)學生參與口語交際訓練的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小,很多都存在膽小、聲音輕、說話不規(guī)范、怕說錯話、怕被老師批評、怕被笑話等情況,有時即使想說也不知道怎樣說。這種情況如果得不到及時改善,學生便會逐漸失去口語交際興趣,有的甚至還會形成怯場心理,再也不敢大膽說話。鑒于此,教師在口語交際教學中,須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出發(fā),多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激發(fā)學生參與口語交際訓練的興趣。比如,自我介紹、介紹喜歡的節(jié)目、郊游感想等。這些內容比較貼近學生生活,學生大多有話可說,也更愿意與他人交流。結果表明,這樣的訓練效果十分明顯,真正實現(xiàn)了學生暢所欲言。教師思想認識的提高,學生思想認識的提高,都能提高學生的興趣。
三、口語交際教學中的主要原則
1.生活化原則
口語交際學習來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所以口語交際練習要生活化。學生需要通過日常生活進行語言交際鍛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夠更好的提升口語能力。
2.個性化原則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所以口語交際也具有個性化。孩子的實際成長環(huán)境、成長經歷彼此存在差異性,教師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不同的表達方式,只有這樣才能鍛煉更好的口語交際效果。
3.禮貌性原則
口語交際首先培養(yǎng)的素質就是要有禮貌。所以要著重培養(yǎng)六個常用的禮貌用語:“您好”“請”“謝謝”“不用謝”“對不起”“沒關系”。在口語交際中,要從頭到尾貫徹這個原則。從而能給學生一個定式:開口說話都能注意到禮貌。
4.積極性原則
口語交際,要求思想健康,語言健康,說話內容活潑向上。多用禮貌用語,多用陽光向上的語言與人交流。對于粗魯、消極、謾罵的語言,不應出現(xiàn)在日??谡Z交際中。日常交流的語言和書面表達的文字,都應該是積極健康的表達。
四、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的具體措施
1.在課堂上訓練口語交際
學生大部分的學習時間是在課堂,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敢于說,樂于說,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靈活訓練口語交際:
(1)實物展示法
直觀具體的實物展示,讓學生看到生活中經歷,找到話頭。
(2)巧用插圖法
現(xiàn)今的教材中配有形象生動的插圖,插圖實際是把課文內容形象化,易于兒童接受,這樣能喚起學生觀察思考、說話的興趣。
(3)師生共演法
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會成為學生活動的催化劑。課本中每個單元的口語交際內容不同,目標不同,訓練方法也不一樣。教師要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措施去實施訓練,從不同方面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2.在生活中訓練口語交際
生活就是口語交際的內容,口語交際是生活的工具。豐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學生口語交際的舞臺,也是學生口語交際的源泉。教師除了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情境,教給學生口語交際的方法,還應該利用課外時間,讓學生在生活中實踐口語交際的本領。
五、通過評價進行激勵
1.教師恰當積極地評價學生
學生興趣的獲得,一部分也來自教師恰當積極的評價。小學生在進行口語交際時有的興趣濃厚、善于表現(xiàn),有的膽小內向、缺乏自信。無論哪類學生,都需要教師以激勵的方式進行評價。對于交際能力強的學生要鼓勵他們不斷完善自我,挑戰(zhàn)自我,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對于交際能力弱的學生,要悉心呵護他們的自信心,哪怕只是取得了點滴的進步和成績,都應該予以充分的肯定。在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評價時,教師既要評價學生口語交際的內容、評價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還要評價學生口語交際時的行為和態(tài)度。
2.引導孩子學會評價
孩子有接受評價和評價他人的需求,我們應該教給學生學會評價他人和評價自己。這一過程,教師不可包辦代替,應該引導學生共同參與。所以教師要教給學生懂得評價的標準。不管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是學生間的評價,都能給學生起著激勵作用。在教學實踐中要多運用這個激勵作用,形成師評生、生評生、生自評的局面。通過評價,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引領學生掌握方法,找到口語交際的成就感,促進口語交際訓練的開展。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需要重視。只要教師在思想上提高認識,創(chuàng)設一切鍛煉口語交際的機會,教給學生正確的口語交際訓練方法,掌握口語交際的原則,懂得如何評價,扎實地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