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急診門診,山東濟寧 272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明顯的提高,人們的生活習慣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糖尿病屬于一種慢性病,其發(fā)病后不易治愈,因此很多患者病程較長,但是長期患有糖尿病會引起多種并發(fā)癥[1]。 這些并發(fā)癥主要包括神經、血管以及器官方面的疾病,能夠危及患者的心、腦、腎、眼、足等器官[2],其中手足潰瘍是一種常見的病癥,其發(fā)病原因和糖尿病導致手足部位的神經病變并且會有足部缺血等癥狀[3],進而會造成足部皮膚以及其他部位軟組織出現不同程度的感染、壞疽等,進而會造成慢性潰瘍[4],這是糖尿病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患病后會影響患者的手足功能,嚴重的會出現行走受限,還有截肢的風險,給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不良的影響[5]。 如果得不到有效地治療極易造成病情的惡化,最終引發(fā)截肢甚至死亡,很多患者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夠在醫(yī)院進行治療,會在急診科進行輸液治療[6]。 此類患者的流動性大,但是對其的護理干預對于患者的預后有明顯的影響,該文以2017年1 月—2018 年2 月為研究段,主要探究糖尿病手足潰瘍發(fā)生于急診輸液期間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現進行如下的報道。
研究對象均是在該院進行治療的100 例糖尿病手足潰瘍患者。 納入標準:(1)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患者確診患糖尿病并出現了并發(fā)癥手足潰瘍;(3)患者的手足均未患有嚴重的先天性疾病;(4)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男性27 例,女性23 例,年齡31~78 歲,平均年齡(47.41±4.34)歲,病程1~34月,平均病程(15.57±3.67)個月;觀察組:男性26 例,女性24 例,年齡30~76 歲,平均年齡(46.91±3.71)歲,病程1~32 個月,平均病程(16.13±4.26)個月。2 組患者在性別、 年齡以及病程等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臨床醫(yī)生給患者進行詳細的診斷,并開具藥物,叮囑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 輸液過程中要按照醫(yī)囑對患者進行用藥,及時換藥, 對患者出現的不良狀況進行及時的反饋,并采取相應的措施,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并注意創(chuàng)口的清潔、換藥等。 觀察組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如下:(1)首先成立綜合護理小組,小組中應該包含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漆t(yī)生,并對小組進行相關培訓, 制定詳細的護理細節(jié)以及標準,護理人員應該掌握較高護理干預的能力和技巧;(2)對患者的生活習慣進行干預, 要患者保持日常衛(wèi)生,不僅要保持輸液環(huán)境的衛(wèi)生,還要教導患者回家后保持衛(wèi)生,更換的衣物在清洗時候要充分消毒,讓患者保持飲食清淡,禁食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以防止病情的惡化,指導患者養(yǎng)成規(guī)律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不熬夜,熬夜會降低人體的抵抗能力,影響患者的恢復;(3)給予患者充分的心理護理干預,患者患有糖尿病,其病程一般較長,并且需要長期的用藥,其心理以及經濟壓力都比較大, 并且出現了手足潰瘍后,患者有較大的心理上的負擔, 極容易使患者感到恐懼,患者多會出現焦慮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緒,患者不僅要承擔身體上多種不適的折磨,還要承擔一定的心理壓力,因此要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干預,可以給予患者講解患病方面的原因以及治療效果相關知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患者緊張情緒,醫(yī)患之間積極的溝通可以取得患者的信任, 使得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療;(4)給予患者用藥指導,患者在急診輸液后,回家會配合一定的口服藥物進行治療,因此一定要對患者的用藥進行指導,包括用藥的時間、用藥量,以及用藥期間的禁忌。
對2 組患者的潰瘍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平均輸液時間進行統(tǒng)計, 并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主要對患者的精神健康、軀體能力、社會能力、情感職能等方面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采用該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分調查, 評分總分為100 分,根據總評分90~100 分為非常滿意,70~89 分為滿意,低于70 分為不滿意,總滿意=非常滿意+滿意,并統(tǒng)計總滿意率。
對2 組患者的潰瘍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平均輸液時間進行統(tǒng)計,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各項所用時間均明顯的少于對照組,2 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 組患者的潰瘍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平均輸液時間[(±s),d]
表1 2 組患者的潰瘍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平均輸液時間[(±s),d]
組別潰瘍面愈合時間平均住院時間 平均輸液時間對照組(n=50)觀察組(n=50)t 值P 值10.33±3.23 6.76±1.71 5.414<0.05 7.43±2.55 4.87±1.63 6.331<0.05 11.23±4.31 7.52±2.46 5.652<0.05
對2 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護理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結果表明,采用不同的護理方式進行干預后,觀察組的精神健康、軀體能力、社會能力、情感職能等方面的評分均明顯較高,對照組患者的各項指標均明顯的低于觀察組,2 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 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比[(±s),分]
表2 2 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比[(±s),分]
組別精神健康軀體能力社會能力 情感職能觀察組(n=50)對照組(n=50)t 值P 值90.13±8.21 74.13±5.23 5.435<0.05 89.28±7.36 72.04±6.27 5.298<0.05 91.25±7.23 79.23±5.93 6.389<0.05 88.97±8.19 66.29±5.97 6.395<0.05
采用該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對2 組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調查,結果表明,2 組患者采用不同的護理方式進行干預后,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評分明顯較高,總滿意率高達98%, 明顯高于對照組82%的護理滿意度,2 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 組患者的護理滿意情況對比[n(%)]
糖尿病手足潰瘍是糖尿病患者常發(fā)的并發(fā)癥,會對患者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產業(yè)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7],患者不僅要忍受病痛的折磨, 還有很大的心理壓力,因此很多患者有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因此生活質量評分均較低,糖尿病手足潰瘍急診輸液期間護理對患者的預后有較大的影響[8]。
該研究表明,采用綜合護理后患者的潰瘍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平均輸液時間均明顯降低,并且患者的精神健康、軀體能力、社會能力、情感職能等方面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明顯的提高,同時也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結果表明,2 組患者采用不同的護理方式進行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評分明顯較高,總滿意率高達98%,明顯高于對照組82%的護理滿意度,2組采用不同方式治療后的結果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明顯的優(yōu)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糖尿病手足潰瘍發(fā)生于急診輸液期間采用綜合護理的效果更佳,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