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琳(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 100084)
所謂的快樂體操的概念是將“快樂”和“體操”概念相結合。顧名思義,快樂體操就是讓參與體操活動的孩子們能快快樂樂的進行玩耍和鍛煉,其主要內(nèi)容包括了跑、跳、攀、爬等。從其普及推廣的目的來看,快樂體操著重于讓孩子們快樂的參與體操活動,不像競技體操那樣追求競技性,其教學內(nèi)容注重趣味性和娛樂性;從其教學方法來看,體現(xiàn)出靈活性和多樣性,練習過程也更加游戲化和自覺性;快樂體操的器材設備均以安全第一的理念設計,更加適合少年兒童鍛煉。最后,快樂體操的教學結果也因人而異,根據(jù)每個孩子的身體條件隨時進行調(diào)整,強調(diào)量力而行。從已經(jīng)開展快樂體操的國家的經(jīng)驗看,快樂體操是一項很適合兒童和青少年參與的體育活動,它將身體鍛煉、音樂熏陶、舞蹈舞姿和靈巧協(xié)調(diào)等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多種訓練方法讓孩子們在娛樂中鍛煉,在玩耍中增強體質(zhì)。同時,快樂體操還能塑造青少年良好的形體和培養(yǎng)優(yōu)雅的氣質(zhì)。
從功能上來說,體操主要包含兩大屬性:競技屬性和健身屬性。其中,競技屬性是針對于專業(yè)體操運動員而言的,健身屬性則是更適合于普通大眾。那么體操要想在學校體育領域發(fā)揮它的作用,就應該以基礎的健身屬性為主,但同時也要以競技屬性作為輔助,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又能夠很好的掌握一定的體操技術,才是快樂體操的最終目的。
當然快樂體操不單單是鍛煉和技術這兩點,在練習的過程中,塑造身體形態(tài),培養(yǎng)藝術氣質(zhì),磨練意志品質(zhì)……都是快樂體操的功能。
上世紀五十年代,體操作為一項基礎鍛煉課程而備受青睞,幾乎每所中小學都開設了體操課,相較而言,球類、藝術類等課程的普及程度較低。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市場的需求逐漸轉(zhuǎn)向綜合類人才需求,即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從小學開始,學校就開設五花八門的各類體育和藝術課程,相較于練習容易出現(xiàn)危險的體操,在練習過程中必須有教師在一旁保護幫助,“成本”太高,因此其他體育藝術項目更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很多學校也因此取消了體操課,使得體操在中小學難以推廣。其次,由于社會大眾缺乏對體操運動的了解,為體操貼身了高難度,高危險的標簽,片面的認為體操不適合年齡小的學生練習。同時對練習體操會導致身材矮小有誤解,很多家長對孩子練習體操持否定態(tài)度。
通過對海淀區(qū)幾所中小學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不喜歡快樂體操的學生主要集中在高年級(五六年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學生體重、身高猛增,而力量,速度等素質(zhì)的增長相對較弱,很難獨立完成體操動作,從而產(chǎn)生抵觸心理。其次低年級的學生(一二年級),認為“動作太難,危險”,這跟這部分群體的年齡也生理特點有關,低年級的學生在身高和力量方面嚴重不足,在進行雙杠、單杠等器械的練習時,難度較大,但練習墊上操和跳躍并不存在太大的難度。后期隨著心智的成熟和力量等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低年級學生會逐漸克服這種心理。我國義務教育一直在強調(diào)素質(zhì)教育,體操作為“運動之父”,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zhì),是體育課的不二之選。
教師是教學的核心。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中小學沒有聘用專業(yè)體操老師,普通體育教師對體操并不精通,在保護與幫助技術上有所欠缺。且由于對體操理論知識的缺乏,不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個人差異對難度相對較大的動作進行簡化,簡化的同時又能達到練習的目的,這對教師的專業(yè)性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中小學推行快樂體操,需要有專業(yè)的體操教師或者具備體操知識與技能的體育老師作為支撐,但大部分學校無法提供該支持。而且,由于快樂體操練習的前期積累時間較長,短期內(nèi)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成果,無法通過比賽等簡單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因此不被學習重視,教師對推廣快樂體操也不是很積極。
快樂體操上課需要器械的支撐,包括蹦床、單杠、雙杠等,而且器材的擺放需要很大的空間,但是只有少數(shù)學習配備了體操館,其空間也不是很大。雖然田徑場、籃球場可為開展快樂體操提供充足的空間,但室外教學如果遇到雨天、雪天、寒暑天或霧靈天,就會導致實踐課無法開展,推遲教學進度。但是大部分學校的單杠、雙杠都安置在室外,且不便移動,更加不利于課程的開展。有的小學甚至為了節(jié)省空間,將單杠階梯式的連在一起,影響學生的正常使用。
開展快樂體操不僅對師資的要求嚴格,對于物資的要求也同樣嚴格。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小學都有足夠數(shù)量的體操墊,能夠滿足跳躍和自由體操的要求。這是因為體操墊不僅適用范圍廣,價格也相對便宜。加之中小學在體質(zhì)測試中必然會用到體操墊,因此該類器材較為充足。雙杠和單杠也是大部分學校都有,但是質(zhì)量堪憂,大多數(shù)情況下作為擺設二存在。至于跳箱和蹦床,具有高度專業(yè)性的器械,只有少數(shù)學習配備了,但利用率較低,常年處于放置狀態(tài),且缺少維修。如果學習要同時開展快樂體操的第六個項目,就要購置蹦床單、雙杠、體操墊、跳箱等,其經(jīng)費總計將達到30000元左右。但實際情況中,一套器械是滿足不了教學的,要想達到目標教學需求,需要兩套及以上的器械。
小學可以組織學校間的趣味聯(lián)誼,相互交流學習校園文化,或者通過舉辦校園文化大賽,讓已經(jīng)開展快樂體操的學校的社團學生到小學進行展示,學生看到同齡伙伴練習充滿趣味性的體操動作,很容易產(chǎn)生練習的欲望。其次可以在學校家屬區(qū)、校園、廣場等公共場合,設置快樂體操宣傳專欄,展示快樂體操的簡單且有趣的動作、宣傳練習體操帶來的益處等,從而減弱社會大眾對快樂體操的誤解。通過明星效應,可以大幅度提高社會對體操的關注度,例如教育部可以請人們熟知的明星,出演體操類的娛樂節(jié)目、少兒節(jié)目等,吸引觀眾。在2014年5月17日的全國冠軍賽大眾蹦床推廣體驗活動中,奧運冠軍陸春龍、世界冠軍羅丹帶領國家青年蹦床隊的部分小運動員在現(xiàn)場進行簡單的表演示范,使整個體驗活動達到了高潮,讓更多的人認識到蹦床的樂趣。在活動結束后,主辦方還聯(lián)合器材贊助方向參與的小學贈送了教學器械。
一個運動項目在學習開展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體育教師的技能水平、教學水平。體育教師大多是從體育類院校畢業(yè)的學生,因此體育類院校可以跟國家體操運動管理中必、體操俱樂部等合作,為在校的大學生進行培訓,使其具備教授快樂體操的能力,加快快樂體操人才培養(yǎng)。同時快樂體操的教學又不同于其他運動項目,需特別注意保護與幫助,大部分教師對保護的手法、站位的選擇掌握不好,所為了確保在小學順利有效地開展快樂體操,有必要讓快樂體操教練員進入對小學,對體育教師進行系統(tǒng)的培訓和教法的指導。
體育類院校的體操師資都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讓這些專業(yè)教師進入小學,對學生的教學百利而無一害。進入小學的大學生跟小學原有的師資配合,共同負責體操課的教學,一方面將自己的技能傳授給小學體育教師,另一方面可以跟小學體育教師學習教學經(jīng)驗,互幫互助,共同提高。比如北京體育大學、首都體育學院和北京師范大學等,在教育部的號召下,先后進入了“高參小”項目,將豐富的體育資源提供給各個中小學,實現(xiàn)高校體育資源與小學的對接。對于小學來說,引進體育項目可以改變目前的體育的現(xiàn)狀,豐富小學體育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辦體育特色學校。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小學體育教師提高除自己專項以外的技能,增加體育技能儲備。此外,高校還定期開展名師講座、理論學習等活動,為小學教師提供培訓。為響應北京市高等學校參與中小學體育藝術特色發(fā)展的號召,快樂體操做為一個特色項目進入了10所小學的體育課堂。體操師資由高校提供的師資和小學原有體育師資組成。高校提供的體操師資都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在進入小學之后跟小學原有師資配合,共同負責體操課的教學,一方面高校提供的體操師資可以將自己的技能傳授給小學體育教師,另一方面又可跟小學體育教師學習教學經(jīng)驗,互相發(fā)揮傳幫帶的作用,共同提高。
通過國家體育總局體操中心召開快樂體操發(fā)展研討會,吸納基層體校、私營俱樂部、公司、器材廠家等社會各方代表參加,借鑒國外成功經(jīng)驗和中國國情推廣快樂體操。通過舉辦快樂體操教練和裁判培訓班,可以吸納來自基層體校、幼兒園、體操俱樂部和推廣公司等眾多社會群體,為擴大快樂體操的影響力發(fā)揮巨大作用。通過舉辦全國快樂體操賽,讓更多的幼兒園、小學、俱樂部和少體校的的運動員參與進來。讓孩子們在比賽中體會體操的樂趣,認識到體操的魅力所在。當學生的自主健身意識增強以后,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就會增加,這為快樂體操在小學的開展提供了可能性。
學校與俱樂部的特殊結合,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參考和借鑒。學校要充分保障學生的功課與作業(yè)時間,同時普及快樂體操對于學生“身心兼修”的現(xiàn)實意義,倡導、吸引其他未開展快樂體操的學校共同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