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 要:本文首先闡述了教師的角色定位,說明教師合理運用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性,并從第一印象的作用、多種感官參與、利用注意的穩(wěn)定性規(guī)律等論證了將教育心理學合理地應用于課堂教學可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課堂教學;教學效果
教師是知識的的傳播者、學生的朋友、榜樣、靈魂的塑造者和教育科學研究人員等多重角色。新時代的老師除了扮演好這些角色,還有個重要的角色就是心理醫(yī)生,能夠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能幫助學生消除負面、消極的學習心理,克服各種心理障礙,合理有效地將教育心理學應用于課堂教學中。
1 重視第一印象
這里說的第一印象,在我看來,不光是第一次,而且是第一、最佳的意思。據美國心理學家阿希的研究,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強,持續(xù)的時間也長,特別會給學生留下刻板印象。教師第一次在教室里講課時的外貌、服裝、言談舉止、書寫……都會給學生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新老師在上第一節(jié)課時,學生們在觀察這個老師是不是他們的“菜”,如果教師給學生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就能大大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如果學生一開始就對你印象不好,有可能會厭煩你上的課,導致對這門課都失去了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師應該要善于抓住學生“愛屋及烏”的心理,在學生心目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讓學生喜歡你,喜歡你上的課,認真聽你說的話。
2 多種感官參與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接受外來信息和接受知識主要是通過人體的各種感覺器官來實現的,按其比例,視覺占83%,聽覺占11%,嗅覺占3.5%,觸覺占1.5%,味覺占1%。學生通過用眼看、用手做、用口說、用心悟來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同時積累豐富的課堂活動經驗,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如教師可用課件、flash、投影、一體機、課堂實驗等手段進行輔助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圖象、聲音來表達教學內容,使客觀事物的形、聲、色直接刺激于學生的感官,使枯躁的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再現出來,使得重難點知識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在英語、數學等教學中尤為明顯。
3 保護和尊重學生的自尊心,激發(fā)學生的爭強好勝和合作心理
小組合作學習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實踐證明,這是一種行而有效的好方法。學生幾人為一小組,根據自身特點和優(yōu)勢,分工明確,互相合作,學習,討論,使得后進生在小組里也能發(fā)揮能量,好生幫助差生,改善了教師不能兼顧所有學生的狀況。成績好的學生可以當小老師上課。比如在英語教學中,小組成員還可以根據某個情節(jié)進行角色扮演,使得人人有事做,大家都參與。在我的課堂中,學生十分喜歡這個環(huán)節(jié),表演欲大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4 利用注意的穩(wěn)定性規(guī)律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隨時觀察學生看黑板,記筆記,讀課文這些神情和動作,確定是否正在參與老師的教學活動。相反,學生在做小動作,眼神恍惚、開小差,說明學生的注意力正在分散,教師應該及時提醒,同時也要靈活地組織教學,幫助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無意注意引起學生的注意。在客觀方面刺激物的特點,包括刺激物的強度、強度對比關系、活動與變化以及新異性都是引起無意注意的重要因素。比如,教師的語音、語調可以抑揚頓挫,遇到重點、難點時加強語氣,伴以適當的手勢和表情。聲音總是太大、或者一直過小,學生都容易分心。教師的板書應脈絡清楚,清晰醒目,用不同顏色粉筆突出重難點。此外,老師還可以用圖片、簡筆畫、實物、看視頻、朗讀等多種形式來穩(wěn)定學生的注意力。
5 利用記憶過程中保持與遺忘規(guī)律,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規(guī)律,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剛剛開始我們記憶的都是短期的記憶,如何它變成長期的記憶?需要你不斷的重復,不斷的創(chuàng)造新的遺忘曲線,復習次數越多,你就可以把這種短期記憶變成自己的長期記憶。學生對于以前學過的一些知識點會逐漸遺忘。所以,老師應該適時地對舊知識進行歸納復習,新舊知識相結合,盡量減少學生的遺忘。學生也應該掌握學習方法,根據自身記憶的水平,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例如在寫英語作文時,應盡量使用剛學不久的生詞或短語,以復習鞏固以前所學的詞匯和用法。比如語文和英語課還要經常反復地聽寫,背誦,鞏固所學內容。
此外,從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個性出發(fā),教師還可以采用正強化的管理、積極的課堂評價,創(chuàng)造積極的課堂氛等方法。教師應把教育心理學的知識融入到實際教學中,創(chuàng)造高效和快樂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