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萍 沈錫中
生活實例: 周末晚上,小李和朋友“擼串”,還吃了小龍蝦、炸雞、西瓜、啤酒半夜時分,小李腹痛而醒,肚子咕嚕咕嚕地叫,腹瀉不止。折騰幾次后,天還沒亮,小李只好從藥箱里找出備用的抗生素。被小李翻箱倒柜驚醒的老母親平時十分關注健康資訊,看到他打算吃抗生素,馬上制止。小李很疑惑:拉肚子了,難道不應該吃點抗生素嗎?
分析: 雖然感染是引發(fā)腹瀉的常見原因之一,但抗生素只對已經(jīng)明確診斷為細菌的感染性腹瀉有效。有些腹瀉是病毒、寄生蟲或其他原因所致,濫用抗生素不僅沒有幫助,反而可能引起細菌耐藥、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等其他問題。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根據(jù)感染性腹瀉病菌譜的組成及部分細菌性腹瀉有自愈傾向的特點指出:90%的腹瀉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生活實例: 幾天前,劉婆婆的女兒、女婿和外孫回家探親,劉婆婆很高興,每天變著花樣款待他們。這不,他們走了,冰箱里還有好多剩飯、剩菜。劉婆婆舍不得丟棄,可剩菜還沒“打掃”完,就開始拉肚子了。她去附近藥店買止瀉藥,店員推薦了鹽酸洛哌丁胺膠囊。三天后,劉婆婆腹瀉次數(shù)減少了,卻出現(xiàn)發(fā)熱、大便帶有膿血等癥狀,只得去醫(yī)院就診。
分析: 有些抑制胃腸動力的止瀉藥,如洛哌丁胺,可以緩解腹瀉癥狀,減少大便量與大便次數(shù),但由于這類藥物有較強的抑制腸蠕動作用,可延長病原微生物、毒素在腸道內(nèi)的停留時間,增加病原微生物與毒素被人體吸收的機會。故無論哪種腹瀉,均不推薦常規(guī)使用止瀉藥,尤其是腹瀉原因尚不明確的情況下,更不能盲目使用。如果確認是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盲目使用抑制胃腸動力的止瀉藥,還有一定的風險。
1在未明確腹瀉病因之前,應以積極的對癥治療為主:應清淡飲食,食用營養(yǎng)豐富的流質(zhì)或半流質(zhì)食物,如米粥、爛面條等;多補充水分,必要時補充平衡鹽溶液,以防脫水。
2輕度腹瀉者可使用黏膜保護劑輔助治療,如蒙脫石散等,但不可盲目使用強力止瀉藥,如洛哌丁胺等。
3即使腹瀉癥狀好轉,也不可忽視明確病因,該做的化驗和檢查不能輕易取消。
4只有明確診斷為細菌感染性腹瀉,才可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治療。
除腹瀉外,若還出現(xiàn)發(fā)熱、嚴重腹痛、膿血便等情況,須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成人急性腹瀉:不要隨意使用益生菌治療
通常,成人急性腹瀉不宜使用益生菌治療。因為益生菌起效至少需要4周時間,對急性腹瀉無益。當然,如果患者存在腸道功能紊亂,需要重建腸道菌群平衡,可在醫(yī)生指導下適當補充益生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抗生素會“誤殺”活性益生菌,故益生菌和抗生素不能同服,最好間隔1~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