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吉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實驗室,吉林長春 130000
結核病是一種傳染性疾病,包含肺外結核與肺結核,發(fā)病率較高,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安全。常見的肺外結核疾病有結核性腦炎、結核性胸膜炎、腎結核等,病因復雜,如結核性胸膜炎的病因包括淋巴引流障礙、胸膜受感染病原體侵入、感染病原體由血液與淋巴侵入胸膜等[1]。結核病的傳統(tǒng)這怒單方法為涂片鏡檢、結核桿菌培養(yǎng)、血清結合抗體檢驗等,而肺外結核疾病在診斷時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如自身因素等,在短時間內無法明確診斷。近年來,隨著我國的醫(yī)療技術發(fā)展迅猛,更多的肺外疾病診斷方法應用于臨床,如結核桿菌核酸定量檢測、T-SPOT.TB等,均具有顯著的診斷效果。該文將以2018年2月—2019年2月的200例患者為對象,探究結核桿菌核酸定量檢測與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T-SPOT.TB)在肺外結核病診斷中的應用,現(xiàn)報道如下。
該研究涉及對象為肺外感染患者200例。所有患者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22例與78例;年齡在18~8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85±6.71)歲;結核性腦炎、結核性胸膜炎、腎結核分別為46例、116例、38例。納入標準:資料齊全;以《臨床診療指南:結核病分冊》為診斷標準;胸腔積液、尿液、腦脊液中可見結核分枝桿菌;病理活檢可見干酪性肉芽腫;影像學診斷具備肺外感染疾病特征;臨床特點與肺外感染疾病相符合。排除標準:惡性腫瘤;精神障礙;不配合研究者[2]。研究組和參照組患者的基本信息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設備選擇 T-SPOT.TB試劑盒 (生產(chǎn)廠家:英國Immunotec公司),DA-7600PCR擴增儀及配套試劑 (生產(chǎn)廠家: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1.2.2 T-SPOT.TB 樣本處理:取40~50 mL胸腹水、尿液、腦脊液,加入0.2 mL肝素進行抗凝;富集T淋巴細胞,使用1640培養(yǎng)液將其調整至7 mL,隨后洗滌,并調整技術后細胞濃度為1.0×106個/mL[4]。判斷標準:陽性:空白對照孔斑點數(shù)0~5個,抗原A(抗原B)斑點數(shù)超過空白對照孔斑點數(shù)6個及以上;空白對照孔斑點數(shù)6~10,抗原A(抗原B)斑點數(shù)超過超過空白對照孔斑點數(shù)的2倍及以上。陰性:不符合陽性判斷標準,陽性質控對照孔正常[5]。
1.2.3 結核桿菌涂片鏡檢 樣本處理:取尿液、胸腹水、腦脊液標本置入1.0~1.5 mL離心管,進行離心操作,將上清液去掉,待沉淀以后加入DNA提取物50 μL充分混勻,在100℃的恒溫水中,水浴10 min,隨后離心操作5 min,使用50 uL陰性質控品與50 μL陽性質控品,加入等量的DNA提取液混合均勻。在鏡檢之前,取標本離心處理,20 mL離心操作5 min,取沉淀物進行涂片操作,應用抗酸染色液進行染色。
PCR結果若超過50copies則表示診斷有意義;抗酸染色結果:1 000倍顯微鏡下對100個視野進行觀察,可見抗酸桿菌1~9條即為陽性。
對比T-SPOT.TB、結核桿菌涂片、結核桿菌核酸定量檢測的檢測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將研究中的各項數(shù)據(jù)結果輸入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T-SPOT.TB檢測陽性率(90.50%)明顯高于結核桿菌涂片陽性率(21.00%),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95.799,P<0.05)。 見表 1。
表1 T-SPOT.TB、結核桿菌涂片陽性率比較
結核桿菌核酸定量檢測陽性率(94.00%)明顯高于結核桿菌涂片陽性率(21.00%),組間差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21.4094,P<0.05)。 見表 2。
表2 結核桿菌核酸定量、結核桿菌涂片陽性率比較
T-SPOT.TB檢出陽性率(90.50%)與結核桿菌核酸定量檢測(94.00%)相比,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2.306,P>0.05)。 見表 3。
表3 T-SPOT.TB、結核桿菌核酸定量陽性率分析
T-SPOT.TB診斷所運用的技術為酶聯(lián)免疫斑點技術,是對效應T淋巴細胞數(shù)量進行測定,結核性胸膜炎患者由于受到結核分枝桿菌的特異性抗原的刺激[3],從而造成IFN-γ釋放效應T淋巴細胞。大量臨床實踐表明,TSPOT.TB診斷具有較高的敏感度,約為90%[4],可在臨床中推廣使用。在肺外結核患者中,伴隨胸腔積液、腦脊液等產(chǎn)生,在發(fā)病期間,結核分枝桿菌對局部感染容易產(chǎn)生隔室效應,效應T淋巴細胞由血液進入至胸腔積液、腦脊液,發(fā)揮其免疫學效應[5],而結核分枝桿菌的潛伏感染對肺外積液內的效應T淋巴細胞影響小,因此肺外積液TSPOT.TB診斷在結核性胸膜炎的診斷價值更高。有學者[6]對T-SPOT.TB的胸腔積液與外周血分別進行檢測,結果表明前者特異性T淋巴細胞數(shù)量為后者的4.6倍,證實了特異性T淋巴細胞在發(fā)生結核性胸膜炎時由外周血遷移至胸膜腔,以及胸腔積液T-SPOT.TB診斷在結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由此可見,胸腔積液、腦脊液中行T-SPOT.TB診斷的肺外結核病檢出率較高。該次研究結果可見,T-SPOT.TB檢測陽性率(90.50%)明顯高于結核桿菌涂片陽性率(90.50%),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95.799,P<0.05)。 與張忠原[7]學者研究結果:非結核病 64例,其中陽性 5例,占7.81%,陰性 59例,占92.19%。熒光定量核酸擴增技術檢查結核病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5),保持一致。
大量臨床實踐表明[8],結核桿菌核酸具有良好的特異性,且敏感度較高,在胸腹、腦脊液、尿液、痰液等標本均可行PCR診斷,若結果為陽性,則可歐威結核病診斷重要依據(jù)。該次研究結果可見,結核桿菌核酸定量檢測陽性率明顯高于結核桿菌涂片陽性率,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學者[9]選取109例肺外結核病患者進行研究,結核桿菌涂片診斷陽性率為20.1%,全血T-SPOT診斷陽性率為99.10%,結核桿菌核酸定量結果陽性率為95.4%,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次研究中,T-SPOT.TB檢出陽性率與結核桿菌核酸定量檢測相比,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結核桿菌核酸定量檢測與T-SPOT.TB均可用于肺外結核病的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檢出率,有利于肺外結核疾病患者的治療,值得臨床上推廣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