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鑫,陳 斌,陳躍東,周中泉,王惠強,莊 炫,邢金春
腎結石為多發(fā)的泌尿系疾病,臨床常表現(xiàn)為劇烈疼痛、血尿、發(fā)熱等,若合并重癥感染可引起膿毒血癥、急性腎功能衰竭等,故臨床對于合并明顯癥狀者應盡早治療[1,2]。微通道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Microchannel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是治療腎結石的常用術式,但易損傷腎及周圍組織,術中、術后并發(fā)癥多,臨床較為局限[3]。 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碎石取石術(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ripsy,F(xiàn)-URL)可經輸尿管逆行至腎臟進行取石,直視下取石視野更清晰、對腎臟損傷更小[4,5]。本研究選取152例腎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比較MPCNL、F-URL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01至2018-12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腎結石患者152例,按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76例。對照組:男45例,女31例;年齡30~60歲,平均年齡(46.82±5.41)歲;病程1~4個月,平均病程(2.72±0.65)個月,腎盂結石36例,腎盞結石40例。觀察組:男47例,女29例;年齡30~60歲,平均年齡(46.95±5.22)歲;病程1~4個月,平均病程(2.51±0.59)個月,腎盂結石37例,腎盞結石39例。納入標準:明確診斷為腎結石;結石直徑<3 cm;排除輸尿管結石。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內容了解,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觀察組行F-URL:患者取截石位,行全身麻醉,常規(guī)消毒鋪單,沿導絲放置12~14 F的輸尿管鏡輸送鞘,將輸尿管軟鏡沿輸送鞘送至腎盂或腎盞找到結石,沿操作通道放置200 μm鈥激光光纖,調節(jié)能量0.6~0.8 J,頻率16~20 Hz,從結石周圍慢慢蠶食結石,將結石盡可能粉碎,體積較大的結石則采用套石網籃取出,碎石后使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操作完畢后放置5~6 F雙J管引流并留置導尿管,術后2~4周復查,明確無殘留結石后拔出雙J管。
對照組行MPCNL:患者截石位,進行全身麻醉,常規(guī)消毒鋪單,插入導尿管,再接上尿袋。然后調整患者體位為俯臥位,使用超聲定位結石部位后,將18 G的穿刺針通過穿刺架插入腎盞,見到尿液從穿刺針流出便可確認穿刺成功,沿穿刺針置入導絲并退出穿刺針,尖刀切開皮膚約1 cm后將筋膜擴張器沿導絲擴張通道至16 F,然后放置16 F工作鞘建立取石通道,置入腎鏡,找到腎盂或腎盞內結石,并使用200 μm鈥激光光纖碎石,檢查無結石殘留后找到腎盂輸尿管連接處,在直視下置入斑馬導絲,放置5~6 F雙J管,術后5~7 d復查,確認無殘留結石后拔出腎造瘺管,術后2~4周拔出雙J管。
1.3 觀察指標 (1)兩組手術情況比較。記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觀察術后4周結石清除情況; (2)術前和術后1天比較兩組腎功能指標。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 Cys-C)、中性粒細胞明膠酶相關脂質運載蛋白(Neute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NGAL) 均 使用微球增強透射免疫比濁法檢測,尿腎損傷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 KIM-1)水平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3)術前和術后1天比較兩組氧化應激指標。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使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檢測,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使用雙硫代對硝基苯甲酸顯色法檢測,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使用黃嘌呤氧化酶法檢測;(4)觀察記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統(tǒng)計學處理軟件SPSS 22.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頻數(shù)和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圍手術期指標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石清除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腎功能指標比較 兩組間術前Cys-C、NGAL、KIM-1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患者上述指標水平較術前升高,但觀察組上升幅度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圍手術期指標比較
表1 兩組圍手術期指標比較
注:觀察組行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碎石取石術治療,對照組行微通道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治療
?
表2 兩組腎功能指標比較
表2 兩組腎功能指標比較
注:較術前,①P<0.05;較對照組,②P<0.05;觀察組行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碎石取石術治療,對照組行微通道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治療;Cys-C:血清胱抑素C,NGAL:中性粒細胞明膠酶相關脂質運載蛋白,KIM-1:尿腎損傷分子-1
?
2.3 兩組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兩組術前MDA、GSH-Px、SOD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患者MDA水平較術前升高,GSH-Px、SOD水平較術前下降,但觀察組變化幅度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表3 兩組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注:較術前,①P<0.05,較對照組,②P<0.05;MDA:丙二醛;GSH-Px: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觀察組行輸尿管軟鏡下鈥激光碎石取石術治療,對照組行微通道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治療
?
2.4 兩組并發(fā)癥比較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854,P<0.05),見表4。
表4 兩組并發(fā)癥比較[n(%)]
腎結石在泌尿系疾病較為多見,好發(fā)于男性青壯年,且發(fā)病率正逐年上升[6],常因劇烈的疼痛感給患者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困擾。外科手術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但傳統(tǒng)的術式創(chuàng)傷大、術后并發(fā)癥多,術后恢復時間長,已逐漸被新型的微創(chuàng)手術替代[7,8]。MPCNL較傳統(tǒng)經皮腎鏡手術已明顯降低術中創(chuàng)傷,減少出血量,但其對腎臟的損傷仍然較大[9]。F-URL具有可重復、安全可靠、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勢,已廣泛應用于臨床,甚至在歐洲已被推薦為治療直徑<3 cm的腎結石的一線手術方式[10]。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結石清除率比較兩組間無明顯差異。分析原因:MPCNL雖然取石操作方便,但在穿刺、擴張過程中可能導致腎盞、腎盂較大創(chuàng)傷,術中建立工作通道時易損傷腎實質血管,取石過程中工作鞘擺動角度過大易損傷腎盞頸、葉間血管等,會增加術中出血量和術后感染發(fā)生率,影響患者術后恢復[11]。而輸尿管軟鏡屬于無創(chuàng)手術,不需要建立取石通道,可有效縮短手術時間;且術中創(chuàng)傷小、出血量小,可有效預防感染,減少發(fā)熱的發(fā)生,患者術后恢復快[12]。兩者均能有效進行結石清除,與國內研究結果基本一致[13]。
手術是一種刺激性操作,激光碎石本身也會造成腎功能的損傷,導致機體發(fā)生氧化應激反應[14]。Cys-C由腎臟代謝,其水平的升高與腎小球損傷密切相關,為腎功能損傷的早期標志物。NGAL具有保護腎小管細胞的作用,有數(shù)據(jù)顯示其可作為反映急性腎功能損傷的敏感指標[15]。KIM-1在腎臟受損后明升高,可有效的反映腎小管功能受損狀態(tài)。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術后Cys-C、NGAL、KIM-1水平較術前均升高,但觀察組上升幅度低于對照組,說明F-URL對患者腎功能影響較小,考慮與輸尿管軟鏡通過輸尿管逆行進入腎臟進行碎石,對腎實質的破壞較小有關。氧化應激指標中,MDA屬于氧化代謝產物,直接反映氧化應激狀態(tài);而SOD可降低氧自由基對機體細胞的損傷,與GSH-Px一起對受損的細胞進行修復。本研究結果示,兩組患者術后MDA水平較術前升高,GSH-Px、SOD水平較術前下降,觀察組變化幅度小于對照組,說明F-URL對機體組織損傷更小,更具有優(yōu)勢。
綜上所述,F(xiàn)-URL治療腎結石較MPCNL更有優(yōu)勢,能減少對腎臟的損傷,并有效減輕術后氧化應激反應,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