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生活中,我忽略了很多。驀然回首,那些塵封的記憶,竟那么美,那么暖。
——題記
周末的午后,終于有片刻清閑,我決定收拾一下房間,驀地發(fā)現(xiàn)書柜中靜靜地躺著一大摞相冊,它們被碼放得很整齊,我很久都不曾翻看它們了。大大小小共十余本水晶相冊,還有兩本紙質的小相冊,它們都有著相同的命運——蒙了薄薄的一層灰。我甚至記不清它們已經(jīng)被打入“冷宮”多久了。
輕輕地拂去浮塵,小心地翻開,像推開一扇朱紅的木門,一幕幕往事就這樣在心間款款地浮現(xiàn)。
翻開最上面的紙質相冊,這是我出生后的第一本相冊。第一張就是我的滿月照,小臉胖乎乎的,額頭上貼著一個小紅點。接著,我看見被她輕輕托起的我,被她抱在懷里的我,還有她推著的嬰兒車里睡得酣甜的我,或哭、或笑、或嘟嘴的我……可不變的是我身上那件小花襖。那是她——我的奶奶一針一線給我縫的。長大后,我的許多衣服都送給親戚家的妹妹們了,唯獨這件棉布小花襖至今躺在我的衣柜里,每年盛夏都要拿出來曬一曬。陽光下,我輕輕摩挲那件小花襖,像握住一團軟軟的云,像牽著奶奶暖暖的手。那艷麗的花朵灼灼地盛開在陽光下,也燦燦地開在我的心里。
翻開下一本,依舊是老膠片洗出來的相片。我一頁頁翻著,記憶的潮水一波一波涌了過來——浉河公園總要排隊的大象滑滑梯,百花園五元一瓶的五彩泡泡水,雞公山腳下小販售賣的可以背在肩上的小翅膀和仙女棒……每一段記憶里,都有我和戴著眼鏡的她——我的媽媽。那時的她尚年輕,好強而忙碌,然而,她并未因忙碌而缺席我的童年。一張張照片上,我笑得那么肆意,她笑得那么溫婉。照片中的她總是微側著臉,目光停在我的身上,眼中是盈盈的笑意。我多想按下時光的暫停鍵,讓時光在那一刻停留。
我繼續(xù)翻看著一本本水晶相冊,從我一歲到十四歲,每年爸爸媽媽都會為我做一本相冊??墒?,我驀地發(fā)現(xiàn)相冊中鮮有他的身影。除了全家福,相冊中再看不見他。我的生日靠近年關,他剛好有時間從部隊回來,所以幾乎每本相冊都會有一張全家福??墒?,對我來說,他——我的爸爸幾乎是個熟悉的陌生人。十歲那年,全家福沒有入冊,因為那時,我固執(zhí)地想要一本自己的寫真,哭著鬧著,不許全家福入冊,最后他們還是妥協(xié)了。爸爸說,單獨把全家福沖洗一張也好。于是,那年的那張全家福只是孤零零的一張。終于擁有獨屬于自己的相冊,那時的我很開心。沒想到四年后的今天,那張不曾入冊的合影早就沒了蹤跡。我丟失了一份多么美好的記憶!現(xiàn)在想來不由得悵然若失。
一本一本翻下去,記憶的碎片被拼湊起來,那么多被我忽略的美好一一涌上心頭。如今奶奶的門牙已掉光,媽媽也漸漸失去年輕的容顏,爸爸轉業(yè)回了家……時光改變了太多,它走得太快,快得讓我忽略了太多太多。偶爾駐足,驀然回首,才發(fā)現(xiàn),我的幸福其實觸手可及。
重新整理好相冊,輕輕擦拭干凈,抱在懷中。我對自己說:珍惜你所擁有的美好,趁一切還來得及。
(河南信陽七中 石亞冉指導老師 余東芳)
題記以簡明扼要的語言點出文章主旨,同時,“美”“暖”為文章奠定了感情基調。
偶得清閑,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塵封的相冊,照應了題記中的“驀然”,自然引出下文。
塵封的相冊中藏著什么呢?翻開相冊,與往事相擁,又會有怎樣的感慨?讀到這里,讀者的胃口不由得被吊起。
這一段承上啟下,自然地引出下文對往事的再現(xiàn),也是下文的總提。
羅列兒時的模樣,變化的是她的動作和“我”的表情,不變的是那件小花襖和暖暖的親情。
通過對比凸顯了“我”對這件棉布小花襖情有獨鐘。
“摩挲”這一動作表現(xiàn)了“我”對小花襖的珍視。
作者將鏡頭對準那件小花襖,兩個新奇的比喻表現(xiàn)了小花襖的柔軟和溫暖,也照應了題記中的“那么美,那么暖”。這種以小見大的寫法避免了內(nèi)容空洞。這樣一個特寫鏡頭能給人以畫面感和美感,也使抒情有了依托?!败涇浀摹薄芭摹薄白谱频亍薄盃N燦地”,這些疊詞的運用有一種美妙的韻味,和美好的往事相得益彰。
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卻再現(xiàn)了童年的美好,道出了她無處不在。這份陪伴,給童年涂上繽紛的色彩。
母愛不曾缺席,童年便是金色的、溫暖的。點睛之筆無須太多筆墨,卻能撥動讀者的心弦。
她時刻在“我”的身邊,“我”始終在她的視野中,更在她的心間。一個定格的表情,留住一份流淌自心底的愛和暖。
前面有充分的鋪墊,這里的抒情水到渠成。
“鮮有”就是很少有,這和上文她們每時每刻相伴形成了對比,也設置了懸念,吸引讀者繼續(xù)讀下去。
身為軍人的爸爸很少陪伴孩子,“出鏡”的機會自然更少。寫爸爸的這部分內(nèi)容和上文寫奶奶、寫媽媽的那些情節(jié)有所不同,行文有變化。
成長中的“我”捍衛(wèi)自己的“獨立”,其實,家人的“妥協(xié)”源于包容和愛?!肮铝懔愕囊粡垺睘橄挛膶懭腋G失埋下了伏筆。
爸爸的形象是模糊的,卻又是清晰的。成長過程中會得到很多,也會有遺憾。這里為結尾的感慨蓄勢。
照應題目及開頭。
總結全文,照應上文,結構嚴謹,同時,現(xiàn)在與從前形成對比,表現(xiàn)了時光流逝,歲月匆匆。
結尾深化主旨,回味悠長。
這篇文章娓娓道來,看似平淡,卻在波瀾不驚的敘述中讓讀者的心里暖暖的。這篇文章寫的是成長中的感悟,由于選取了恰當?shù)慕嵌龋晕恼虏⒉豢斩?。關于成長有太多的內(nèi)容可以寫,作者抓住親情來體現(xiàn),借助相冊,化抽象為形象,真情流淌在字里行間。
成長有時是在一個不經(jīng)意的瞬間,偶得清閑翻看相冊。驀然回首,發(fā)現(xiàn)那么多遺失的美好,于是那些曾忽略太久的幸福被一一重拾。
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小確幸,可以從翻開一本本相冊開始。不過,相冊中有太多可以寫的內(nèi)容,很多學生寫的時候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懂得取舍;想面面俱到,結果往往是蜻蜓點水、泛泛而談。所以,選擇一條主線,忍痛割愛,合理選材,這樣才能寫就一篇出彩的文章。
這篇文章,作者定位表現(xiàn)親情的美好,因此以親情為線,以時間為序,徐徐展開,依次表現(xiàn)了祖孫情、母愛、父愛。為了不落入俗套,作者在選材和寫法上下了一番功夫。表現(xiàn)祖孫情時作者用工筆細描,小小的花棉襖見證著兒時的幸福,更承載著奶奶濃得化不開的愛。寫媽媽,用的是白描,只寥寥幾筆便勾勒了媽媽陪伴的身影。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更何況媽媽忙碌而要強。至于爸爸,幾乎沒有“出鏡”,可這并不妨礙父愛的體現(xiàn)。面對自己成長中的任性和叛逆,父親選擇的是寬容和妥協(xié)。父愛無聲,卻厚重。同樣是親情,著力點卻各有側重,這種處理素材的做法可以給同學們一些借鑒。
生活中從不缺少美,當你停下匆匆的腳步,靜靜回首,會有驚喜撲面而來,會與幸福撞個滿懷。當然,除了感動,還有感慨。作者在回首往事感慨唏噓的同時發(fā)出“珍惜當下”的呼吁,因此,文章有了一定的深度。結尾可謂畫龍點睛,引人深思。文章首尾照應,結構嚴謹,渾然一體。
幸福從不曾走遠,只是我們匆匆趕路,忘了回頭看看。希望同學們都做生活的有心人,以一顆柔軟的心去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好與幸福,并妥善珍藏。
(余東芳老師)
寫這篇文章時,我正處于成長的叛逆期,學習壓力很大,爸媽經(jīng)常拿我和優(yōu)秀的同學比較。一次,和媽媽發(fā)生了爭執(zhí),我把自己關在房間靜思,剛好看見了那一大摞相冊,想起之前媽媽說要每年給我制作一本影集,一直到我1 8歲,以后作為禮物送給我。翻相冊的過程中,我感悟到家人在我成長過程中對我的關愛。之前的一次任性造成的遺憾如今再也沒有辦法去彌補,這讓我更能理解父母,珍惜當下的美好。
(石亞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