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茹蓮
(寧夏吳忠市鹽池縣第二幼兒園,吳忠 751500)
在家園合作中,要充分發(fā)揮教師和家長的作用,利用家長資源促進教學任務的順利開展,減輕幼兒教學的資金壓力,進一步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幼兒園教學方法還要進行創(chuàng)新,提高家長參與家園合作教學的積極性,促進家園合作教學模式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廣泛應用,從整體上提高幼兒教學的水平。
家園合作的基礎首先是校方與家庭之間的溝通與對話,這是一個有利于家長了解孩子情況,促進孩子健康發(fā)展的契機。在以往的傳統(tǒng)家園合作中,往往是以家長會的模式進行,許多學校與家長都深知這個家長會僅僅是走過場而已,只有少數(shù)家長會格外關心學校的反饋。而現(xiàn)在,家園合作共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正式化,幼兒園開展了家長座談會、親子互動、家長教育心得共享會等多種不同的活動,來拉近親子、師生、家校的距離,在交流與合作中達成共識,為孩子的成長營造一個更加開放、便捷高效的環(huán)境,以此來使得當前幼兒教育領域的問題能夠得到妥善解決,為幼兒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添磚加瓦。
家長助教活動結束后,教師要及時對助教情況組織交流、分享,既可通過發(fā)放反饋表、評價表的書面形式,也可以使用微信、電話的信息化形式進行溝通反饋。既可以組織一對一當面約談交流,也可以組織分享交流會的集體形式,在交流中大家談體會感受,找問題難點,商解決策略,謀共同發(fā)展。具體在操作中首先要做到精準反饋,由于家長不是專業(yè)兒童教育者,他們對助教工作的關注與理解和專業(yè)教師存在著差距,所以教師要從教育原理的角度幫助家長分析助教活動的成效,從孩子的年齡發(fā)展特點解讀幼兒行為的原因及教育對策。其次要分享成果,輻射影響。家長間助教經(jīng)驗與成果的充分交流與分享,能調(diào)動家長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家長間的交流也拉近相互間的距離,使反饋溝通變得更加暢通、有效。最后要適時升華,優(yōu)化教育觀念。家長們通過親身參與,對幼兒園教育能全方位、零距離地了解,對助教活動的組織實施有了更科學更理性的思考,提升了家長的教育觀念。
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都是教育資源,因為受到了一些條件的限制從而導致幼兒的視野受到了阻礙,但是網(wǎng)絡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多元性,它能夠彌補我們幼兒在接受教育時出現(xiàn)的一些局限性,讓幼兒和家長足不出戶就能夠了解到更多的知識,為幼兒和家長之間的交流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從而增進幼兒和家長之間的交流。為此我們應該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和多媒體為幼兒和家長之間的活動提供更多的內(nèi)容借鑒和更多方面的指導,讓幼兒和家長之間能夠通過這些指導和豐富的活動來獲得情感上的溝通,從而提升幼兒和家長之間的關系,促進其健康的發(fā)展。這對于幼兒本身的成長和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幼兒園的公眾號以及幼教三六五平臺的構建為我們宣傳幼兒園的教學活動和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條件。通過幼兒園的公眾號以及幼教三六五平臺,我們能夠通過視頻、影像等將這些教育的信息和動態(tài)及時地傳遞給家長,讓家長能夠更好地掌握這些教育資源,然后對幼兒進行更好的家庭教育。另外家長也可以把幼兒在家進行的親子活動通過班級平臺向老師和其他家長進行展示,從而增進家長參與的積極性,讓家長和幼兒園能夠更好地進行合作。讓家長通過這個網(wǎng)絡平臺更好地了解幼兒園的動態(tài)和幼兒的情況,更好地促進家園共育。
現(xiàn)代社會中出現(xiàn)一種現(xiàn)象:家長更多的重心走入工作中,忽視了對孩子的關心,認為給孩子找最好的幼兒園就是對孩子的負責,這種思想是錯誤的,孩子在最需要父母關愛的時候缺少了父母的陪伴,這對于幼兒來說會在心靈中產(chǎn)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導致孩子們與家長之間會逐漸產(chǎn)生距離感,同時家長對于孩子們逐漸的成長與變化也不了解。為了保證孩子與家長能夠更好地共同成長,教師需要逐漸引導家長放下工作,走入幼兒教育課堂中,通過組織一些開放日活動將家長帶入到幼兒課堂中,加強孩子與家長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進步與成長。比如,教師可以舉辦幼兒園開放日,邀請家長參與到幼兒生活中,陪同孩子進行一天的學習與生活,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和家長一起進行包餃子的活動,包餃子可以很好地提高氣氛,通過孩子們之間的合作、孩子與家長的合作來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充分感受到與家長在幼兒園相處的快樂,逐步拉近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幼兒園開放日可以給家長提供走入幼兒園教學的機會,通過與孩子們在一起的實踐與教學,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動手能力,拓展孩子的眼界與思想,實踐活動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與興趣。這種活動能夠讓家長看到孩子的日常生活與表現(xiàn)能力,對孩子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與認知。
幼兒園時期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教育的基礎時期,幼兒園教育的主要對象是幼兒,那么首先要明確受教育主體的特點和需求。眾所周知,幼兒時期的孩子充滿著好奇心與活力,但是由于其心智的發(fā)展仍處于一個很低的水平,就必須采用更加細致并且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模式。在幼兒園的教育指導大綱中,明確強調(diào)了家庭與學校之間合作的重要意義,家園合作的機制有利于幼兒的健康發(fā)展。在開展家園合作的基礎方針上,家庭與學校要秉承著互相尊重、溝通互聯(lián)的原則,家長給予校方的工作以及孩子的共同教育更多的支持和理解,校方也應該為學生與家長營造更好的親子學習環(huán)境,增進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