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義榮
(河北省衡水市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河北 衡水 053000)
提高教學效率的主要陣地是在課堂上。在中專地理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現(xiàn)象:一方面有的學生不想學,不會學,可是在學校、家長、社會等各方面的壓力之下又不能不學,。另一方面,大多數(shù)教師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有積極性和科學性有時又采取不聞不問的態(tài)度,這樣就形成教師天天教不愛學和不會學的學生。隨著新的地理課程標準的制訂和實施,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日益改變著教師的教學,作為地理教師,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如何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解決學生學習的科學性問題,從而真正、有效地提高學生地理課堂學習效率,是我們需要經(jīng)常思考的問題。下面我就分享一下我對提高中專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一些想法。
教師的學識水平、知識能力、個性情趣、品德修養(yǎng)等綜合素質融鑄成的教師人格魅力,是教師吸引學生的主要源泉。教師的人格特征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不僅影響學生的人格形成,而且影響學生的認知學習。人格特征優(yōu)秀的教師對學生具有一種無形的感召力,地理教師要十分注重自身人格魅力的塑造,以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不教而教的效果。熱情和善解人意的教師可以滿足學生的附屬需要,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形成強烈的求知欲望。教師的學生觀對學生的學習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我們老師要胸懷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氣各不相同、興趣愛好有差異的所有學生。老師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也要關心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更要把學生的喜怒哀樂、寒暑冷暖放在心間。如果教師信任、關懷學生,對學生寄予殷切的期望并嚴格要求學生,則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皮格馬利翁效應就是有力的佐證。就情感投入而言,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全身心地投入,充滿感情,那么會很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課堂變得生氣盎然,形成輕松活潑的課堂氣氛。而這恰恰是教學能否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是制約教學效果好壞的一個重要內容因素。
教學實踐證明,現(xiàn)代教學媒體的應用,對于激發(fā)學生興趣,加深學生印象,增大課堂信息量,提高課堂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利用課件創(chuàng)設與課堂教學有關的情境,能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梢园褕D片、聲音、文字、錄象、電影等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課堂教學媒體化。如在上到“地球的公轉”時,我們把“地球繞日運動”,“太陽光照射地球示意圖”等材料制成一個課件。雖然信息量大,但由于課件能綜合信息,可以有序、生動地展示各個直觀素材,學生可以輕松地接受有關信息。如此直觀、豐富的畫面也深深感染了學生,學生學習興趣很濃。
地理課堂教學重在知識再現(xiàn),通過再現(xiàn),分析現(xiàn)象,探尋規(guī)律,揭示事物間內在聯(lián)系。而圖冊、圖片、實物等在教學中可以發(fā)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使地理現(xiàn)象再現(xiàn),教師的講述固然很重要,但有時在講述的同時配以一兩幅圖片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講“自然帶的典型植被,典型動物”,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熱帶雨林帶、熱帶草原帶的動物、植物景觀圖等,這樣結合圖片具體對比,既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真實感),牢牢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也使學生直觀了解到了熱帶雨林植被的景觀,知道了猩猩、河馬等是熱帶雨林的典型動物。
地理課外實踐活動是中專地理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而且是一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形式。在地理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的“師導生學”教學活動,教師只作啟示性講述,不搞填壓式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社會是更廣闊、更生動、更富有吸引力的大課堂,在活動過程中專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能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和培養(yǎng)。地理學科綜合性強,涉及面廣,中專地理課堂教學受時空限制,對于教材中的地理知識學生不可能在課堂上完全理解,因而應組織學生多進行課外實踐活動,如,可以辦地理小報、創(chuàng)辦地理興趣小組,特別是利用鄉(xiāng)土教材組織學生進行野外考察、社會調查等活動。這能使學生理解和消化課堂知識,充分地實現(xiàn)自我、展現(xiàn)才華,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探索精神,開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潛能,這有利于“創(chuàng)造型”人才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