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靜
皮影是古老、珍貴的傳統(tǒng)民間藝術,其具有比較獨特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也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如今它卻瀕臨消逝。而將傳統(tǒng)民間藝術文化與幼兒園課程教學相融合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文化傳承路徑,也能夠滿足幼兒對藝術文化的學習需求,可將其運用到幼兒園教學中。
皮影戲一直以來都是國內獨有的民間戲劇形式,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如今皮影戲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是非常系統(tǒng)又復雜的文化工程,其重要性可以體現(xiàn)在:
一方面,皮影戲已經(jīng)被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中,對皮影戲文化進行傳承和保護,已經(jīng)成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另一方面,皮影戲已經(jīng)從以往的興盛走向了如今的末路。為了皮影戲以后的生存與發(fā)展,我們都必須要讓皮影戲被現(xiàn)代大眾重新接受,自覺地成為皮影戲文化傳承的載體以及傳播媒介,讓皮影戲文化得以再生。
為了讓皮影戲得到創(chuàng)新和再生,將其融入到幼兒園課程中,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路徑,其價值可體現(xiàn)在:
首先,皮影戲是中國傳統(tǒng)國粹,其具有豐富的故事題材和文化內涵、多樣化的視覺表現(xiàn)形式、趣味的娛樂元素,使得皮影戲文化很容易受到幼兒的喜愛,符合幼兒的興趣愛好特點;其次,基于皮影戲的幼兒教育活動可以融合手工、繪畫、故事、表演等等多種元素,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兒的各項學習能力,還能培養(yǎng)幼兒對幼兒園課程知識的學習興趣;最后,皮影戲文化可以潛移默化地熏陶幼兒的情操,使其慢慢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投以更多的關注,也會慢慢滋生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有利于拓寬幼兒的認知視野。
語言課程是比較重要的幼兒園課程,重在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與運用能力。皮影戲是一種優(yōu)秀的課程教學資源,將皮影戲導入到語言課程中,可以讓幼兒在了解皮影戲的同時,學會根據(jù)已知的知識來表達自己對皮影戲的看法。為了提高幼兒的興趣,教師可以讓幼兒自主制作皮影人物。有的幼兒在制作皮影時,用白紙繪畫皮影人物,涂上顏色,待其干了之后,將其剪下來,然后用棍子把它釘起來。這是幼兒眼中的皮影制作過程,教師可以自主查閱資料之后,引導幼兒糾正皮影制作的步驟,讓幼兒在制作皮影的過程中深刻接觸皮影文化,有利于增強幼兒對傳統(tǒng)民間藝術文化的熱情。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了解來說一說皮影戲,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例如教師為幼兒展示《龜與鶴》這一皮影戲,然后提問幼兒:“這里的皮影人物是什么?你們覺得這皮影最好玩的特點是什么?要用什么道具才能制作出這樣的皮影?又要怎么去制作這樣的皮影?”通過這樣的引導性語言,幼兒教師可指導幼兒主動開口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使其圍繞著有趣的皮影戲來進行語言表述,有利于提高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
將幼兒園課程故事化,這是符合幼兒認知能力和愛好特點的重要教育手段,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如今幼兒園教師將皮影戲導入故事化的幼兒園課程中,可以引導幼兒親身體驗皮影戲蘊含的文化內涵。因此,幼兒教師可以用皮影戲來表演西游記的故事,也可以用皮影戲來表演葫蘆娃、植物大戰(zhàn)僵尸等故事,讓幼兒深受感興趣。在課堂上,教師可為幼兒布置小組任務,比如讓幼兒以小組的形式,制作《西游記之三打白骨精》的皮影人物,然后分角色表演這一趣味的皮影故事,既培養(yǎng)幼兒的任務意識,又可使其親身體會到皮影戲與故事化課程有機結合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積極在幼兒園課程教學中對其進行推廣應用。
皮影戲是戲曲的組成部分,教師將皮影戲導入到音樂課程中,主要是希望可以通過戲曲音樂的學習來滲透皮影戲傳統(tǒng)藝術,讓幼兒在音樂課堂上將音樂教學內容與皮影戲相聯(lián)系。例如教師可以將《哪吒鬧?!返钠び皯驅氲揭魳氛n程中來,讓音樂元素和故事元素相融合,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產生學唱的興趣,親身感受皮影戲的唱腔,并且體驗皮影戲唱戲的文化內涵與文化魅力,讓幼兒融入到以皮影戲為載體的音樂文化氛圍之中。
總而言之,皮影戲藝術的傳承與保護具有重要意義,將其融入到幼兒園課程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學價值。教師應該將皮影戲導入語言課程、故事化課程、音樂課程等等,以發(fā)揮皮影戲文化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