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金俠
(河北省固安縣第三中學,河北 固安 065500)
考試焦慮與學生學習技能的缺陷有關。英語學習包括聽、說、讀、寫四種技能,在英語課堂中,對這四種技能的測試幾乎每天都在進行,因此學生在此過程中經(jīng)常感到焦慮。例如,單詞聽寫,課文背誦及默寫,使部分學生積累了許多失敗的記憶,致使學生害怕考試,個別焦慮特別嚴重的人出現(xiàn)專挑考試時請假,有部分學生摸準了老師在上課伊始聽寫單詞的規(guī)律;還有一部分對自己期望很低的學生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人坐在教室里,對測試置之不理,不交試卷。這都極其嚴重影響了學習。因此,他們的學習動機不是高的,英語的成績好與壞,至少在情緒、情感的層面沒有很大的影響。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每個學生又是千差萬別的個體,他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有著不盡相同的情緒表現(xiàn)。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很 多學生存在不同程度英語學習焦慮。通過觀察、訪談等手段,筆者了解到了一些典型患英語焦慮癥的學生的情形,并嘗試了一系列的應對策略,以下是筆者在工作實踐中,主要從學生的角度歸納出的高中生英語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焦慮的原因及教師實施的應對策略。
筆者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特別是英語上的學困生,他們的英語學習狀況多數(shù)在小學時已經(jīng)有點問題,進入高中后,發(fā)現(xiàn)自己越學越吃力,成績越來越差,擔心自己再也學不好英語了,對英語懼怕,課上表現(xiàn)害怕、緊張,從不主動發(fā)言,焦慮心理非常嚴重。教師一定要給予這部分學生特別而且及時的關心,謹防他們身上出現(xiàn)“習得無助”(learned helpness)現(xiàn)象,他們很可能因任務過難,自暴自棄而放棄學習英語。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要做的是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引導他們 運用積極的歸因方法,找出英語學習失敗的原因。根據(jù)韋納(Weiner)的歸因理論,把失敗原因歸為內(nèi)部的、不穩(wěn)定的、可控制的,如個人的努力程度,最有利于改進現(xiàn)狀,提高成績。告訴他們堅信只要付出努力,一定能取得進步。另外,學習方法的指導也很重要,如指導他們?nèi)绾伪秤⒄Z單詞,就很有意義,大多數(shù)學困生課本上要求掌握的詞匯還沒有掌握。再者,教師需要對他們的學習要求重新調(diào)整,先給布置相對容易的任務,然后慢慢增加任務難度。整個過程中,教師都要密切觀察他們的表現(xiàn):有困難就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稍有進步就及時通過表揚等手段予以強化,讓他們充分感受到進步的喜悅,逐漸增強他們的英語學習效能感。
有些學生看上去也很努力,學習成績也不算差,但由于中考的壓力,理想中的高級學校要求的考分比自己的目前成績要高得多,他們總想短期內(nèi)達到理想成績,花在英語上的時間很多,連下課也手捧英語書,端坐于課桌,好像是“ 爭分奪秒”,可是效果卻不明顯,考試成績總是不夠理想,情緒上處于明顯的焦慮狀態(tài)。Young指出學習者的語言學習觀念對語言焦慮的產(chǎn)生起主要作用,當理 想和現(xiàn)實不一致時,就會產(chǎn)生焦慮。這類學生的焦 慮根源就在于此,他們的目標不合實際,教師應該盡快幫助他們分析他們的英語學習現(xiàn)狀,讓他 們重新調(diào)整學習目標,制定恰當?shù)慕谀繕撕椭衅谀繕?。近期目標如每個單元的學習成績要穩(wěn)步提升到什么程度,中期目標如各個學年 的期中、期末成績要逐步達到什么程度。目的是讓學生“跳起來”就能“夠到果子”,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點滴進步,增強信心。當一個個近期和中期的目標達到時,他們高中階段的最后目標的實現(xiàn)也就指日可待了。
在說的方面,學生普遍感覺壓力最大,焦慮感最強。有些學生英語課上不敢開口說英語,他們非常在乎別 人對自己的印象和評價,害怕當著全班同學出錯、丟臉、害怕教師、同學對自己作出負面評價。英語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聽、說、讀、寫等技能樣樣要求掌握。“說”往往要求在公共場合進行,如教室。即席用母語當眾演講都會讓大多數(shù)人覺得緊張,用外語說無疑會更加緊張了。另外,對高中生來說,英語學習的廣度和深度都還不夠,表達起來犯錯誤也很正常,再加之中國人的個性普遍較為含蓄、內(nèi)斂,更多時候喜歡靜聽,而不喜歡演講。縱觀種種因素,我們英語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說的習慣,對學生的表達錯誤采取一定的寬容態(tài)度,特別在開始階段,有時教師保護學生大膽說的積極性比糾錯對學生更有意義,無論何時教師在課堂給學生糾錯時都要講究藝術,有些錯誤沒有必要去糾正,學生接觸多了,或在進一步學習中會自行避免的。《新課程標準》推行后,教師對學生的交際能力、評價方式普遍都進一步重視起來,如《新課程標準》提倡的合作學習方式,任務型教學途徑的實施都有助于降低學生的英語學習焦慮感。通過合作學習方式,可以讓學生在發(fā)言之前,有足夠的時間跟同伴或組員仔細交流、討論,學生起來發(fā)言時已經(jīng)有所準備,有話可說,自然就不那么緊張,焦慮也會隨著降低。教師在課堂實施任務型教學途徑,把教學內(nèi)容設置成一個個有序而相關的任務,學生可以獨自完 成,抑或合作完成,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體驗到了極大的成就感,情緒也會處于積極的狀態(tài)中。
總而言之,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以學生為中心,密切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仔細分析其原因,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策略,幫助學生降低學習焦慮感,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