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
(河北省任丘市出岸鎮(zhèn)出岸三小學,河北 任丘 062550)
如何捕捉課堂細節(jié),給予適當?shù)募钚栽u價,激發(fā)學生的情趣?
在課堂教學中,提倡同伴互評,能較好地發(fā)揮評價的功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在提高學生自評能力的同時,也激勵學生更好地開展學習。在我們班有這樣一種情況:男同學的朗讀水平始終次于女同學,這是我們班的“老大難”了。在上到《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時,一個舉措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在又一次比賽后,當女生們朗讀完課文,男生們由衷地發(fā)出贊嘆時,我覺得時機來了,我滿懷激動和感激地說道:“女孩兒們的聲音真是太美妙了,宛如一曲動聽的歌兒,把老師帶到了美麗的小興安嶺。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此時,課堂上紛紛舉起了一雙雙小手,有的說“因為他們早讀時認真地讀了課文,對課文更熟悉”另一個接著說“那,當然他們讀得就更很整齊啰”還有的說“她們的聲音更響亮”,“她們讀出了小興安嶺的美”“很有感情”……當話匣子打開后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男孩們的臉上滿是羨慕,而女孩們則盡情地享受著同伴們的夸獎,那自豪的感覺遠不亞于老師的表揚。
課后,我欣慰地感覺到孩子們在互讀互評時,能相互認真傾聽,積極評價。男孩們既能看到對方的長處,又能正視自身的不足;女孩們戒驕戒躁,虛心給同學提出意見。就在這樣的你來我往之中,如此的評價既增添了女孩們的成就感,又激發(fā)了男孩們進一步學習和發(fā)展的動力,無形之中,一種良好的競爭拉開了序幕……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面對學生在學習中的“誤解”,老師應該適時、適當?shù)匾龑W生,提出開放性的問題,及時跟進評價語,以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賦予學生以自我角色意識,啟發(fā)他們捕捉自己的體驗,自行“更正”,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和情感體驗,還能使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中,有一段話“冬天,雪花在空中飛舞。樹上積滿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軟,常常沒過膝蓋。”學生在初讀時,將沒(mo)讀成了(mei)。平時,我會將多音字單獨地列出來教學,而這次我決定一改往常多音字的教法,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孩子們,讀了這段話,你感受到了什么?”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說:“雪下得很大?!蔽矣猪槃輪枺骸澳銖哪男┰~、句體會到的呢?”有的孩子找到了“積滿”,我說:“你找得很準確?!庇钟械暮⒆诱业搅恕昂窈竦摹保邑Q起大拇指說:“你真細心”這時,一個平時活潑、聰明好學的女孩子站起來興奮地說:“老師,還有‘常常沒過膝蓋’”說著她便用手摸著自己的膝蓋處,以示意雪已經(jīng)“打齊”膝蓋了。此時,我做出疑惑的表情,也跟著她做起了這個動作來,她好像明白了什么,她的表情遲疑了一下,然后又淺淺地笑了笑,用手再撓了撓腦袋,確定地說:“哦…….應該是(mo)過,‘沒’‘淹沒’的‘沒’,這個字是多音字?!蔽抑溃呀?jīng)在做動作時,對字音的誤讀進行了反思,她已經(jīng)明白了雪淹沒至膝蓋才足以說明“雪大”。聽她這么一說,其他孩子也恍然大悟,無需做更多的解釋。我欣喜地看到,孩子能在自己的體驗中,找出錯誤,并進行知識的遷移,自行糾正。我向她投去贊賞的目光,并且撫摸著她的頭稱贊道:“就沒有哪個多音字能難倒你的?!彼缓靡馑嫉匦α?,帶著一份成功的喜悅。往后,孩子們一遇到此類難題找她準沒錯,因為她每天抱著字典的時間更多了,她也成了孩子們追捧的“學習小明星”。
就這樣,我將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還了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著學習的過程并獲得十足的成就感,使教學達到教師輕松教、學生自在學的雙贏效果。
在教學中,教師還要善于捕捉課堂生成,通過巧妙睿智的評價來處理課堂上的意外,讓評價恰到好處,為我們的教學增添活力。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識字4》,是一則極具童趣的兒歌,要求學生在熟讀兒歌的基礎上認識“蝴蝶”、“蜻蜓”等動物名詞,我試圖采取了“拍手讀”、“師生對答”、“表演讀”、“學生對讀”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以達到學生鞏固識字的目的。在兩個孩子對讀完課文后,我正當要表揚他們時,貼在黑板上的識字卡片“蝴蝶”正巧掉了下來,于是我借題發(fā)揮,說:“你們讀得真精彩,看蝴蝶都迫不及待地飛下來祝賀你們了,就讓蝴蝶伴隨你們的朗讀翩翩起舞吧?!闭f著,我把事先準備好的蝴蝶圖片送給了那兩個孩子,他們愛不釋手地拿著圖片,一邊念著“蝴蝶花間捉迷藏”一邊將“蝴蝶”在身邊舞來舞去,非常地激動,其他學生也對他們羨慕不已。頓時,課堂上孩子們朗讀的情趣高漲,此時,我仿佛看到了34只美麗、可愛的“蝴蝶”在我的課堂上飛舞,我知道我已成功地調(diào)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是那一個意外,給我的課堂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它就像一劑催化劑加速了孩子情趣的生成,達到了較預期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