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平,陳 峻,米 佳,董家和,趙雪梅,劉曉莉,董 姝,黎 亮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重慶 400060)
由于在聲表產(chǎn)品特別是高頻窄帶器件的制作中,頻率偏差是影響產(chǎn)品合格率的主要原因, 而膜厚、指寬、材料、聲速是產(chǎn)生聲表器件頻率偏差的主要因素,因此,需對光刻成型的晶圓芯片調(diào)頻。調(diào)頻的方式有濕法調(diào)頻、干法調(diào)頻。濕法調(diào)頻利用化學(xué)試劑與被刻蝕材料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可溶性物質(zhì),將探針后的晶片放入鋁腐蝕液后,腐蝕作用可直接降低鋁膜厚度和指條寬度,從而提高聲表器件的頻率。對頻率精度低于100×10-6的窄帶聲表面波(SAW)器件及2 GHz以上的SAW高頻器件,工藝制作較難,現(xiàn)有工藝只能通過濕法腐蝕調(diào)頻且只能調(diào)高目標頻率,方向單一不可控,金屬指寬和形貌得不到控制[1-2]。
干法調(diào)頻有等離子刻蝕、濺射刻蝕及反應(yīng)離子刻蝕等方法,本文主要是濺射刻蝕中的掃描刻蝕,在射頻探針對晶圓上的芯片測試電性能后,把晶片放進離子束刻蝕機內(nèi)刻蝕,以提高或降低金屬臺階的高度,從而降低或提高電性能中的主要指標——頻率。本文選擇離子源離子束直徑的半高寬約為4 mm,可以對幾個毫米內(nèi)的厚度梯度進行精確調(diào)節(jié)。
當離子束(Ar+)轟擊晶圓表面時,將從表面去除一些原子。離子刻蝕速率依賴于以下幾點:
1) 離子的能量。 5 kV離子比1 kV離子刻蝕快。
2) 離子數(shù)(或電流)。1 μA電流的離子將是0.1 μA電流的離子刻蝕速率的10倍。
3) 晶圓表面的材料層物理結(jié)構(gòu),如硅(Si)比鉭(Ta)刻蝕快。
4) 聲表器件設(shè)計中,膜厚敏感度100 kHz/nm比10 kHz/nm快。
本文是在離子能量為1 keV,電流2 mA,膜厚敏感度為100 kHz/nm的條件下,SAW相關(guān)材料鉭酸鈮(LT)、水晶、Al、Al2O3、SiO2、AlN、Mo、Cu的刻蝕速率獲取技術(shù)及基于此刻蝕速率在有金屬材料的立體結(jié)構(gòu)中的刻蝕理論和實驗分析討論,并詳細介紹了離子束刻蝕工藝對SAW制作后的芯片的目標頻率的提高或降低。本文所用的電性能探針測試系統(tǒng)為探針臺PA200,測試網(wǎng)絡(luò)分析儀器為Agilent 5071C,膜厚測試設(shè)備為反射干涉膜厚測試儀FILMTRICS公司生產(chǎn)的光學(xué)膜厚測試儀。
圖1 離子束刻蝕AlN、Mo和SiO2薄膜
在已制作完圖形的LT、水晶4英寸(約100 mm)晶圓(1 000 nm厚的Al)各1片上,在最高功率下,對光刻成型的LT、水晶晶片進行離子束刻蝕10 min~1 h,通過化學(xué)法去掉Al,測量離子束刻蝕后LT、水晶晶圓的臺階高度,臺階高度即為LT、水晶的移除厚度, LT、水晶晶圓的臺階深度除以刻蝕時間計算分別得到LT、水晶晶圓的刻蝕速率。
對光刻成型的LT 4英寸(約100 mm)晶片2片,1片鍍1 000 nm的Al、1片鍍1 000 nm的Cu,在最高功率下,對光刻成型的LT晶片進行離子束刻蝕10 min~1 h,測量離子束刻蝕后,臺階厚度為h1,通過化學(xué)法分別去掉每片上的Al、Cu,測量離子束刻蝕后LT晶片的臺階深度為h2,h2與h1的差即得Al和Cu的移除厚度,用(h2-h1)t(其中t為刻蝕時間)可得Al膜和Cu膜的刻蝕速率。
SAW器件是在壓電基片上制作兩個叉指換能器(IDT),組成輸入、輸出端口的四端網(wǎng)絡(luò),在一個輸入IDT上加交變信號、通過壓電基片的壓電效應(yīng),完成聲電信號的轉(zhuǎn)換,在輸出IDT上接收與IDT電極周期相等的SAW信號,達到信號濾波的目的。在壓電材料的晶圓上,制作金屬電極后,用膜厚臺階儀測試h1后,離子刻蝕機在最高功率下,掃描刻蝕后,測試相同芯片的h2,根據(jù)(h1-h2)/t(t為刻蝕時間)計算刻蝕速率。由于制作傳統(tǒng)SAW器件的晶圓芯片表面的材料是Al,Al在空氣中被氧化,極易生成致密的氧化鋁(Al2O3)薄膜,Al2O3薄膜和Al及基底壓電材料的物理特性和刻蝕速率存在差異,將導(dǎo)致SAW的離子束刻蝕調(diào)頻過程復(fù)雜,因此,本文將重點討論傳統(tǒng)SAW器件在制作晶圓芯片表面有鈍化層Al2O3的情況。
當Ar離子束轟擊傳統(tǒng)SAW器件的壓電晶片表面時(見圖2),由于Al2O3薄膜鈍化層的存在(見圖3(a)),刻蝕基底的速率高于鈍化層,頻率降低(見圖3(b)),當鈍化層刻蝕完后,刻蝕基底的速率低于鈍化層,頻率升高(見圖3(c))。圖3中,L0為離子束轟擊前薄膜厚度;L1為離子束轟擊后,刻蝕基底的速率高于鈍化層的情況下的薄膜厚度;L2為離子束轟擊后,刻蝕基底的速率低于鈍化層的情況下,鈍化層刻蝕完的薄膜厚度。
圖2 離子束刻蝕
圖3 離子束轟擊SAW
通過利用傳統(tǒng)SAW薄膜材料和表面鈍化層材料刻蝕速率的可選擇性,進行離子束調(diào)頻后,實現(xiàn)頻率的調(diào)高和調(diào)低,進一步達到頻率集中度提高。對于某聲表器件某項目,頻率精度高 ,頻率控制目標為(275.58±0.03) MHz。光刻制作了該項目晶圓3片,其中1片采用不同功率(0~180 W)進行離子束掃描刻蝕,微修整一定厚度的材料后, 通過對比晶圓內(nèi)芯片頻率的變化, 獲得離子源功率和該項目的頻率變化對應(yīng)的關(guān)系。表1為離子束刻蝕前、后頻率的統(tǒng)計。對第1片上的晶圓芯片進行全部測試,探針合格率為25%(見圖4)。離子束刻蝕后探針合格率為85%(見圖5)。對余下的2片,進行系列工藝實施后晶片1#目標頻率降低(見圖6),晶片2#目標頻率提高(見圖7)。
表1 離子束刻蝕前、后頻率的統(tǒng)計
圖4 離子束刻蝕前探針合格率25%
圖5 離子束刻蝕后探針合格率85%
圖6 晶片1#離子束刻蝕后頻率降低
圖7 晶片2#離子束刻蝕后頻率升高
綜上所述可知,某聲表器件某項目的中心頻率為275.58 MHz,晶片1#在離子束刻蝕后頻率降低0.13 MHz,晶片2#在離子束刻蝕后頻率升高0.15 MHz,實驗成功,且晶片1#、2#探針合格率由調(diào)頻前25%提高到85%。
在離子束刻蝕工藝中,本文重點闡述了SAW工藝中相關(guān)材料LT、水晶、Al、Al2O3、SiO2、AlN、Mo、Cu的刻蝕速率獲取技術(shù),以及對基于此刻蝕速率在有金屬材料的立體結(jié)構(gòu)中的刻蝕理論和實驗進行了分析討論,并詳細介紹了離子束刻蝕工藝對提高或降低SAW制作后芯片的目標頻率。解決低頻窄帶SAW器件及2 GHz以上SAW器件高頻率精度的工藝難題,克服現(xiàn)有工藝線上只能通過濕法腐蝕調(diào)頻且只能調(diào)高目標頻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