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行走在生產鏈上*

        2019-12-17 12:41:51杜博思ThomasDavidDuBois劉奕伶彭牧
        民間文化論壇 2019年1期
        關鍵詞:生產鏈生產

        [美 ]杜博思(Thomas.David.DuBois)著 劉奕伶 譯 彭牧 校

        為什么關注生產鏈?

        生產鏈是將商品原料轉變?yōu)槌善返囊贿B串步驟、事件以及決策。這個術語源于特倫斯·霍普金斯(Terence K. Hopkins)和伊曼紐爾·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1977年的一篇文章。①Hopkins, Terrence and Immanuel Wallerstein,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world-system,Review 1(2),1977, pp. 11—145. Bair, Jennifer,Global Capitalism and Commodity Chains: Looking Back, Going Forward. (2005) 9: 2, pp.153—180.文章提出通過“商品鏈”來追溯特定商品的流動,以此來論證全球經濟史上的整合與分解發(fā)展模式。許多相關的概念在此原創(chuàng)性文章的基礎上產生了(如“價值鏈”“商品網絡”)。這些概念與一個日益增長的研究領域相融合,該領域圍繞以下理論關注點而建立:貿易公司的行為、中介的價值、買方或生產者用以控制特定工業(yè)生產標準的相對權力等。但對于歷史學家來說,對生產鏈的概念性運用會更加廣泛。追溯生產鏈提供了一種結構化的方法,以理解在當地或更大背景中的生產,并將生產和消費的不同階段與它們的多層含義結合起來,即阿爾君·阿帕杜萊(Arjun Appadurai)所說的“物品的社會生活”。②Appadurai, Arjun,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Commo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作為研究者,我們在研究生產鏈時可以靈活擴展或改變研究的范圍。一項研究可以追溯整個生產鏈,也可只關注其中一個方面,例如集中關注生產,或探尋與之相關的融資、競爭等問題。

        循著生產鏈,研究者可以隨著愈加復雜化的生產選擇來一步一步地調整或轉變社會分析的規(guī)模。比如說,在生產初級產品的家庭農場,在制造或交易該產品的公司會議室里以及最終在真實或想象的消費者的需求方面,它都具有不同的有利位置。每一個生產階段都有自己的社會網絡背景和價值,比如對工匠技能的尊重,對貿易網絡的信任,或存在于消費者中的一種虛擬的社區(qū)感。雖然這些現(xiàn)象看起來彼此不同,但在生產鏈兩端流動的物質商品將它們連接了起來。保持對較宏觀的生產過程的關注,是整合歷史變化過程中的不同行動者、避免落入將某一地的生產視為孤立的或不變的這一陷阱的最有效方法。

        主題

        大體來說,生產研究趨向于兩種方法中的一種。第一種方法在20世紀初已經很普遍了,即研究技術與市場。20世紀初的一代學者和改革者為了幫助中國農村脫貧,對農業(yè)和農村手工藝進行了大量的地方性研究,給我們留下了許多詳細信息,這些信息包括種植模式、原材料和加工商品的價格,以及雇傭和家庭勞動力在紡紗或編織等手工業(yè)中所起到的作用。如顧琳(Linda Grove)所描述的,日本領事官員、南滿鐵路研究人員和位于上海的東洋文化協(xié)會的研究人員對每一個可以想到的產業(yè)都產出了詳盡的經濟情報。①Grove, Linda,“A brief history of Japanese fi eld research on China” in Thomas DuBois and Jan Kiely,eds. Out of the Archive: Using fieldwork to study modern Chinese history,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forthcoming. 2019.這些報告實質上是行業(yè)概況,因此就像它們在現(xiàn)代的表兄弟一樣,常常由該領域的專家所撰寫,并以該領域的專家為讀者,因此往往是高度技術性的并包含著大量的統(tǒng)計數據。

        第二種研究聚焦于生產的社會背景。這些研究審視了勞作如何被社會所結構,與之相關的概念和價值觀,例如對于技能的自豪感和地方傳統(tǒng),以及嵌入到工藝和生產實踐中的與勞作相關的特定社會角色(例如“男耕女織”)。社會關系也塑造了生產資源的分配方式。1940—1950年代的“土地改革”運動基于這樣的信念,即生產資源的分配不均代表了一種最深重和最致命的階級壓迫。在那個時代進行的許多地方研究都以此為基本理念。

        在實踐中,這兩個問題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的,例如費孝通1939年對開弦弓村進行的研究,對單個社區(qū)蠶業(yè)生產的過程和關系給予了同等的重視。②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7年。但是,將邏輯分為機制(mechanics)和意義(meaning)兩條線索分別進行審視也很重要。

        機制

        跟隨生產機制是指觀察一些重要的細節(jié),包括物品如何并由誰制成,貨物如何被銷售、儲存、運輸,以及交易如何進行等。沒有哪一個細節(jié)小到不值得關注和追問:為什么一個特定的工序要以某種獨特的方式來完成?為了避免受到“最高效”或“最現(xiàn)代”生產方式的任何先入為主的影響,最好預設生產按照一定的方式運轉是有自己獨特原因的。例如,1920至1930年代,許多中國農民拒絕使用機械聯(lián)合收割機。改革者把這種抵制歸咎于簡單的對技術的無知,但事實證明,真正的原因更加簡單:大型機器不適合在小塊田地里使用,而且無論如何,大量人畜剩余勞動力比機器零件和燃料更便宜,更容易得到。調查當地的實際情況在農業(yè)中尤其重要,因為即使相距很近,土壤質量或地下水位的差異也可能是顯著的。

        對于獲取人們關于事情是如何發(fā)生的敘述,田野調查是特別適用的方法。在我研究中國乳業(yè)時,我聽到過許多不同的故事,講述1980年代初的市場改革之后,鄉(xiāng)鎮(zhèn)如何轉向乳制品生產。轉變過程中的決策利用了特定的信息或網絡。當北京和天津的消費者哄搶乳制品時,附近的X莊開始飼養(yǎng)奶牛,這一決定的部分原因是穆斯林村民本就在自行生產乳制品以保持清真。不出幾年,X莊合作社變得富裕起來,每年向城市乳業(yè)出售3000頭奶牛。大約同一時間,內蒙古北方偏僻的T村借款13萬元,用以增加奶牛數量以及升級生產設備。他們做出這些決策的信心一部分基于他們作為乳制品生產村的悠久歷史,一部分基于附近的海拉爾乳業(yè)公司計劃大幅增加生產的信息。

        田野調查突出了這些決策及其結果中的人的維度。在1990年代初,河北省Q村的幾戶人家把資源集中投資到一個小型汽水灌裝廠。1998年我第一次參觀Q村的時候,這個工廠運轉得很好,鄰居和其他社區(qū)的人都羨慕不已。許多鄰近的村莊最初都希望做類似的事情,但他們無法籌集資源、獲得專門技術或者就投資內容達成一致。幾年后我再去時,灌裝廠廢棄了,據說是因為經理的無能。他后來回去務農了,成了被同村人貶低的人物。曾經嫉妒過這項商業(yè)冒險的鄰居現(xiàn)在對他們沒有跟風感到慶幸。這些簡單的人的故事是生活史的核心。它們等待著發(fā)問者,但是其他研究方法常常無法探查。聚焦于這些非常普通的敘述,使我們不再僅僅依賴于籠統(tǒng)的、結構性的解釋。這些解釋往往忽略造成一個顯著結果最直接的原因。在這個個案中,最直接的原因是賬簿的管理不善。

        跟隨一個產品由原料到成品的過程,為訪談設置了一個清晰的“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的問題序列。當聆聽被訪談人敘述時,訣竅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起初看起來太小或太明顯以至于無法進一步調查的細節(jié)上。在我研究東北史時,我有很多機會討論該地區(qū)的特色作物:大豆。雖然受訪者會隨意地講述一個豆農的生活如何變好或變壞,但必須堅持刨根問底才能調查清楚問題的細節(jié)。舉個例子,20世紀80年代改革初期,農民們剛剛開始自由地將農作物賣給中間商,中間商又將農作物批發(fā)給各種工業(yè)或其他消費者。仔細研究之后,這個看似簡單的過程實際上極為復雜,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根本的問題:誰是中間商?中間商是單獨經營還是與其他買家或資金提供者合作?中間商是在收割時買下豆子的,還是看見田里的作物時就付現(xiàn)金購買?哪種購買方式對農民更有利?大豆存放在哪里,存放多長時間,誰出錢?人們(在這個過程的任何階段)是如何節(jié)省開支的?結果如何?他們是如何被發(fā)現(xiàn)的?

        為了呈現(xiàn)這些問題的重要性,你可以請求你的受訪者考慮其他選擇,用“為什么這樣/為什么不那樣”的形式從反面提出問題。例如,如果你得知送貨是中間商進行的,就問農民為什么不直接銷售他們的農作物。另一種方式是關注歷史變化的確切時刻,追問“這持續(xù)了多久?”以及“為什么會改變?”答案對于被調查者來說可能是顯而易見的,以至于你會得到一個非常簡單的答案,“哦,就是因為那樣做有道理啊?!辈灰共接诖耍灰ε伦犯鶈柕?。繼續(xù)用不同的方式(向不同的人)問那些本質上相同的問題,直到達到你所需的細節(jié)程度,無論是通過訪談資料,還是通過諸如賬簿之類的書面材料。

        意義

        不是每一種的關系都是貨幣化的,也不是每一種商品都是可計算的。雖然追蹤生產業(yè)務是審視歷史變化機制的一個有效方法,但田野調查為我們理解這一過程中關鍵性的、常常是深層次且出乎意料的意義以及生產的非使用價值提供了途徑。

        有些任務只能通過個人經驗來理解。就像演奏樂器一樣,特定類型的專業(yè)知識需要練習和肌肉記憶。像手工藝品生產這樣的身體工作是以彭牧所說的“體現(xiàn)的知識”為基礎的,描述身體技藝不如去體驗它。①Peng Mu,“The Doctor’s Body: Embodiment and Multiplicity of Chinese Medical Knowledge”,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2006, 25, pp. 26—45. http://www.eastm.org/index.php/journal/article/view/144.作為參與者學習這些工作可以讓你理解中醫(yī)所說的“浮脈”是什么意思,或者廚師所說的“適量鹽”是什么意思,以及了解不同的技能需要多長時間來學習,哪些任務需要良好的視力、靈巧的手工或者體力,以及是什么將“好的”和“專家的工藝品”區(qū)分開來。這種模擬學徒制還為我們提供了充分且寶貴的環(huán)境,在其中我們可以與專家隨意交談,了解他們的生活故事,這些故事的敘述常常圍繞著其技能的獲得和傳播而建構起來。

        我在天津做博士論文研究的時候,跟著大師孫老師集中學習了數月的昆曲課程。在這些授課中,我了解到了孫老師如何接受訓練以及不同的昆曲學校是如何建立并相互影響的故事,也見證了戲劇影響他的家庭禮儀和醫(yī)療實踐的許多方式。我也略微領悟到了中國戲曲的純然身體性:我在第一次完整詠唱時暈倒了,盡管我是一個狂熱的跑步愛好者(當時比現(xiàn)在還年輕得多)。睜開眼我看到孫老師和他的家人在笑,并告訴我這種反應并不罕見(還告訴我“ 三個好把式打不過一個賴戲子”)。由于禁止使用錄像或書寫手稿,我還了解了如何通過反復練習死記硬背長篇文字,這極大地影響了我關于鄉(xiāng)村宗教專家口頭經文傳統(tǒng)的研究。

        田野調查是理解工作在一個社區(qū)內部所處地位的一種特別好的方法。民俗學家劉鐵梁結合了地方志的記載和他自己常去拜訪的北京附近幾個村子的經歷,詳細敘述了1949年以前這些手工業(yè)村的生活如何以柳條筐編織為中心而發(fā)展出不同的方式。②Liu Tieliang,“Village Production and the Self Identification of Village Communities: The Case of Fangshan District, Beijing”, Asian Ethnology 74, 2015, 2, pp. 291—306. https://nirc.nanzan- u.ac.jp/n fi le/4443.柳條筐不僅是村里的收入來源,而且是村里地位的標志。這中間牽涉許多任務:切割、搬運和熬煮沉重的樹枝,編織和銷售籃子——每一項都需要一套不同的技巧和能力。有些任務專由男性或女性完成,每一項都承載著不同的社會地位。由于柳條筐主要用于運煤,所以編織足夠結實的筐底的能力被認為是頂尖的手藝,也是最有經驗的工匠們嚴守的秘密,他們都是年長者。甚至在編織籃被廉價的塑料復制品取代之后,當地手工藝的記憶仍然保存在民歌和民諺中,以稱頌村莊獨特的產品。

        即使在個人性不太強,在較高水平的生產、貿易和分配層面,工作與個人、地區(qū)、民族和性別認同的聯(lián)系仍然清晰可見。清代的許多大型內陸貿易公司都是以山西為基地的。這些公司在當地,通常是在親戚中招兵買馬,并利用這些關系將不斷延伸的買家和代理商網絡維系在一起。步濟時1928年寫道,北京的牛羊貿易完全由一個穆斯林的買家、屠夫和肉販組成的網絡所控制。③Burgess, John Stewart, The Guilds of Pekin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28 .而在1930年代的上海,它則由揚州的穆斯林控制。即使在今天,北方和西部省份的許多牛肉生產和銷售還是由回族村落和批發(fā)商主導,常聽到的解釋是,生產和分配背后穆斯林人際網絡的內在一致性。

        與工作有關的認同不斷演進。我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地區(qū)拜訪過的一家綿羊養(yǎng)殖企業(yè)是由山東聊城市的投資者建立的。聊城位于巴彥淖爾東南一千多公里處。當這家企業(yè)2014年開始運營時,經理們從他們的家鄉(xiāng)帶來了幾十名工人。三年后,這家養(yǎng)殖廠的170名工人中將近一半都是聊城人。有意思的是,聊城本身并沒有綿羊養(yǎng)殖的歷史,如果說這些被引進的工人以前有過任何養(yǎng)殖經驗,那就是養(yǎng)鴨子。然而,盡管該企業(yè)聲稱對當地農民評價很高,但其經理和工人都同意,與“自己人”一起工作更好。這一理念后來也出現(xiàn)在其新疆和河南的新企業(yè)的人員配置中。農場工人和附近的當地人都同樣地相信:企業(yè)的迅速成功歸功于聊城人獨特的商業(yè)能力和職業(yè)道德。當商業(yè)娛樂活動以拼酒的方式出現(xiàn)時,聊城口音就會成為值得驕傲的標志。

        生產鏈中的最后一組意義,即那些為消費者創(chuàng)造的或由消費者創(chuàng)造的意義,反映了塑造生產的人際關系。消費包含了一系列廣泛的價值和形象;廣告以一種容易接觸到的形式呈現(xiàn)這些價值。翻閱舊報紙和雜志能顯示出不同的生產商試圖將他們的品牌與特定的聯(lián)想聯(lián)系起來,例如潔凈、威望、家庭或愛國主義。但廣告只顯示了理念“供給”的一面。如果我們想了解理念是如何被實際接受的,是什么引起了共鳴?為什么?我們又需要提問了。

        在計劃我關于牛肉貿易的研究很久之前,我養(yǎng)成了在市場同陌生人閑聊的習慣。多年來,從烏魯木齊到哈爾濱,我曾與諸多小販和顧客交談,詢問人們?yōu)槭裁聪矚g某些產品勝過其他產品。長期以來一個老生常談的說法是中國買家更喜歡外國制造的食品,像丹麥這樣的產地被視為質量的黃金標準。比較淘寶等購物網站的價格,可以準確地顯示出這些購物者愿意支付多少溢價。但是對話揭示了單單數字無法顯示的細微差別;消費者比較國產牛肉和從澳大利亞或韓國進口的牛肉,表現(xiàn)的是哪個更安全、哪個味道更好、哪個適合不同烹飪風格等深入人心的觀念。這些當然只是一些觀點,但它們通常被頑固地堅持著。不過,不管這些宣稱是否準確,嚴格地說,它們都明顯地揭示了人們對自己所消費的食物重視什么、假設什么或擔憂什么。而且口味和認識遠非當代現(xiàn)象,它們可以通過訪談和軼事追溯到很久以前。

        鏈與網

        有許多不同的方式來研究生產景觀;每一個新的有利位置都將揭示一些不同的東西。從已完成的商品的角度來看生產鏈的形象是最有道理的。從成品向前追溯,你可以高效地追蹤“鏈”代表了什么——一系列連續(xù)的、線性的(縱向的)個體行為。但從其他有利位置來看,事情可能有很大的不同。生產鏈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也都是一個節(jié),一個點。在這些節(jié)點上,人們賦予商品價值,完成交易并作出決策。任意一個節(jié)點上都存在一系列機會來改變路線,轉向新的供應商或市場。這些(橫向的)選擇也值得注意,當它們發(fā)生影響時,生產開始看起來不那么像一條鏈,而更像一張網,每個決定都導致新的路線和可能性。

        從這些不同的角度來看生產——沿著價值鏈向前或向后,以及橫向地從不同的決策點——使人能夠理解經濟活動中復雜的需求和利益網絡,避免陷入個別生產者的獨特但通常十分受限的視角中。這種觀察的距離的重要性在我們關注農民、手工藝人或工廠工人時尤其明顯,即那些在價值鏈的底端、通常更脆弱的一端工作的人。這些社區(qū)經驗是很重要的,并且無可非議地得到了很多的學術重視。但是,當這些經驗被孤立地研究時,往往會被歸結為受害者這種單一敘述。如果你在2007年和呼和浩特周圍的奶農談話,你可能會就“家庭是如何被飼料成本上漲和牛奶價格低迷的雙重壓力所擠壓”而上上長長的真實一課。但如果你循著同一批牛奶去收集站,然后去乳制品加工廠,你會聽到一些非常不同的東西,即廉價的外國進口產品和產業(yè)內毀滅性的價格戰(zhàn)。理解并充分思考農場價格下跌的原因(或者長期被珍視的技藝不再被看重,或者工人的境況沒有改善等等),為思索底層的困境增添了深度、復雜性和重要性,甚至可能激起對生產鏈中其他部分一些更容易受到敵對的人的同情。

        那么如何開始?

        一般來說,在進入田野點前收集盡可能多的信息是有幫助的。在深入一項地方研究的細節(jié)之前,盡量多了解更宏觀的歷史背景和所研究產業(yè)本身的機制至關重要。

        一種方法是研究這種生產形式是如何在中國之外發(fā)展起來的。如果一個產業(yè)的全球化本身就是一個歷史過程,正如肉類和乳制品生產的現(xiàn)代化,那么了解這一更宏觀的變革中的重大事件將有助于確立一條外部影響的時間線。南美或美國西部等地的畜牧業(yè)史能告訴我什么有關中國牛肉歷史的事嗎?事實上相當多。這兩個引領潮流的工業(yè)開創(chuàng)了鐵路和機械制冷等新技術,并且能夠說明生產鏈如何演變、產品在哪里增值以及沖突可能在哪里出現(xiàn)等關鍵問題。如果理解了為什么牛肉生產集中在芝加哥、圣路易斯和布宜諾斯艾利斯,當你到達哈爾濱、天津或青島時,你就能更好地意識到應該尋找什么。

        當然,了解實際生產的最佳方法是親身體驗它。在猶疑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最好從你所知道的開始,或者至少從你能發(fā)現(xiàn)的開始。我在美國中西部長大,雖然對農事相當熟悉,但仍想通過詢問與這個產業(yè)相關的朋友來積累有關畜牧業(yè)的基本知識。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結識了不少這樣的朋友——威爾士的奶農、新西蘭牧羊場的場主、康奈爾和蒙大拿州立大學的畜牧學教授——對于“哪些要素促成了一個經營良好的企業(yè)”的問題,每個人都帶來了不同的觀點。了解一些這些產業(yè)在其他地方的運作情況,我就能更好地追問有關動物繁育、疾病預防等類似的具體問題。另一個好處是,我能向我的中國受訪者分享他們十分想知道的信息,比如為什么歐洲的農場通常比美國的農場小。那不會有損我搜集資料,反而讓我更像一個有所助益的有趣的客人而非采訪者。

        地方志大多為本地特色產品單列一個部分,它通常是深入一個地區(qū)的特別之處的最佳起點。新地方志(即自1980年代開始編纂的那些)還傾向于收錄一種簡短的歷史,這往往從以前的版本中搜集而來,總結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以來的變化。它們也可以引導你回到更專業(yè)的資料,如在其他情況下容易被忽視的農業(yè)或商業(yè)論著。從這些當代資料開始,是使自己熟悉基本情況的速成法,也是開始任何課題的理想方法,特別是當它們可以與早期的同類匯編進行比較的時候。

        現(xiàn)代地方志也是生產統(tǒng)計數據的重要來源,尤其是就1949年以來的情況而言。這些數值數據可能有用,但應謹慎使用,并輔以其他種類的資料,包括在田野調查期間獲得的口述。除了數據的真?zhèn)我酝?,田野調查對于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也至關重要。例如,呼倫貝爾牧區(qū)的生產統(tǒng)計數據顯示,1950年代牛肉和羊肉的產量大幅增加。當我在那里開始田野調查時,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這一數據的真實性。對牧民和屠宰工人的訪談確實令我滿意,數據是正確的,但那只是一個開始。討論統(tǒng)計數據最終是切入更實質性問題的入口。例如,為什么生產在特定年份增長或下降,為什么一種產品比另一種更受歡迎,以及加工能力的軌跡如何與牧群的增長相反。這些問題的答案往往比數值數據本身更有價值。

        舉一個更近的例子。2008年中國乳業(yè)出現(xiàn)三聚氰胺污染丑聞之后,許多細致的研究迅速浮現(xiàn)。這些研究利用對調查數據的統(tǒng)計學分析來了解生產鏈中不同行動者的動機,包括農民、中間商、大型加工商和消費者。在我看來,這樣的研究非常擅長在一個大的樣本集合中證明“相關性”,比如質量標準與企業(yè)規(guī)模的正相關關系。但由于缺少敘事,它們在解釋這種關系的本質或因果性時通常缺乏說服力。這正是使田野調查變得寶貴的關鍵點。對300個農場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能告訴我們發(fā)生了“什么”,但是與3個農場主交談可能是理解“為什么”的最好方法。

        當整體來看一個產業(yè)時,有必要與高層人士交談嗎?這取決于你希望看到什么。與或多或少有一些決策能力的人交談,例如生產大隊隊長、工廠廠長或公社干部,將帶來一個獨特的視角,甚至可能帶來更多,例如為你引見生產鏈更遠端的人。在最理想的個案中,經理甚至可能擁有他們的原始賬簿,或者記得許多生產的細節(jié)(包括數字)。然而,一些掌權的人可能不太愿意討論商業(yè)情報,或者可能認為某些話題在政治上比較敏感。一定要尊重這些界線,并學會辨別受訪者什么時候想結束談話。即便最初來自高層的引見向你敞開了大門,最重要的是不要以任何方式冒險濫用這其中包含的信任。除了明顯的科研倫理問題之外,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由信任和個人關系打開的大門可以迅速地關上。

        這種“局內人”的敘述迎合了我們可能認為的生產的公眾面向,即報刊上反復出現(xiàn)的官方生產數據喜報,欣欣向榮的公司報表,或面向消費的廣告中那種形象。閱讀有關乳制品問題的報道將揭示一系列多樣的事實和形象:整個1950年代,國家對乳制品生產的投資顯著增加,而牛奶這類消費品作為社會主義進步的標志發(fā)展出了特定的象征價值。但是,就像官方的生產統(tǒng)計數據一樣,即使這些報道是完全真實的,它們仍然留下了許多待回答的問題。關于誰實際上消費了這些被生產出來的牛奶,我從一位前任廠長那里得到的答案是,消費者發(fā)生了變化:最初收集牛奶是為了喂養(yǎng)小牛,作為促進牧群恢復的方法之一。醫(yī)院、托兒所等重要消費者始終享有優(yōu)先權,但由于存儲和加工在理論上仍然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zhàn),很多牧場生產的牛奶僅供當地消費,要不然就浪費掉了。

        找到一些高層人物的益處及其一些不可避免的情況觸及一個關鍵問題,即結識這些人最好的方法是什么。缺少朋友或家人的私人介紹,唯一的補救辦法是耐心和堅持。在一次長途火車旅行中,我遇到了我的一個主要田野對象——他無意中聽到我和其他乘客談論牛肉工業(yè),便向我介紹自己是一家大型綿羊企業(yè)的經理,并邀請我前去參觀。這次結交不僅使我了解了綿羊生產的變化,這位經理還把我介紹給他飼料和其他相關行業(yè)的朋友。另一次結交最初是一個朋友的朋友,他僅僅被作為一個通曉牛肉的人介紹給我,直到我們開始聊天,我才得知他在中國一個很大的肉類加工廠做了15年的管理者。這些關系通常需要時間來發(fā)展,直奔源頭是很重要的。我發(fā)現(xiàn)參觀貿易博覽會很有成效,這些博覽會現(xiàn)在在中國各地定期舉辦,規(guī)模很大,并且通過互聯(lián)網搜索就能找到。幾天之內,我就有可能獲得一個俯瞰整個產業(yè)的視角,并遇到一些人脈較廣的人,他們可以為我介紹他們交際網中了解事情過去是怎樣的人。

        記憶與觀點

        像任何歷史學田野一樣,有一些策略能夠喚醒記憶,還能使這個過程對于牽涉其中的人來說都變得有趣而充滿意義。生產是非常個人的,能留下保存完好的記憶。提問時,我發(fā)現(xiàn)從最細微和最具體的問題開始總是有益的:銷售季什么時候結束?每年的價格是多少?你賣給誰了?每周有多少次集市?什么時候生產這個產品變得合算了?工資是用現(xiàn)金還是工分結算的?因為記憶是以情境為基礎的,人們通常會根據相關事件而不是日期記住細節(jié)。滄州是河北省南部的一個地勢低平的地區(qū),在1960年代末遭遇了一場毀滅性的洪水。那個時期的事件后來被記憶為“洪水前或洪水后”。這種劃分不僅僅是一個習俗——洪水摧毀了房屋、田地和基礎設施,重建后的生活環(huán)境與之前大不相同。不僅整個村莊都改變了位置,而且為了防止洪水再次發(fā)生而修建的新運河也顯著降低了地下水位,引致所有種植和灌溉系統(tǒng)的更新。農民們會記住這類高度細節(jié)化的變化,尤其是當你把問題放在這些變化如何影響他們個人生活的框架下的時候。

        了解一個封閉生產系統(tǒng)的另一個好方法是詢問局外人,特別是那些由于種種原因無法進入內部的人。例如,如果某種手工藝品的生產集中或曾集中在少數村莊,那么這些村莊里的人可能會如實解釋說,他們擅長于此是因為這是代代相傳的手藝。詢問村外的人,可能得到一個不同但也同樣真實的答案:銷售網絡由生產者的同村人構成,或者某個群體設法保證了原材料的壟斷。無論它們是否完全真實,這些不同的解釋揭示了網絡、生產現(xiàn)實以及僅靠內部視角不能揭示的觀點。

        未來的挑戰(zhàn)

        生產包含如此廣泛而多樣的歷史。這一領域總是在吸引我們挑戰(zhàn)新的研究計劃,以及將生產研究的視角與其他話題相融合的方法。

        我認為有兩個領域是特別有發(fā)展前景的。一是充分利用豐富的文獻和正在迅速消逝的關于社會主義早期階段的訪談機會。自1950年及其以后的報告、會議記錄和賬簿等大大小小的私人所有物正在變得可購買,也就是說那些收集和保存這些記錄的人正在離開我們。因此,抓住這種機會迫在眉睫。

        第二種是采用貫穿于地方研究中的深入的人的視角,進一步探索商業(yè)和工業(yè)史的其他方面。傳統(tǒng)的金融行會,如匯款行,建立在信任網絡和據有強制力的道德規(guī)范之上。歷史學家如王路曼、史瀚波(Brett Sheehan)和柯麗莎(Elisabeth K?ll),以及蔡欣怡關于當代的研究,都強調理解商業(yè)行動者和網絡中人的一面的重要性。要理解將生產者、金融家、投資者和中間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價值、觀念和利益,無論是在當地還是在將永遠不會當面見到的人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中間網絡中,我們都還有許多事可做。

        猜你喜歡
        生產鏈生產
        環(huán)保理念在首飾生產鏈中的應用探索
        中美兩國內資和外資企業(yè)在全球價值鏈中的演進路徑
        用舊的生產新的!
        中國內資和外資企業(yè)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嵌入位置與演進路徑研究
        ——基于行業(yè)數據的測度
        融媒體時代紀錄片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
        產業(yè)鏈的合作機制選擇與低碳產品定價及碳減排策略
        產經評論(2020年1期)2020-03-25 10:24:24
        “三夏”生產 如火如荼
        代工生產或將“松綁”
        汽車觀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22
        S-76D在華首架機實現(xiàn)生產交付
        中國軍轉民(2017年6期)2018-01-31 02:22:28
        復合型企業(yè)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優(yōu)勢研究
        智富時代(2015年11期)2015-11-14 04:47:45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青草|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 亚洲av丰满熟妇在线播放|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 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无线乱码va| 东京热加勒比久久精品|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 鲁丝一区鲁丝二区鲁丝三区| 日本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视频在线观看亚洲色图 | 国产熟女亚洲精品麻豆|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中文人妻熟女乱又乱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h在线| 免费看操片| 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蜜桃视频|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人妻| 亚洲av日韩一区二区|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不卡| 國产AV天堂| 中文字幕久久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丰满人妻av| 激情综合丁香五月| 香蕉视频毛片|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1| 老女人下面毛茸茸的视频|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红一片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女同免费| 亚洲av天堂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人妻一码二码尿失禁|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蜜| 亚洲无人区乱码中文字幕动画| 日韩精品视频久久一区二区| 人妻中文无码久热丝袜| 欧美亚洲日本在线| 日韩无码尤物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av| 无码爆乳护士让我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