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馳榮
(河南大學,河南 開封 475001)
中國經(jīng)典民族歌劇中常常會有一首“主題曲”,這些音樂(主題歌曲)旋律簡潔,朗朗上口,如歌劇《江姐》有《紅梅贊》、《白毛女》中的《北風吹》等。即可形成貫穿整部歌劇的結構因素,還使得全劇隨著這些抒情短歌的流傳而久存于觀眾心中?!度绿一ㄐ闹虚_》這首歌曲旋律恰恰體現(xiàn)了分節(jié)歌的形式,成為本歌劇的經(jīng)典唱段。
這是一首并列單二部曲式歌曲,屬于民族五聲g羽調(diào)式。4/4復拍子,全曲速度為中速。由兩段組成。音樂主導動機質(zhì)樸,音樂主題反復出現(xiàn)。歌曲分為引子、A段、B段和結束句四部分組成。
1.引子部分(前4小節(jié))該部分融入了江西民歌的曲調(diào),將人們帶入江西瑞金革命根據(jù)地的場景。
2.A段(共9小節(jié))a為4小節(jié),a1為5小節(jié)。該段運用對仗的修辭手法,好似一副桃花春景圖?!懊妹迷谖堇镒鲭p鞋(此處讀hai,還)”,出現(xiàn)轉折,是a的變化形式。
3.B段(共8小節(jié))b與b1各4小節(jié)。這部分是描寫妹妹(萬霞)一針一線在家繡鞋,為送哥哥上戰(zhàn)場,將無盡的擔憂與難舍之情化為鞋,伴其左右,鼓勵他不忘初心,腳踏實地。然后從頭反復,旋律并列相同,歌詞從正月到三月,再到“四月花開百樣紅,春風一縷夜徘徊”。表現(xiàn)了戰(zhàn)爭日復一日,轉眼到了四月,妹妹在家想念戰(zhàn)場的哥哥,呼喚陽雀想捎書信給他,詢問哥哥近況并鼓勵他要革命堅定。雖然要歷經(jīng)千辛萬苦、多重曲折,但戰(zhàn)勝了重重苦難險阻,將開辟中國革命,繼往開來的光明道路,迎來了新中國的曙光。
4.結束句(3小節(jié))是將B部分最后一句“換人間”的反復,旋律與前一句形成對比,在節(jié)奏上拉寬,自由延長;在音高上跳進,最后“間”字提高一個八度,落在小字2組la。表達了對未來人們生活的無限憧憬和追求和平,拒絕戰(zhàn)爭的美好向往。
1.曲風。這首歌曲風格與歌詞內(nèi)容,讓我們想起紅軍時期的“紅歌”,它們大多采取各地民間曲調(diào)、學堂樂歌等改編并填詞的方式,為了突出擁軍愛民、宣傳主題思想?!度绿一ㄐ闹虚_》正是巧妙的運用了江西民歌素材,并列單二結構。與其說是情妹妹寫給情郎的一封鼓勵信件,不如從大我看,它其實是革命理想的化身,是胸懷天下的革命情懷。
2.方言。我們常說“唱什么像什么”,除了音樂中所含要素要占據(jù)之外,地方語言的運用也是十分重要。江西屬于南方(淮河以南),與普通話有很多不同之處。在此歌曲中,有兩處讀音,需與普通話的發(fā)音區(qū)分開。(1)“飛上崖”的“崖”字,此處應讀“ai,挨,第二聲”,詞意不變,省略“y”的發(fā)音。(2)“做雙鞋”的“鞋”字,此處讀“hai,孩,第二聲”。這樣更能體現(xiàn)出江西瑞金韻味。
本人在演唱此歌曲時有參考歌劇中的動作編排,如:“三月桃花心中開”為歌曲第二句,起右手,手心朝上,慢慢抬起至肩前,“心中開”三字右手撫在胸前。
“妹妹在屋里做雙鞋(hai)”,本人在演唱此句時做了無實物表演:雙手蘭花指相疊,好似握著那雙秀給哥哥的布鞋;唱“做”字時雙手在左前方相疊,唱到“鞋”字時,拉回到左肩旁。
“一點初心為誰來”,在歌劇表演中,是有真實角色存在的。唱到這一句時,萬霞以熾熱的眼光與情郎對視,情緒表達恰到好處。但是在獨唱演出中,并無其他演員配戲,所以只能假想訴情對象,可以是平視正前方的一個點,也可是臺下所有觀眾。在這一句的肢體語言編配與“三月桃花心中開”有相似之處:同是起右手,再撫回胸前,但在眼神上要稍加變化,眼神更加堅定??此埔蓡柧?,卻是反問句。此初心既是對情哥哥的愛慕、思念之情,也是對革命的信念與對戰(zhàn)爭勝利的向往。
“四月花開百樣紅”將我們思緒帶回春季四月天,正是盛春好時光。本人在演唱這句時,期望的展現(xiàn)多于寫實,聲音與肢體動作同時出現(xiàn)——“四月花開百樣紅”身體稍微向前傾,右手蘭花指慢慢抹到左肩前方,手肘彎曲,眼望左前方45°,有一片片的桃花樹。
“春風一縷夜徘徊”如此美景更讓萬霞惆悵,不知情哥哥歸期何時。這一句與前一句形成對比——前一句可謂是一切都是美好的,此句應把思緒拉回,把描述對象“桃花”換為思念的人。我們的手勢、眼神的方向感均是我們的描述對象。左肩前的手型和左手相聚,放在胸前,45°的眼神轉化為眺望正前方。
結束句“換人間”,應給一種結束感,一個結束的交代。本人在此的處理是“間”字時,雙手蘭花指從右下方向前拉開,左臂帶動身體舒展開,逆時針畫半圓,到“間”最后一拍姿態(tài)定住3秒左右,再鞠躬致謝。
談歌劇選段的音樂特色的文章有很多很多,處理曲式分析、歌詞研究的論文也不少。本文從筆者自身演唱經(jīng)驗出發(fā),將此選段的音樂分析、方言的運用與肢體動作的設計相結合,正是因為每次學習歌劇選段或是其它藝術歌曲,會唱容易,動作想做卻不知從何做起。后來才明白,所有的表現(xiàn)都應該是經(jīng)過精心設計、排練與練習的。希望本文對學習此唱段的同學與音樂愛好者們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