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云霞
摘 要:繪本應用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是對教材內(nèi)容的有效補充和延伸,其豐富的主題和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為多元化的英語課堂提供了可能性。
關(guān)鍵詞:繪本;特點;策略
曾志朗說過:閱讀是教育的靈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嘗試使用精美的英文繪本,不僅能豐富小學生英語閱讀學習的不足,更能給他們的英語學習帶來無限樂趣,同時還能帶來文化熏陶和藝術(shù)享受。繪本閱讀教學的過程就是教師帶領學生走進精美故事的旅程。通過教師巧妙的引導和故事情節(jié)的層層展開,學生逐步了解繪本的故事內(nèi)容,直至用自己的語言能簡單講出故事或表演出故事,與他人分享繪本閱讀的樂趣。
一、 英語繪本的特點及優(yōu)勢
(一) 在題材和內(nèi)容方面具有多元化的特點
繪本能貼近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是知識性與趣味性的完美結(jié)合。它在題材和內(nèi)容上具有多元化的特點,能有效激起孩子們的閱讀欲望。繪本可以是關(guān)于動物,可以是關(guān)于植物,還可以是關(guān)于日常生活的話題。繪本版式設計獨特、圖畫精美。其造型生動、色彩優(yōu)美的畫面對于小學生無疑具有莫大的吸引力。繪本中的圖畫,運用了各種手法,有水彩、有素描、有手繪、有線描、有剪貼,給孩子們呈現(xiàn)的是一場場美不勝收的“視覺饗宴”。孩子在閱讀過程中,與其說是在享受文學,不如說是在感受美學。而且這些直觀的圖片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彌補其在詞匯和語法知識方面所受限制。繪本閱讀既能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又能豐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促進其認知能力的發(fā)展。
(二) 在語言結(jié)構(gòu)方面具有重復性和累積性的特點
繪本重復性和累積性的語句可大大降低閱讀難度,有效增強學生閱讀的自信心。其重復性主要表現(xiàn)在:或是重復性的問句,或是反復性的語句,或是替換性的描述;或是續(xù)接性的陳述等。其累積性則表現(xiàn)在:通常以一個簡單的句子作為故事的起點,然后在下一頁的敘述之前先重述前一頁的內(nèi)容,然后再增加新的語句。以這種漸進的方式累加詞句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繪本這種獨特優(yōu)美的語言往往還富含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很容易上口,不失為提升學生語感的有效途徑之一。
(三) 在語言特色方面具有生活性和故事性的特點
繪本貼近兒童的世界,它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緊密相連,語料豐富且真實。在繪本中,兒童文學家用孩子可以解讀的詞匯、孩子熟悉的語言結(jié)構(gòu)以及令人著迷的情節(jié)匯聚成一個個主題鮮明、結(jié)構(gòu)完整、內(nèi)容豐富的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孩子們熟悉的小動物、小玩具或自己同齡的小伙伴;故事的情節(jié)是孩子們生活中熟悉的,甚至是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事件。繪本與孩子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密切相連,能引起了他們共鳴,從而激起他們的閱讀熱情。繪本是真正走進孩子生活的書,是孩子看得懂的書,更是孩子心靈認可的書。而且繪本那詼諧幽默、擬人夸張的語言表達方式非常符合小學生語言的年齡特征,能讓孩子真正享受“悅讀”過程。
二、 繪本閱讀教學的策略與方法
(一) 引導猜想,激起閱讀欲望
在繪本閱讀教學中,合理使用預測教學策略(Predicting)可有效促進學生對繪本內(nèi)容的理解,同時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閱讀繪本的封面、標題、扉頁、封底等,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自己去發(fā)現(xiàn)信息。例如:在教學《跟上兔子》小學英語分級繪本“Mother,Dear Mother”這一故事時,教師首先出示封面,讓學生仔細看圖并進行大膽猜測“What is this picture book about?”。學生答案很多,有的說是關(guān)于企鵝,有說是關(guān)于動物,有說是關(guān)于朋友。此時教師又引導學生看看故事的標題“Mother,Dear Mother”,有些反應快的學生說出是關(guān)于媽媽的。老師面帶微笑,還是用Perhaps,Maybe來回答學生而不給出明確答案。那么這本書到底是關(guān)于什么的呢?此時的學生已經(jīng)非常迫切想知道答案了,老師就順勢宣布讓同學們快速瀏覽繪本找出答案。喔!原來這本書是關(guān)于各種動物媽媽們的。這樣做有效激發(fā)了學生閱讀繪本的興趣,輕松將“我去學”的觀念轉(zhuǎn)變成“我想學”“我要學”。
(二) 巧用圖片,喚醒想象,促進理解
經(jīng)典的繪本是一流畫作與一流文字的完美結(jié)合,它以簡練生動的語言和精致優(yōu)美的畫面緊密搭配,渾然而成。它是用圖畫畫出來的童話和故事。其圖畫是精美的,文字又是異常精簡的。為此教師要利用好圖片這一強有力的信息資源,引導學生高效學習繪本。
如教學《跟上兔子》“A Big Basketball Fan”這一故事時,教師出示書中圖片并引導學生思考This boy is a big? ? ? fan.大多數(shù)學生能輕松猜出This boy is a big basketball fan.緊接著教師發(fā)問:“How do you know that?”引導學生仔細看圖,原來他愛畫籃球,家里墻上貼著籃球明星的圖片,桌上放著籃球,就連窗簾上都印著籃球圖案,他還常到體育館觀看籃球比賽,甚至有學生還看出他看球賽時表情異常興奮與激動等。由此學生對于“A Big Basketball Fan”有了更直觀的理解。
(三) 多樣化閱讀,感悟繪本精髓
繪本提供給學生的不僅僅是英語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故事情境,使學生接受熏陶并能在教師引導下用心體會故事中所體現(xiàn)出的美、丑、善、惡等,并將之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達成情感體驗。在此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推理與思維能力也能得到有力發(fā)展。
繪本語言學習有多種方式,主要包括:聽錄音或看視頻感受故事;先讀圖,再讀文;邊讀圖,邊讀文;邊讀邊猜;邊讀邊想;邊讀邊討論;聽音模仿;反復朗讀;看圖講述;分角色扮演等。多樣化的閱讀有助于學生真正感悟繪本精髓。“繪本閱讀”不僅是一種閱讀方式,更是一種英語學習活動的開展。教師要把看書、思考的時間留給學生。教師要指導學生養(yǎng)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整體把握文章大意,遇到生詞運用構(gòu)詞法、上下文聯(lián)想和借助圖片等方法了解繪本大意。
例如,教學《跟上兔子》“Mother,Dear Mother”這一故事,在While-reading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首先讓學生迅速略讀故事,找出文章中所提到的媽媽們。借助圖片學生不難找出原來除了封面的企鵝媽媽,還有長頸鹿、袋鼠、獅子、天鵝等許多小動物們的媽媽們。接著教師讓學生再讀繪本,找出這些媽媽各自特點。這一塊教師又分了幾個層次進行教學:對于第一個企鵝媽媽,教師帶領學生一起閱讀,并引導學生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猜出“funny”是企鵝媽媽的主要特點。接著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聽錄音、小組討論等多種學習形式輕松找出長頸鹿媽媽的特點是“tall”,袋鼠媽媽的“strong”,天鵝媽媽的“elegant”等。然后教師讓學生兩人一組再讀繪本,并嘗試用自己語言介紹這些媽媽們。最后請學生上臺將這些表示特點的關(guān)鍵詞貼在正確的動物媽媽頭像下,以此檢測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程度及熟練程度。
當然,讀完一個繪本僅僅了解表面的意思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引導學生思考“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is story?”“What do you think of him/her? Why?”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從而真正感悟繪本精髓。
繪本作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極佳載體,以其特有的、精妙的語言文字和色彩明快、構(gòu)圖精巧的畫面,給學生營造了如夢幻般奇妙的童話世界,點燃了學生的思維火花,激起了他們極大的學習興趣。同時繪本也豐富了語言教學的內(nèi)涵,為單調(diào)的語言訓練帶來了鮮活的生機,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開辟了一片更為廣闊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