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 昊 魯迅美術學院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工地圍擋作為建筑工地的臨時性設施,日益深入城市的環(huán)境和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而很多的圍擋及其周邊設施毫無美感可言。工地圍擋雖然是一種暫時性的工作區(qū),卻是都市最常見的一部分臨時性設施,如何既能進行施工工地的安全隔離,又不破壞人們對城市氛圍的觀感;如何改造傳統(tǒng)的建筑工地圍擋,使工地環(huán)境能夠和諧地融入城市景觀,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
施工地圍擋是用來保護施工地以及防止危害周圍民眾的臨時性設施,在工地外圍把工地與外界隔開,起到一種美化、整潔、統(tǒng)一的作用。圍擋形態(tài)主要分為三類:(1)常規(guī)工地圍擋:常規(guī)工地圍擋是最常見也是運用最廣泛的工地圍擋形式,只有遮擋作用;(2)錯落形圍擋:錯落型圍擋是常規(guī)工地圍擋的一種延伸,通常根據(jù)地形高低錯落而形成;(3)異形圍擋:異形圍擋是根據(jù)項目定位,對圍擋進行包裝,異形圍擋形式新穎,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
作為臨時施工現(xiàn)場的臨時設施,圍擋將對周邊人群和城市形象造成很大影響,施工中的灰塵、噪聲、垃圾將影響整個城市環(huán)境,同時,安全問題也成為一大隱患,還有隨之帶來的周邊居民生活上發(fā)生的變化,因此,研究城市工地圍擋具有現(xiàn)實意義。
近幾年,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施工工地隨處可見,而其帶來的不良影響也使圍擋這種臨時性設施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目前,絕大部分圍擋由彩鋼板構成,除了張貼一些廣告和宣傳,設計的含量很少,只是起到了隔離施工現(xiàn)場的作用,而且伴隨著很多的安全隱患。國內的城市建筑工地圍擋周邊往往是“臟”“亂”“差”,不僅破壞了當?shù)氐沫h(huán)境,還拉低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品質,安全問題更得不到保障。很多圍擋的建設堵塞了原本的交通,使周圍的居民出行不便。
國外發(fā)達國家城市起步較早,施工地圍擋較國內而言要有美感得多,設計新穎,富有創(chuàng)意。以日本為例,日本人的施工工地工人很少,他們更多的是在工廠里完成標準化工作,然后再將其運到工地里像擺積木一樣進行拼裝,這樣能減少很多噪音。
工地給民眾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如果此時能把圍擋設計成展示區(qū)域,可以潛移默化地改善民眾對工地的排斥心理。此時的設計應與生活息息相關,對社會的發(fā)展起到積極作用。有創(chuàng)意的圍擋,能讓人們發(fā)自內心地對施工地產生探究的興趣,從而推動宣傳、環(huán)保等目的。
彩鋼板制作的圍擋,缺點是完全阻隔視線,使人們從心理上產生抗拒靠近的感受??梢圆捎冒胪该鞯牟馁|若隱若現(xiàn)地露出正在建設中的工地,使人產生好奇心理,然后分別根據(jù)老人、小孩、成人的視角高低做出鏤空的設計,讓人能夠與之產生一定的互動。另外,我們也可設置一些高臺來展示工地進度與未來預期,高臺可以用來休息,人們也可以在這里觀望建筑建設的過程,在靠近居民區(qū)的一側可以分隔一些鏤空的框架用來存放自行車、電動車等交通工具。在不同的分區(qū)設置不同的功能,把圍擋由一種死的臨時性遮擋設施變成活的可以與居民生活相融合的建筑。在這方面我們可以積極地借鑒去年萬科在濟南的圍擋創(chuàng)意設計,他們用一周的時間,將工地改造成了一座名為“美好生活工廠”的美術館,將工地開放展示,讓外界參觀,增加互動的體驗,讓人們切實地感受到工地的與眾不同。
圍擋設計要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他們之間的交互性。不管是什么樣的圍擋都和周邊環(huán)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因此,合理地融合建筑工地與城市居民之間的關系,使參觀者有一種類似于觀展的體驗,提高觀眾的積極性特別重要,豐富的展示形式會讓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
圍擋展示還可以帶有交互性,讓人們不僅能通過圍擋展示的圖片想象工地建成后的樣子,也可以通過圍擋看見里面的狀況。我們也可以將這種臨時性的設施做成具有一定功能性的圍擋,起到宣傳的作用,使建筑工地再也不是讓人望而卻步的地方。
國內城市建筑工地圍擋的建設之路還很漫長,而其對城市、居民生活的影響又不可忽視,因此,相關人員在設計圍擋時應該更加重視合理性、系統(tǒng)性、安全性等,使其更加完美地融入這座城市,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改善人們對傳統(tǒng)建筑工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