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青 沈陽師范大學
觀念攝影的實質是觀念藝術在媒介上的一種擴展與變化,是一種相對獨立的創(chuàng)作手段。它的主體是用攝影來帶給人們視覺感受,在于通過攝影的方式帶給人們一些觀念,擺脫沒有意味糾纏探索的過程,并引發(fā)一些深層次的思考。它的出現(xiàn)顛覆了傳統(tǒng)藝術攝影的地位,也向人們展示了當代藝術的多樣性。作為當今時代最為推崇的影像藝術家,比爾 維奧拉自20世紀末就開始以流動的影像為載體來創(chuàng)作,探索生命意識的感知現(xiàn)象,也表達對生命、時間、世界的思考,將藝術回歸到本質。
從達蓋爾發(fā)明銀版法到現(xiàn)在數(shù)碼攝影的方便快捷,在這個時代,攝影藝術創(chuàng)作者有多種的創(chuàng)作媒介與創(chuàng)作手段。當材料增多時,技術手法也相應變得增多。當今時代很多值得關注的熱點問題、熱點事件,在攝影藝術這一角度中可以有新的詮釋,新的理解。如同影像藝術作為攝影藝術的一個大類,它在這個時代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的作品,本質是攝影的表達,但科技的發(fā)展賦予了其新的意義,準確來說動態(tài)的影像可以讓人更直觀地感受藝術家的思想感情。
其實,觀念攝影只在藝術界非?;顫?,如在藝術雜志上刊登、流傳。無論是從事觀念攝影,還是從事其他的攝影行業(yè),好像都是美院出來的,這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xiàn)象。因為技術的進步,攝影門檻變低,當數(shù)碼取代膠片,以手動變成全自動后,喜愛拍照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好的作品卻越來越少。這證明了攝影藝術其實是一種自由的方式,并預示了影像標準的多元化,因為觀念的藝術是一種只有藝術家才會去創(chuàng)作的東西,必須要以藝術家為主導。而隨著觀念的發(fā)展同時新的問題出現(xiàn)了,當藝術家的觀念再次發(fā)生改變的時候,欣賞觀念藝術的人的思維方式是不是也得發(fā)生改變呢?
對于影像藝術來說,比爾·維奧拉絕對是里面的超級巨星,他的作品使影像藝術在全世界得到普及,在其作品《天與地》中,兩個影像給我們傳達了截然相反的景象,一個是藝術家剛出生的孩子,生機勃勃,另一個是藝術家的母親在快要離世時的哀涼影像,兩者產(chǎn)生強烈的對比。無論怎樣,死亡是人必然走向的結果,生代表著一切的開始,而死代表著結束。人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仿佛是一個哲學性問題,當藝術為無意義慶祝的時候,比爾卻要一個答案。
比爾 維奧拉曾說:“人是時間的生物,用錄像藝術記錄這種具有延續(xù)性的生命主題是最好不過的形式?!弊鳛橛跋袼囆g的先驅者,在20世紀90年代,比爾 維奧拉便受到了西方藝術界的極力推崇,其作品看似單純,實則有豐富的內涵,比爾自始至終致力于通過影像的手段去研究一些比較神秘的東西,如精神世界、夢境、情感世界等,表達了他對這個時代的一些訴求,展示了其理性的想法與直觀地將不同方式組合的獨特能力,其用嚴謹?shù)募夹g手段和東方佛學色彩將作品加以呈現(xiàn)。使之成為科學、技術、藝術的結合品。90年代后他的作品更加趨于完美,重返感性的基督教精神的聲討,完美地掌握了時間,喚起了人們的內在感受。
有些人可能會說,藝術不一定要在觀念攝影中發(fā)揮作用。而那些屬于極簡主義傳統(tǒng)的人可能會創(chuàng)建一個形象,專注于一個單一的主題來說明一個單一的想法。他們可能使用干凈的白色背景,沒有視覺干擾,所以觀眾的注意力只集中在一個主題和一個想法上。而這種張力也是如今藝術界所缺少的重要一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