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昊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
在戲劇影視表演過程中,演員需要利用個人形體動作、語言等對所表演的人物形象進行塑造。而與語言技巧相比,演員的行動在表演進程中要更為關鍵。戲劇影視表演是視覺性較強的藝術表演形式,演員利用行動中的視覺形象就可以讓人物形象變得更為生動、立體、豐滿,且相較于較為固定的語言,行動對于演員來說,創(chuàng)作性更強,更能激發(fā)表演的二度創(chuàng)作。演員可以依靠行動揭示表演的主體,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在此背景下,本文對戲劇影視表演中行動的相關要素進行了分析。
戲劇影視表演的行動類型主要可以分為心理行動與形體行動兩種,這兩者之間存在緊密的聯(lián)系。戲劇影視表演的形體行動包括人物的外部動作以及相應的內(nèi)心動作,外部動作是觀眾從演員本身表演中所看到的,演員在進行表演時未達到相應的目的,會進行一些刻意的模仿等。而當演員在表演過程中情緒較為激動時,會出現(xiàn)相應的肢體動作,如蹦跳、手舞足蹈等,這些動作可以反映人物內(nèi)心的變化,演員也會通過心理行動改變相應的意識。因此,只有找到行動的目的,演員才能在戲劇表演中將內(nèi)外行動進行有效結合,同時演員也需要有較為充分的心理任務準備,才能確保形體動作被完整展現(xiàn)。戲劇影視表演的行動三要素具體如下。
第一,“做什么”既是表演者的行動任務,也是戲劇影視表演中的動作任務。動作需要將任務作為依據(jù),且讓表演者利用自己對劇情的理解去確定行動任務,具體的任務內(nèi)容則會隨著情節(jié)變化而改變,且任務的變化也會導致演員動作的變化。合格的表演者需要了解自己應當“做什么”,避免自己與所演人物出現(xiàn)分離。
第二,“為什么”是表演行動的目的,演員的行動都有特定的目的,這種目的并不是單純的理性分析,而是與心理依據(jù)有關,這一要素對表演者的行動有促進作用,也能不斷激發(fā)演員的個人情緒,可以說是一切行動的“原動力”。演員需要對所演人物形象有基本了解,確定行動任務之后,再進行人物塑造。
第三,“怎么做”這一要素就是將目的變得具體化,表演者需要按照人物關系、表演情境的轉化等選擇不同方式,做出不同的表演動作。表演者需要結合情境以及其他演員的動作變化,按照動作的目的等選擇不同類型的行動手段。在“怎么做”這一要素方面,演員要讓行動目的變得更加細膩和具體,在進行戲劇影視表演的過程中,需要認識到“怎么做”和“做什么”兩者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并且確?!霸趺醋觥笨梢泽w現(xiàn)“做什么”的具體特征,這樣才能塑造出更為生動、立體的人物形象。
首先,演員需要進行體驗,這也是“做什么”這一要素的主要依據(jù)。戲劇影視表演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這需要演員在表演之前進行觀察與體驗,然后在個人親自進行體驗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等,對所演人物的形象特點進行再創(chuàng)造。演員可以對與戲劇人物相類似的人物形象以及特征等進行觀察,包括人物的形態(tài)、動作與神態(tài)等,且需要對人物的個人心理狀況進行分析,結合人物的背景與經(jīng)歷等進行思考。此外,演員需要對任務角色以及相應生活進行體驗,這樣才能更為精準地把握人物的內(nèi)在情感。
其次,演員需要通過劇本以及人物分析等確定“為什么”這一要素,還需要對劇本內(nèi)容進行熟讀與分析,掌握劇本的內(nèi)容。在表演戲劇影視時,人物形象是與規(guī)定情境和行動緊密結合的,演員的行動無法脫離情境來進行。表演者若想將更為生動的人物形象展現(xiàn)出來,就需要在行動中理解特定情境,并且利用人物的主觀意識進行分析。
最后,演員需要在戲劇影視表演中通過舞臺調(diào)度、機位鏡頭等確定“怎么做”。演員在表演行動中需要掌握的核心元素就是適應以及交流,這是與表演行動緊密相連的心理技術,可以幫助演員更為精準地進行行動。適應是任務在情感與目的方面的互相影響。演員一方面需要用外部語言以及動作等展現(xiàn)外在適應;另一方面,需要對一起表演的演員所給予的刺激產(chǎn)生較為真實的感受,并且在自己的內(nèi)心中產(chǎn)生相應的反應。對戲劇影視表演的行動而言,演員需要對行動的各項要素進行整體把握,并且通過不同方法確定相應要素。
對戲劇影視表演而言,行動是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以及展現(xiàn)人物形象的重要因素,行動三要素主要包括了“為什么”“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相關的表演人員與這一行業(yè)從業(yè)人員需要對行動三要素進行分析,并掌握其關系。在此基礎上,演員應當在戲劇影視表演中有效利用行動三要素,以實現(xiàn)戲劇影視表演質(zhì)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