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炬
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廣東 廣州 510620
公安司法人員如何核查判斷司法精神病鑒定意見,在整個司法精神病鑒定程序中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但,實踐中發(fā)現(xiàn)此步驟仍舊存在著各種缺點,限制了司法精神病鑒定程序的合理性和公平性?;诖耍瑢嵤┯行У母母锸侄问欠浅S斜匾?,故而本文將對刑事訴訟中關于司法精神病鑒定的審查判斷實施分析,并給出改革的意見,旨在可以對完善精神病問題的司法審查判斷有所幫助。
“在我國,由于鑒定人未出庭作證而無法糾正不正確的鑒定,成為出現(xiàn)冤假錯案的重要因素?!碑斍皩嶋H情況是:在要求精神疾病司法鑒定人出庭質證的案件中,出庭率非常低,由此造成案件無法審結,增加了法官們的壓力。針對上述局面的形成,總體來講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因素:首先,法律上鑒定人的出庭缺乏必要性與強制性;其次,權利和義務錯位;最后,鑒定人的人身安全不能得到保障,法院不能做出有關的應承允諾。
針對以上問題本文認為,應從如下步驟著手,盡可能做到讓鑒定人自愿走進法庭:第一,利用立法確定,司法精神病鑒定的鑒定人一定要參加到法庭的質證。第二,完善司法機關和鑒定機構間的委托合同內容。第三,司法機關應實施行之有效的手段確保鑒定機構和人員的人身安全。第四,針對拒絕出庭的鑒定機構和人員,應著重賦予法庭實施如司法拘留、罰金等強制司法手段的權力。
假如鑒定人出庭質證,訴訟參與人缺乏鑒定專門知識,那么在提問鑒定人時,就無法一針見血。因此,即便鑒定人出庭質證,也不能有效的保證審查司法精神病鑒定意見。故此本文認為可通過創(chuàng)建專家輔助人制度解決上述問題。
在精神病司法鑒定中,“多頭鑒定”已然成為了不可忽視的一大問題。為何會出現(xiàn)此種情況的重要原因,主要是因為如下方面:第一,法律上未確切的控制鑒定的次數(shù)。第二,司法精神病鑒定啟動程序雜亂無章。第三,鑒定的整個流程對于當事人一方是閉塞的。第四,鑒定機構間的關系不夠清楚。詳細來講,應從如下方面進行改善,第一,在立法上確定鑒定的次數(shù)。第二,科學分配鑒定啟動權。第三,加強鑒定的透明度。第四,達到鑒定資源的優(yōu)化分配。故而,本文認為,需要法官們在認證期間,要脫離對鑒定專業(yè)人員的盲目相信,要科學地選取鑒定建議。
就司法精神鑒定意見的認證而言,不但是法官自身,整個法院系統(tǒng)有時都會面臨著部分非正常原因的影響。最具有代表性的不過是來自當事人家屬的負擔。但是,從法院自身的層面來看,也有值得檢討之處。由此在司法實踐期間,假如法官們在裁判文書中,可以對司法精神病鑒定建議的認證觀點實施闡述和解釋,相信這樣一來可以消解當事人還有其家屬的怨恨的情緒,是有一定幫助的。
自始至終,因為針對精神病證明問題,我國刑事訴訟法并未明確的規(guī)定其責任支配,理論觀點也便存在著顯著的差異。而2010年《關于辦理死刑案件審查判斷證據(jù)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5條則是第一次在立法角度,回答了精神病問題的證明責任由控方承擔。但此規(guī)定在具體中存在著諸多的不足之處,可能會存在如下不安全因素:此規(guī)定是否代表在各個案件中,控方都需要拿出證據(jù)來證明被告人的精神并非異常,假如這樣,各個案件都需要鑒定被告人的精神病嗎?基于此,我國在立法上必須確定被告方有權利提出精神病動議。
證據(jù)能力主要是指證據(jù)符合相對應的條件可以提交法庭審判。在我國需要法官來認定司法精神病鑒定意見是否擁有證據(jù)力。但在實踐中上述標準操作仍舊存在著諸多的困難,如司法辦案人員缺乏對司法精神病鑒定的部分專業(yè)方法的認識,不能做出審查等。為了讓上述問題得到解決,可著手于如下方面,辦案人員加強學習司法精神病學;利用創(chuàng)建專家陪審員制度,彌補法官在事實認定方面的知識缺陷。
無病推定主要是指在司法精神醫(yī)學鑒定期間,鑒定人對被鑒定人的精神表現(xiàn)最先推論為正常。長時間一來,我國司法精神醫(yī)學鑒定工作更多是由精神病醫(yī)院的臨床精神病??漆t(yī)生來擔當。雖然他們有著豐富的精神科臨床經驗,但由于他們不具備專業(yè)的職業(yè)知識,由此存在著擴大精神病診斷的現(xiàn)狀。從當前的司法實踐來分析,辦案人員大多數(shù)對鑒定人員具體工作所持有的此種“有病推定”的傾向,表現(xiàn)了很大的排斥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