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飛(貴州大學,貴州 貴陽 550025)
古人作畫,皆有深意,運思落筆,莫不各有所主。可謂明代畫家周之冕也正如此,他所首創(chuàng)的“鉤花點葉派”在明代后期以至清初期的花鳥畫壇影響較大。要清楚周之冕繪畫中的技法就要先了解勾花點葉派的這一技法的形成歷程,同時也需要研究花鳥畫的整個發(fā)展歷史。中國花鳥畫的發(fā)展早在彩陶畫中出現(xiàn),后魏晉南北朝,就有以花鳥為題材的作品,例如陸探微的《斗鵝圖》、顧景秀的《蜂雀圖》。唐代時期有薛稷畫鶴,邊鸞畫孔雀等著名花鳥畫家。在五代時期,有“徐黃”二體派,即“黃家富貴,徐熙野逸”。郭若虛《圖畫見聞志》中諺云:“二者猶春蘭秋菊,各擅重名。下筆成珍,揮毫可范?!备鶕?jù)史書記載,黃體風格側重珍禽異獸、名花奇石,形成富貴艷麗、工致精細的特點,風格畫法被稱為“勾填法”。而徐體則是以畫野草花卉,草蟲禽鳥為主,多是寫生;是以“落墨縱橫”的筆意寫天然野逸之景,畫風即為徐熙野逸。他的這種畫法打破了以精勾細染為主的表現(xiàn)手法,對后來的勾花點葉法的產(chǎn)生奠定了基礎。北宋時期有以趙佶為代表人物,他繼承了黃筌鉤勒填彩,又兼取徐熙、崔白之長,畫風工致奇巧、妍麗精密。從他的作品中已經(jīng)可以看出勾花點葉法的雛形,勾線被純墨色的表現(xiàn)所取代,線條弱化在墨色中,這正是從設色工筆到水墨工筆的發(fā)展。元代這個時期強調書畫用筆同法,狀物寄情,人才濟濟。有錢選、王淵的水墨花鳥,也有寫竹的李衍和管道昇,還有畫梅著稱的王冕等畫家。明代中葉以后有沈周的花卉風格縱逸,意態(tài)生動。又有陳淳的筆意灑脫,縱橫馳騁,不拘細節(jié),創(chuàng)出清淡雋雅、閑情逸趣風格和徐渭“以狂草般的筆法縱情揮灑,潑墨淋漓,在“似與不似之間”的花木形象中,抒發(fā)情感”。周之冕是學陳淳,陳淳是學沈周。而周之冕生于吳門,他采二者之長,將吳派的寫意山水筆墨轉化為花鳥畫的造型語言,形成了以鉤花點葉法為表現(xiàn)的手法。孫克弘兼工帶寫的花卉畫法和周之冕的“勾花點葉”技法,水墨靈活,奇絕古趣的用筆,在后世的影響頗深。眾多繪畫作品中《百花圖卷》是他的精品力作,也是他藝術見解的生動體現(xiàn)。
《百花圖卷》紙本墨筆,橫703.2縱32.3cm,現(xiàn)藏于故宮博物館。圖有作者自識:“萬歷壬寅(1602年)秋日寫,汝南周之冕?!毕抵苤岬耐砟曛?。畫幅雖不大,但卻備見精巧,真妙兼具。在當時風靡一帶,從畫中題跋可以知道周之冕花鳥畫,深受許多王公貴族喜歡,其中就有乾隆皇帝的反復題跋,加蓋鈴印,可見深得圣心。明代文學家、史學家王世貞曾經(jīng)這樣評價:“然道復(陳淳)妙而不真,叔平(陸治)真而不妙,周之冕似能兼撮二子之長”。
整幅圖繪是木本花卉多為折枝,描繪四時的花卉,梅花、芙蓉花、荷花、水仙、牡丹、等三十余種。以花瓣大都白描勾勒,花葉以墨染,即勾花點葉法,表現(xiàn)手法是兼工帶寫,花間的穿插錯落有致,墨色溫潤秀雅,筆法利落,每種花卉的情態(tài)、顏色和韻味都表現(xiàn)得各有不同。在構圖上以長卷的形式鋪就,花與花之間的布局有前后遮擋,疏密、輕重參差錯落,左右交疊,高低仰俯,整體的墨色搭配互相協(xié)調。此卷的長度上也是明代花鳥作品中少見?;ǖ闹Ω啥嘁灾袖h用筆寫就,以勾為主,起收頓挫,筆跡爽勁,遒勁有力,恰到好處,在花頭和葉脈的勾點結合更是體現(xiàn)其書法線質的彈性,在細節(jié)處理上不同線的勾法更為花增色不少。單組花枝有主次對比又有與物像的生態(tài)特征相吻合?;ɑ軇?chuàng)作大多都來源于寫生,寫出了物之生意,技藝高超,所畫折枝給人感覺仿佛是從樹枝上剛摘下的一樣,生機盎然。
畫作起頭是春天的牡丹,是以四季來排的。牡丹的造型特征形似,勾花方法嚴謹,花瓣層次關系分明,虛實變化亦然生動?;ㄐ奶幠c的點染,串聯(lián)起花葉,花葉墨色相互呼應。相比之下陳淳的牡丹,雖是勾畫點葉形式,但勾點點的方式較為連貫,已經(jīng)是典型的寫意手法。雖與陳淳比起少了幾分“野逸”但能顯出個人風貌。
圖卷中秋葵花枝的花朵有全開和半開狀,還有花苞做輔,花頭姿態(tài)呈低垂態(tài)勢,如同活生生的呈現(xiàn)在眼前。從花頭的鉤法可以分辨出花瓣鉤以花筋,折枝中間雜花葉,葉片大小有區(qū)別,以濃淡區(qū)分正反葉的變化,墨色變化尤為明顯,大枝干與小分支的墨潤程度也有不同?;^左上方題字的地方不僅在布局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更為作品注入了文人性。菊花、繡球、芙蓉、等開勢與之類似,靈活機動,信手拈來,畫面大雅靜謐令人心蕩神怡,栩栩如生,體現(xiàn)出畫家創(chuàng)作時的輕松愉快之感。在此整幅長卷中,可見畫家在用筆,用墨之處有受前人藝術風格的影響,他將宋代野逸,富貴兩種主要的畫法融于一體了。從畫中荷花來看,筆墨以厚樸之貌著力表現(xiàn),其荷葉就占了畫面大部分的空間,也體現(xiàn)出畫家傳統(tǒng)筆墨功底和他對筆墨韻味的追求。畫面上,從明到暗,從淡色到濃色,從花心到花瓣,葉片,莖稈,曲直有別,每一個細節(jié)都表現(xiàn)得無比逼真,生動。畫面下方水草,野趣生氣,又起到了很好的襯托作用,整個畫面洋溢著清新淡雅的氣息。花瓣有較好的書寫性筆法勾線用筆墊底,墨色之上再用線條雙勾的提按頓挫轉折表現(xiàn),墨色舒淡,有節(jié)奏韻律。畫面形象顯得更加飽滿,勁健。不過與徐渭的比起來周之冕的較溫文爾雅,沒有那種激蕩的情境。
以雞冠花、菊花來看,技法是以深墨、淺墨點出雞冠花,再以墨染出其枝葉,造型上略顯豪放。梅花的枝干迂回多變,轉折穿插有秩,形成不同大小的三角形,多邊形,幾無重復。形姿勢態(tài),風骨棱棱,從主枝到小枝的出枝角度到方向的變化都不同。水仙和竹子,都以雙鉤方式描繪形態(tài),提勁雙勾的率意得其顯勢十分飄逸。
枇杷圖,果實或隱或顯,或老或生,布于葉間,墨色水潤明潔,鮮嫩飽滿,無飄薄之感,顯得玲玲剔透。枝干線條率意灑脫,墨色有濃淡干濕之分,若不以頓挫有致的線條則無法足以表現(xiàn)其節(jié)節(jié)疤疤和健勁的姿態(tài)和其枯與野的感覺。葉片之間的濃淡,陰陽向背,看似不拘于條理實則顯示出一種蓬勃向上的生機。
周之冕的人生是藝術的,陳師曾的《中國繪畫史》中說:“特以嗜酒落魄,不為世重耳?!彼撕染埔酝猓椭挥挟嫯嬃耍赵诨ㄆ灾信c花周旋,是個具有浪漫情懷的人。他的畫以寫意的手法勾寫或涂抹出花葉、枝干,隨意之中透露著明快和清雅,畫風老辣、簡括反映出文人畫家素處以默的人生態(tài)度。畫風墨氣秀潤,澄靜自如,有一番超然物象之胸襟氣度,生命精神躍然紙上,靈動之韻撲面而來,這也是他創(chuàng)勾花點葉派的成功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