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泳檳
(571127 海南師范大學法學院 海南 ??冢?/p>
首先,公正是公平和正義的組合。它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從刑法的整體來看,刑事和解的主要目的就是以維護社會持續(xù)為核心來化解各種矛盾,它追求的是和諧穩(wěn)定的發(fā)展社會。而在刑事和解中對犯罪分子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以輕緩的手段去懲罰犯罪人,這充分表現(xiàn)出其具有鮮明的功利色彩,而這些功利是在正義價值的基礎上形成的。在刑事和解的理論基礎中恢復正義理論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其主要作用就是修正傳統(tǒng)的報應正義。
在謙抑的刑法價值中,其在內容和實現(xiàn)途徑中都很大的爭議。因此,刑罰應該盡量避免過多干預社會生活,而在解決社會沖突時可以通過其他的手段來代替刑罰。即使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使用了刑罰,也要盡量的給予輕緩處理。所謂的刑事和解,指的就是加害人與被害人在和解的過程中,加害人在聽了被害人的傾訴后對自己的行為產生了一定的負罪感和懺悔,并且愿意去彌補被害人所收到的傷害,而加害人則可以免受一些刑罰處罰,或者只是承受短期的監(jiān)禁刑處罰,在對加害人的懲罰中,則充分體現(xiàn)了回歸社會的優(yōu)勢作用,很好的而發(fā)揮出刑法謙抑性的價值,盡量避免動用刑罰的手段來對加害人進行懲罰,因為,刑法本身具有負價值的作用,在社會管理中是屬于最為嚴厲的懲罰手段,而采取和解的方式處理案件,可以有效減少司法的執(zhí)行成本,并且有利于把已經破壞的社會關系進行修復與完善。
人道就是人之道,其主要意思就是把人當做人來對待,也就是要把犯罪嫌疑人和犯人都要當做人來看待,追求人性、人倫,尊重人的本性。人與人之間在發(fā)生某種社會關系時都會存在各種矛盾與沖突,每一個人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而當錯誤發(fā)生之后,不應該只是對犯錯誤的人進行指責與打罵,更重要的是指出錯誤然后加以改正。
在如今提倡和諧社會主義的發(fā)展下,刑事和解制度就是維護社會和諧發(fā)展,當被害方與加害方通過相互之間的溝通與協(xié)商,給予加害方提供懺悔、道歉、賠償的機會,而被害方在接受一定賠償后愿意表示原諒,司法機關則不會對加害方進行追究責任,或者會對加害方從輕處罰,由此可見,刑事和解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對加害方的犯罪行為給予了寬大與包容。
在司法實踐中,刑事和解并沒有違背了罪刑法定原則。首先,在刑事和解的案件處理中,就是把刑事和解作為一種犯罪處置的手段。其次,罪刑法定原則是刑法中一項基本原則,罪刑法定原則的主要作用就是對在于保障人權、限制國家刑罰權。在罪刑法定原則的具體內容中,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形式的側面;二是實質的側面。然而,從而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來看,罪刑法定原則的實質側面沒有形式側面進行完全的否定,而是在是在形式理性的基礎上表現(xiàn)出實質理性的一面。
在刑事和解與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關系中,刑事和解可以看做是一個“富人的游戲”,會形成一種用錢來代替刑罰的不良現(xiàn)象。對此,本人對這一看法持反對態(tài)度。首先,刑事和解與經濟賠償是完全兩個單獨的概念。雖然,在實際生活中,經濟賠償是可以當做事和解中的一部分內容,但是它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內容,例如對話交流、真誠悔悟、賠禮道歉等都是需要人來完成問不是依靠近期那就可以替代。其次,從刑事和解的設計制度的角度來看,其追求的平等都是依據分配原則決定的機會平等來實施,而不是非分配規(guī)則上的平等。擁有平等的機會,是公民具備的基本權利。在平等機會面前,人人都有資格去爭取,這與高低貴賤、窮富美丑沒有絲毫關系,只要夠努力,且努力的方向是正確的,有意義的,那么便能夠機會去贏得自己想要擁有的東西。最后,之所以會發(fā)生刑事和解的現(xiàn)象,并不能完全歸結于經濟條件好,就可以達成刑事和解,反之若經濟條件不好,便不容易產生刑事和解的情況。在本質上面,會產生刑事和解的現(xiàn)象最主要原因是傷害者和被傷害者通過協(xié)商談判降低糾紛率。
罪刑相適應和刑罰個別化這兩者有著顯著的不同點,前者主要是將著重點放在了以客觀的視角去對刑法學觀點進行闡述;而后者則是以主觀的視角闡述刑法學觀點,將著重點主要放在犯罪人本身上面,它認為刑罰的輕重程度應該與傷害者所受到傷害輕重程度相掛鉤,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分析,從而采取刑罰個別化的手段。從另外的角度來看,一個人的行為準則是否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承擔刑事責任的輕重程度這些種種需要考慮的問題,都不應該只是單存的以傷害者的心理行為作為評判標準,還應該將后期的認錯態(tài)度、采取的彌補措施等方方面面進行綜合考慮,詳細的向傷害者講述自己的行為準則造成的社會危害性,從這一點便可以顯現(xiàn)出如果我們以人格責任論的角度出發(fā)考慮問題,便可以實現(xiàn)刑事和解與罪責刑相適應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