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琴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課文插圖是語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其形象性、直觀性、趣味性、啟迪性等特點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同時,又對文章進行著重要的補充和詮釋。教師應認真研讀插圖,將插圖作為備課的一部分,找準插圖的呈現(xiàn)時機,合理利用插圖,在教學中拉近學生、插圖和文本的距離,充分發(fā)揮插圖的功效,課文插圖將成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得力“小助手”。我們如何在語文課堂上發(fā)揮課文插圖的小助手作用,使學生從中獲益最大化?
一、巧用課文插圖,靈活導入新課
插圖是直接具體可感的視覺藝術,它將文字形象直接訴諸視覺,形成鮮明的感受。由圖引出課文,不僅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而且通過文圖的銜接點為學生迅速有效地進入文本打開了方便之門。
如教學S版教材十一冊《29.老人與?!芬徽n時,我充分利用了課前的彩色插圖,讓學生先仔細觀察,看看大海的海面情況是怎樣的?大馬林魚是怎樣的?鯊魚又是怎樣的?同學們對這樣的問題很感興趣也很迫切想知道,于是仔細地觀察圖畫,交頭接耳地議論著。我抽了幾位中下生回答提問,結果都回答得很準確。緊接著我繼續(xù)追問:“老人與兇悍的大馬林魚、鯊魚到底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面對波濤洶涌的大海、兇悍的大馬林魚和鯊魚,老人是怎么做的呢?”這樣就順利地導入了該課,自然將學生引入到文本的解讀中去,尋找相關的語句來印證,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巧用課文插圖,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課文的重點與難點往往是交錯在一起的,難點解決了,課文的重點也就能弄懂了。就好比一根繩子綁著東西,找到繩結的頭(難點)一扯,重點就顯而易見了。所以課堂上常常是先突破難點,再凸現(xiàn)重點。
如教學S版教材十二冊《26.理想的風箏》一課時,劉老師放風箏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課文的重點,感悟人物的品質是難點。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我先讓學生自讀文段,找出讓你感動的句子或畫面,之后我出示了文段“那紙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搖直上。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風中翱翔盤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齊躍上了藍天。”和課文插圖——放風箏圖,引導學生想象、說話、感受:(師)劉老師望著這只在天上飛舞的紙燕,一句話也沒說,他會想些什么呢?(生)劉老師會想這只燕子多可愛,多自在啊;如果我也像這只燕子那樣高飛該多好啊;只要我不向命運低頭,勇敢、堅強、熱愛生活,我一定會像燕子那樣快樂、自由高飛。(師)此刻,劉老師把自己當成了燕子,那他還會把燕子想成誰呢?(生)想成他的學生。這風箏多像我的學生呀!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希望他們能和燕子一樣高飛,成為祖國的棟梁。(師小結)你們想得太對了。這只翱翔的風箏,有劉老師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劉老師對學生的殷切期望,這就是劉老師的理想,這是劉老師放飛的一只——(引讀)理想的風箏。這樣緊扣課題,讓學生自然地理解文章重難點之一課題《理想的風箏》的含義。同樣是結合這幅放風箏插圖,我還引導學生理解了文段“有一次,他故意撒手,讓天上飛舞的紙燕帶動長長的線和線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飛跑。他笑著,叫著,拄著拐杖,蹦跳著去追趕線拐,喊著:‘你們不要管,我自己來?!眻D文結合,讓學生充分感悟了劉老師的“笑”,劉老師放風箏時的動作、語言,從而體會劉老師樂觀、積極、堅強,敢于挑戰(zhàn)命運,熱愛生活的品質,達到了對難點的突破,也抓住了文章重點。
三、巧用課文插圖,培養(yǎng)學生說話能力
語文教材中有些課文學完后需要學生復述,學生僅憑記憶,難以完整地復述。如果配有插圖,遺忘的內容自然想起,學生就能較準確、有條理、有重點地把課文復述下來。
如教學S版十一冊《26.將相和》一課時,我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出示故事“完璧歸趙”和故事“負荊請罪”的插圖,讓學生看圖講述故事內容,這樣,學生就能做到有條理、語句連貫地把故事復述出來。然后再引導學生讀讀課文,比較自己復述故事的文字與課文故事的異同,使學生逐漸達到牢記故事內容的目的。在教學S版第八冊《15.舞動的北京》一課時。教師課件出示課文插圖——北京奧運會會徽,問:“你從圖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1:我看到了印章、漢字。學生2:我看到了“京”字好像一個人在翩翩起舞。學生3:我看到了我們的國粹——京劇。學生4:我看到了運動員奔跑的情景。學生5:我看到了中國人向世界朋友的熱烈歡迎。學生回答后,老師引領學生直奔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并且引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這樣學生更深刻了解會徽的象征意義,感受到了祖國傳統(tǒng)藝術的博大精深。
長此下去,學生說話、表達的能力將變得更加流暢、清楚。不僅能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詞匯,用詞適當,更好地復述文本,而且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四、利用課文插圖,培養(yǎng)學生想象創(chuàng)新能力
愛想象是小學生的特點,精美的插圖給學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給他們提供了想象的空間。教學中,除了引導學生觀察圖上能看到的東西外,還要啟發(fā)學生想象圖上沒有出現(xiàn)的東西。或者把圖上的內容做一假設、變換,讓學生想象新的條件下的新情況,不斷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
當然,課文插圖的作用遠遠不止這些,作為教師,我們應很好地利用、巧用好課文插圖這一教學資源,充分挖掘它的作用,讓課文插圖走近孩子,讓課堂教學因插圖而更精彩!總之,插圖不是一種擺設或點綴,它已成為語文教材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更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得力“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