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芳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奠定良好的語文基礎,通過提問可以促使學生對文章的內容進行深層次的思考,是一種教學的常用手段。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掌握一定的提問技巧,才能使提問更具效率,學生通過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主動探究相應的小學語文知識,不斷提升能力。本文將結合實際教學經驗,簡要闡述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提問的重要性,分析如何才能更好地運用提問技巧提升小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目的在于幫助學生主動探索相應的小學語文知識,能夠通過解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鞏固對文章的認知,提升自身的語文能力。
一、設置趣味性問題
小學語文教師要盡可能結合小學生愛玩的天性,將一些枯燥乏味的語文知識以趣味性的問題進行展現,這樣學生才能更容易被相應的小學語文知識所吸引,主動探究文章內容。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二年級下冊《太空生活趣事多》這篇課文時,教師先向學生提問:“同學們,請發(fā)揮你們的想象,思考一下在太空中生活是一個怎樣的場景?”學生根據這一問題展開想象,會產生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經過一定時間的激烈討論,語文教師再向學生播放一段《太空歷險記》的動畫片,充分結合小學生愛玩的天性,讓學生聚精會神地看完動畫片。接著,教師又引出一個問題:“動畫片中所展現的太空生活與你們之前所想象的太空生活有沒有什么差異?回憶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動畫片中展現的太空生活又有什么樣的差異?”由于學生剛剛看完動畫片,還沉浸在動畫片所呈現的畫面中,能清晰回憶相應的畫面,結合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有的學生回答:“平常我們是躺在床上睡覺的,但在太空中我們可以站著睡覺,甚至在睡覺之前還必須把自己綁起來。”還有的學生回答:“動畫片中的人走路感覺像是踩在棉花上,與我們平常走路的樣子不一樣?!币虼?,教師可以通過這樣相對趣味的問題,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再以“太空環(huán)游”為主題展開相應的教學,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富有趣味性。
二、設置啟發(fā)性問題
提問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回答問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根據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展開相應的思考,達到思維的鍛煉及能力的進步。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必須具備一定的啟發(fā)性,能夠通過問題的思考與回答,鍛煉學生的思維。例如,在進行記敘文文體的講解時,教師引導學生:“這一篇課文如果要進行歸類學習,應該怎樣具體劃分?”接著,教師再引導學生探究課文,根據其段落大意劃分為幾個部分,然后才能更加清楚地讓學生理解記敘文所描述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這三個重要要素。另外,如果這篇文章的劃分方法不僅一種,教師還要在學生劃分結束后向學生提問:“仔細閱讀文章,你還有別的劃分方法嗎?”再為學生講解另一種劃分文章段落的具體思路。通過這樣的問題,學生就會得到思維上的啟發(fā),不局限于一種方法。具體到部編版二年級上冊《難忘的潑水節(jié)》這一篇文章的講解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同學們,傣族人民每一年都會有一次潑水節(jié),為什么偏偏是文章中所提到的這一次潑水節(jié)最讓作者所難忘?”這個問題雖然簡單,但能有效地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帶著問題來對這次的潑水節(jié)進行深入的剖析,能有效地理解作者想要傳達的周總理與傣族人民之間的深厚情誼,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三、設置層次性問題
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由于年齡的限制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難免不夠全面。因此,教師不能勉強學生一次回答到標準答案,必須設置一些層次分明的問題,逐漸引導學生由易到難的思考問題,從而逐步提升自身的語文能力。例如,部編版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這一篇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課堂內容的學習明白不能局限于一種眼光看待事物和他人。在講解時,如果教師讓學生直接學習教學目標,不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無法有效理解,使教學效率大大降低。因此,教師必須采用層次性問題,幫助學生不斷提高認知水平。首先向學生提問:“同學們,為什么青蛙認為井口只有天那么大,但小鳥卻反駁青蛙說它是錯的?”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再進一步提出:“青蛙住在井底,位置很低。但小鳥會在天空中飛翔,相較于青蛙位置很高,因此它們同樣是看天,認知卻存在著巨大的差別,這又是為什么呢?”學生針對這一問題對課文進行深一步思考,就能初步理解課文中想要表達的具體內容。最后,教師再通過最后一個問題提升學生的認知深度:“同學們,文章中的青蛙與小鳥由于位置的不同,看待問題存在一定的差異,通過《坐井觀天》這個故事,你可以總結出一個怎樣的道理?”這三個問題由易到難,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學生能根據教師所提出的問題由課文中青蛙與小鳥的對話,逐漸聯(lián)系到自己的實際生活,總結出相應的經驗。層次性問題既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坐井觀天》的文章,使得教師的教學更具成效。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設置提問,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加深對于文章的理解。但教師必須明確:提問是存在一定技巧的,教師要結合學生及課文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提問技巧,讓學生更愿意主動地就教師的問題進行一定的思考,才能真正凸顯學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