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吉華
教學內(nèi)容:適用于二年級。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熟讀并美讀課文,積累文言詞匯和詩句。
2.引導學生學會生字詞,理解“應憐”“小扣”等詞語在詩中的意思。
3.帶領學生感知詩句含義,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意境。
4.教會學生讀詩方法,嘗試吟誦古詩。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麗景色,欣賞美,感受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難點:反復讀詩,體會詩人游園時的情感變化。初步感知吟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
師:同學們,你們好!我是來自群力兆麟小學的戰(zhàn)老師。戰(zhàn)老師聽說友協(xié)三小的學生會背很多古詩,尤其是二年三班的學生,特別出色。所以今天想來學習學習,誰愿意給大家背幾句?
(學生積極舉手發(fā)言。)
生:老師,我想背幾句。《勸學》(唐)顏真卿。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師:你回答問題聲音洪亮,充滿自信。
生:老師,我會背《惜時》。三春花事好,為學須及早。花開有落時,人生容易老。
師:真是千古名句,老師也很喜歡這首詩。
生:我想到了《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生:我喜歡這句詩,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師:也是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師:同學們真棒,小小年紀會背這么多古詩。今天想不想和戰(zhàn)老師一起學習一首新古詩?
師:好,開始上課!
二、感受春天。感受春的詩句
師:春天是一個欣欣向榮,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春風吹拂,小草生長,花兒競相開放。許多文人墨客都為它寫下了贊美的詩篇,現(xiàn)在,讓我們一同走進美麗的大自然。
(課件播放大自然風光,伴隨音樂和畫面,出示描寫春天的詩句。)
師:聽,初春時節(jié),風兒輕拂,二月的春風剪出一片新生,你是否想起了那句唐代詩人賀知章筆下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生齊讀。)
師:瞧,蒙蒙細雨,萬物生長,春姑娘悄悄來到我們身邊,使人不禁想起唐代詩人杜甫那句——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生領讀,全班齊讀。)
師:如此美好的季節(jié),怎能少了鳥兒的吟唱,唐代詩人孟浩然,帶我們?nèi)ヂ狓B兒的歌唱——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生領讀,全班齊讀。)
師:一切重新開始,一切都融化在這美好的季節(jié)里,讓我們一起去感受唐代詩人韓愈那首——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生齊讀詩句。)
三、走近葉紹翁。走進《游園不值》
師:看來,春天真是一個美好的季節(jié),很多詩人都借春抒情。這節(jié)語文課,就讓我們和宋朝詩人葉紹翁一同游園,一同感受春日獨有的魅力。
師:看,這位就是一
生:葉紹翁。
師:他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這首古詩的作者葉紹翁,南宋中期人,江湖派詩人,擅長七言絕句,主要作品有《游園不值》《夜書所見》《四朝聞見錄》等。
(板書課題。)
師: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古詩《游園不值》,請大家齊讀詩題。
師:誰能大膽地猜一猜詩題的意思?
生:葉紹翁想游園,看看園子里的景色,但是沒有看到。
師:你很勇敢,不但第一個舉手發(fā)言,而且很有自己的見解。
生:葉紹翁想游園,覺得不值得就沒有進去。
師:表揚你,敢于發(fā)言。其他同學還有別的猜測嗎?
生:是指想游園卻沒能進去門。不值:沒有得到機會。
師:說得真準確,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通過讀書知道的。
師:讀的哪本書呢?
生:我讀的是我們學習的國學教材。
師:為你豎起大拇指,你不僅有勇氣,還很有方法。古代詞義和現(xiàn)代是不同的。不值是指沒有機會,沒有遇到。看來借助書下注釋理解詞義是一種好方法!
師:詩人想要去朋友家的小花園欣賞春天的美景,不巧的是朋友不在。可是他卻看到了——
生:一枝紅杏出墻來。
師:是??!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走進詩句,感受詩人筆下的春色吧!
四、學方法,讀古詩
師:以前讀過這首詩的同學舉手。
(班級很多學生舉手。)
師:讀過三遍以上的同學舉手。
(依舊有很多學生舉手。)
師:看來是認真預習了,誰想站起來讀一讀?
(生朗讀。)
師:這么短的時間就能讀這么準確,你的朗讀能力真強??!讀古詩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注意停頓。
(課件出示帶有停頓符號的古詩,生讀。)
師:你能夠按照古詩的停頓來讀,平時這樣練習過嗎?
生:老師領我們練習過。
師:看來咱們班的學生平時很注重古詩朗讀訓練。其實,讀古詩時,我們還要注意抑揚頓挫,讀出平仄。同學們,知道什么是“平”“仄”嗎?
生(齊):不知道。
師:咱們學過四聲,哪位同學回憶起來了?
(生紛紛舉手,全班一齊背誦“聲調(diào)”兒歌:“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保?/p>
師:用兒歌幫助識記真是一種好方法。一聲二聲是“平聲”,三聲四聲是“仄聲”。朗讀時平聲我們可以拉長一些;仄聲就需要讀得短促一些。
(課件出示《游園不值》,標記平仄長短。)
師:這是一首絕句,我們可以只看第二、四、六個字。
(課件出示只有二四六字的平仄示意的古詩。)
師:現(xiàn)在同學們聽一遍朗讀錄音,請大家豎起小耳朵認真聽!
(播放錄音,學生傾聽。)
師:聽了老師的朗讀,誰想試一試?咱們先配合一下,老師領讀,同學們跟讀??匆豢凑l學得最快,讀得最好!
師:自己在下面練習一下,練好了可以讀給同桌聽。
(學生練讀,同桌互相讀。)
師:哪位小詩人想試一試?
(生領讀。)
師:“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薄皯z”是平聲,讀的時候語氣輕柔,緩緩長讀。詩人是在猜測園子主人的想法,大概是主人愛惜這青苔吧,所以,“苔”字在朗讀時拖長音誦讀,體會詩人對青苔的愛憐。誰來試試這句?
(生領讀。)
師:有進步了。注意到讀音長短,我們也要去揣摩詩人當時的心情。那么久都沒人開門,詩人心里可是有些急啊?!熬谩保x得要慢一點,表現(xiàn)作者等待時間長,他多想看一下園中那春色無邊啊。
師:哪位小詩人來試一試?
(生領讀。)
師:詩人心里有些急啊。“久”,讀得再慢一點。
(生讀詩。)
師:有進步了,聽出了詩人著急的心情。“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這句詩包含欣喜之情,“一”讀得短促,聲音抬高,試一下。
(生練習“一”字讀法。)
師:突然發(fā)現(xiàn)這一枝紅杏,真是欣喜,最后“來”字讀長。
(生領讀。)
師:你看到紅杏了嗎?不夠欣喜啊!
(生領讀。)
師:你讀出了心中的喜悅!
(生領讀。)
師:啊,你讀出了這份春意的蓬勃生機。
(全班齊讀。)
師:這首經(jīng)典名作,配上音樂就更有意蘊了,伴著音樂,哪位小詩人讀一讀?
師:真有小詩人的模樣!咱們男生女生比比賽,看誰讀得好!
(男生讀詩、女生讀詩,齊讀古詩。)
師:其實古詩除了可以讀,還可以吟、唱、詠。想和老師一起吟誦嗎?
生:想!
(師播放音樂,生跟唱。)
師:小詩人,小歌唱家們,真了不起!
師:現(xiàn)在能背下這首詩的同學舉手。
(生齊背古詩。)
五、“值”“不值”
師:今天,我們跟隨著葉紹翁一起游園,我們學習了誦讀方法,學習了吟誦古詩,還一起唱古詩,我們知道了葉紹翁想游園卻沒有遇見園子里的主人,但是這一枝紅杏已經(jīng)讓葉紹翁知道了院子里春意盎然。一枝紅杏留給他的美好值得深深回味,所以不遇中有遇。
說到不遇,戰(zhàn)老師還讀了一些詩,也是講“不遇”,你們看——
(課件出示:《尋隱者不遇》《尋陸鴻漸不遇》《尋西山隱者不遇》《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生齊讀。)
師:短暫的相遇,我們共同吟唱了這千古流傳的名句,此時,戰(zhàn)老師也想賦詩一首表達我的情感。
(師生齊讀)
師生課堂偶相值,吟詠唱誦習古詩。
一曲歌罷緣未盡,余音繞梁情依依。
師: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反思:
這次我執(zhí)教《游園不值》一課,時長二十分鐘?;仡櫿?jié)課,在收獲和提升的同時。更多的是反思。
創(chuàng)設情境。走進春天
上課伊始,我通過播放春天欣欣向榮,萬物復蘇的視頻,引導學生從視覺、聽覺感受春意盎然,讓他們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在心里埋下對春天的喜愛的種子。通過回顧關于春天的古詩,為學生與詩人對春天的熱愛產(chǎn)生共鳴埋下伏筆。這個環(huán)節(jié)設計適合二年級學生的學情,實現(xiàn)了為課文學習做鋪墊的目的。
尋找詩眼,大膽猜測
“文章的眼睛是‘文眼,題目的眼睛叫‘題眼,而詩的眼睛叫‘詩眼?!薄把劬κ切撵`的窗戶”.我想尋找詩的“眼睛”定能感受作者的情感。學生大膽猜測詩題的意思,初步感受“值”與“不值”,同時鞏固了借助書下注釋理解詞義的方法。
注重方法指導。讀中感悟詩情
課堂上,我抓住“應憐”“小扣”“久不開”“關不住”等詩語,讓學生理解性朗讀。我緊緊扣住兩次情感變化的詩句,整體引導誦讀。這樣采用先理解后誦讀。邊理解邊誦讀,從整體到部分,從部分到整體,多次進行,達到當堂熟讀成誦的積累運用效果。在反復朗讀過程中學生讀出自己對古詩的理解,體會到其中的意境。
回顧“四聲”,使學生了解“平仄”長短變化。課堂中我嘗試教學生讀出古詩每句話中第二、四、六個字的平仄。學生積極性高,通過小組練習,配合手勢動作,達到了比較好的效果。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在朗讀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整節(jié)課我沒有對詩句作大量的分析和對詞義逐一解釋,而是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方法指導,在讀中感悟。例如:一名學生在朗讀時,語氣平淡。我順勢而導:“憐”是平聲,讀的時候語氣輕柔,緩緩長讀。詩人是在猜測園子主人的想法,大概是主人愛惜這青苔吧,所以,“苔”拖長誦讀,體會詩人對青苔的愛憐。經(jīng)過指導,第二名學生的朗讀有了明顯的進步。再比如學生讀“一枝紅杏出墻來”,沒有讀出作者欣喜之情。我指導:這句詩包含欣喜之情,“一”讀得短促,聲音抬高。突然發(fā)現(xiàn)這一枝紅杏,真是欣喜,最后“來”字讀長。當學生讀出欣喜之情時,我及時評價:“啊,你讀出了這份春意的蓬勃生機?!痹谟行Х椒ǖ闹笇Ш凸膭钕?,激發(fā)了學生朗誦熱情,實現(xiàn)了在讀中感悟。
課堂中我?guī)ьI學生初步感受吟誦古詩。這是一處難點,本來以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耗費很多時間,但是聽過兩遍,很多學生能夠伴隨音樂一同吟誦,能夠吟出自己的感受。這一點是預期之外的,可見平時班主任老師很注重學生能力培養(yǎng),學習能力很強。
回顧整節(jié)課,我深知還有很多需要提高的不足之處,例如:
吟誦的學習略有難度,可以選擇專業(yè)的吟誦作品聽一聽,而且吟誦的腔調(diào)不必一成不變。
誦讀時,為了降低難度,我只在每句古詩的第二、四、六個字強調(diào)平仄,如果每個字都能體現(xiàn)平仄,效果會更好。
通過這次教學活動,我感受到學無止境,要在過程中蛻變、成長。教無定法,提高自己才能有法可依!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