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在2019年表現(xiàn)最多彩的消費+科技兩條主線,對其未來是否會繼續(xù)創(chuàng)造奇跡,市場的分歧越來越大。
許多人內心不安,是因為這些股票漲得高了,但據(jù)此現(xiàn)象得出看空結論,可能會像許多投資者判斷由消費+科技龍頭引領的美股十年長牛已經(jīng)見頂一樣,會被打臉。
單看消費和科技在中國發(fā)展的潛力,就可以判斷這兩大主線仍然是堅若磐石。
以消費為例,截至2018年,中國最終消費支出占GDP比重已連續(xù)8年上升,且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6.2%;到今年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GDP的貢獻率為65.1%,仍低于發(fā)達國家的約80%的占比。正因為如此,中國的消費潛力從沒有如此吸引世界的關注。
正如本期《紅周刊》采訪的全球對沖基金巨頭橡樹資本所言,中國經(jīng)濟結構正在轉型,消費占比提高、基建占比降低,雖然GDP增速放緩但增長質量越來越好,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越好,中國的消費升級仍在繼續(xù)。雖然消費股漲了很多,但他們依然會在市場因各種噪音引發(fā)拋售時加倉消費股。
而對于科技股來說,也是得益于中國高速擴張的消費需求,阿里巴巴、騰訊、美團、京東和拼多多等紛紛涌現(xiàn),從電商、社交、外賣到金融支付等技術和應用全面領跑世界。
那么,如果消費+科技引領的美國牛市估值合理,A股自然應該向美股看齊,消費和科技也應該成為投資者的壓艙首選。
2019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