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潔 劉曉茵 紀耀華
[摘要] 自20世紀90年代,EHS管理方法逐步興起。EHS管理是以環(huán)境、健康和安全為目標的管理體系。隨著各行業(yè)安全事故頻頻發(fā)生、社會新聞的快速流通,環(huán)境、健康和安全等問題,已成為衡量高校和企業(yè)是否安全、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展的標尺。高等院校作為培養(yǎng)社會人才的搖籃和基地,應該明確對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同時,加快校園EHS管理體系構建和推進。該文探討了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必要性,總結了該校藥學實驗室安全管理模式的實踐工作經(jīng)驗,并對未來安全管理工作的進一步推進展開探討。
[關鍵詞] EHS管理;實驗室;生態(tài);健康;安全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9(c)-0021-03
[Abstract] Since the 1990s, EHS management methods have gradually emerged. EHS management is a management system that targets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safety. With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safety accidents in various industries and the rapid circulation of social news,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safety issues have become a yardstick for measuring the safety of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s a cradle and base for cultivating social tal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larify the importance of student safety education an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campus EHS management syste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university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ummarizes the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of the school's pharmaceutical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mode, and discusses the further promotion of future safety management.
[Key words] EHS management; Laboratory; Ecology; Health; Safety
自20世紀90年代,EHS管理方法逐步興起,首先引起了發(fā)達國家的重視[1]。EHS管理體系是EMS(環(huán)境管理體系)和OHSMS(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整合,是以Environment(環(huán)境)、Health(健康)和Safety(安全)為目標的管理體系[2-6]。隨著各行業(yè)安全事故頻頻發(fā)生、社會新聞的快速流通,環(huán)境、健康和安全等問題,已影響食品、化工、紡織、儀器等行業(yè),并將成為衡量高校、企業(yè)是否安全、生態(tài)發(fā)展的標尺。高等院校做為培養(yǎng)社會人才的搖籃和基地,應該明確對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必須加快藥學類實驗室EHS管理體系構建和推進。
1? 藥學類實驗室構建EHS管理體系的必要性
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高校年招生人數(shù)已由1977年的27萬人,增加至2016年的772萬人。雖然自2017年高考人數(shù)略有下降,但高校成為社會人才培養(yǎng)的搖籃和基地,已成為不爭的事實。特別是隨著醫(yī)藥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藥學專業(yè)大量擴招,高校藥學類實驗室數(shù)量日益增多,在藥學類實驗室內構建EHS管理體系在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展、人員安全健康和校園安全保障等方面都是必要的。
1.1? 社會生態(tài)發(fā)展
大氣污染問題、水環(huán)境污染問題、垃圾處理問題位居我國環(huán)境十大問題的前3名。根據(jù)藥學類實驗室實驗多、化學藥劑多、廢氣廢液多、實驗器皿多的根本情況,實驗室的氣體排放、廢液處理、器皿處理等與這三大環(huán)境問題息息相關。
開展環(huán)境管理既是藥學實驗室自身發(fā)展的需要,也是社會對未來醫(yī)藥人才安全意識的需求。
1.2? 人員安全健康
藥學類實驗室是培養(yǎng)藥學人才、開展藥品科研、進行藥品實驗的基本場所,其中放置大量化學藥品、試劑和大型儀器等,部分為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物品。在學生進入實驗室或開展實驗過程中,存在因有毒試劑導致中毒、儀器輻射影響健康等問題,而藥劑反應和儀器電路老化引起的爆炸和火災也時刻威脅著操作人員的生命。
在藥學類相關實驗的操作過程中學員,加強人員安全健康管理,提高學員防護意識和應急能力,是保障學員人身安全健康的基本要求。
1.3? 校園安全保障
任何小的危險都有隨時擴大的可能,校園內人員密集,每一個都聯(lián)系著一個家庭,任何的安全問題都會影響一個家庭或一個群體。從萌芽處杜絕危險的發(fā)生,以達到規(guī)避安全隱患的目標,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安全保障,確保教學和科研工作能夠正常開展。
因而,開展校園安全管理,是藥學類實驗室管理的重中之重,是校園安全的基石。
作為發(fā)展中國家,我國醫(yī)療藥品產(chǎn)業(yè)任然處在發(fā)展階段,未來對醫(yī)藥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需求任然會持續(xù)增加,高校藥學類專業(yè)的需求會隨之增長。高校藥學類實驗室的氣體排放、廢液處理、器皿處理等問題的解決,也是我國環(huán)境治理和保護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高校學生是未來社會發(fā)展的接班人,提高學生環(huán)保和安全意識,是提高未來社會群體環(huán)保和安全意識的必由之路??梢姡谒帉W類實驗室內構建EHS管理體系都是必要的,更是高校培養(yǎng)學生的重要任務。
2? 高校實驗室安全事故分析
近些年來,高校實驗室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得到了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高校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也提上日程。越來越多的高校工作者,開展了相關實驗室事故的分析工作。通過案例分析,進一步梳理事故原因,并從中總結經(jīng)驗教訓[7]。
2.1? 實驗室安全事故原因
據(jù)統(tǒng)計實驗室安全事故原因,以人為因素為主,占事故比例的98%。主要是因為安全意識淡薄,致使個人不安全行為或失誤,導致了事故的發(fā)生。可見,人員在安全事故預防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安全制度不完善,防護設備不齊全,也是導致事故發(fā)生的原因之一。
2.2? 實驗室安全事故的表現(xiàn)形式
通過事故發(fā)生概率統(tǒng)計和危害程度分析,高校實驗室發(fā)生的安全事故主要表有5種形式:①火災;②爆炸; ③毒害;④機電傷人;⑤設備損壞。
其中,火災事故主要是由于電源非正確使用或管理、設備操作不當、線路老化等問題造成的;實驗室爆炸性事故的發(fā)生,通常是因為存在易燃易爆物品或高溫高壓容器;實驗室毒害性事故的發(fā)生,主要是由于有毒化學藥品的儲存和有毒實驗操作不當造成的;機電傷人事故,多發(fā)生在有沖擊運動或高速旋轉的機械實驗過程中;無論哪種事故,其發(fā)生都與違規(guī)操作、管理不善和設備老化等原因息息相關[7]。
通過真實案例的分析,可以對照原因找問題,針對問題找辦法。
3? 藥學類實驗室EHS管理體系的實踐
該校十分重視藥學類實驗室安全建設,自2016年學習了先進的EHS管理體系,總結分析實驗室安全事故案例經(jīng)驗,在藥學類實驗室中開展實踐探索。
3.1? 安全管理體系組成
為了保證藥學類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的順利進行和有效開展,組建了“學校藥學類實驗室EHS管理小組”,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做到專人專責。管理小組共設4級,選取院部領導作為該校藥學類實驗室管理小組組長,主管EHS管理體系的決策制定和整體運行;藥學實驗中心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負責EHS管理工作的推進;各實驗室管理員及實踐教師組成教師組,負責EHS管理工作的執(zhí)行、監(jiān)督和檢查;為提高學員自我安全意識,增設EHS管理學員負責人,負責EHS管理工作的宣傳等工作。
3.2? 管理制度運行
藥學實驗室EHS管理小組自成立起,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確責任人職責。①提高化學品使用的安全管理能力,預防化學品安全事故,在購買實驗相關化學藥品和物品時,注意MSDS和其安全標簽是否齊全;②在使用過程中,確保在使用前每個教師和學生都了解并熟悉相關化學品的危害,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
建立了年-季-月制度運行計劃。即制定當年整改、宣傳內容,明確相關時間節(jié)點和責任人;季度匯報EHS管理工作執(zhí)行情況,及時調整并跟進;每月組織匯報會,確保問題的及時發(fā)現(xiàn),并使EHS管理工作貫穿教學始終。
3.3? 確保方案有法
為保障制定的整改方案、課程計劃具有專業(yè)性,聘請專業(yè)人員進行風險評估,并給予專業(yè)支持。風險評估是藥學類實驗室EHS管理的基礎,同時也是難點和重點。只有專業(yè)、有效的評估,才能有針對性地制定整改措施,達到消除風險的目的。對于規(guī)劃中的實驗室,在規(guī)劃建設前,開展風險評估工作;對于已使用的實驗室,也要做好評估,無論難度多大,都要整改至符合標準。對存在的潛在風險首先要做好論證,并且從實驗設備、實驗環(huán)境、實驗過程、人身安全等方面制定應急措施。
3.4? 管理措施方案
3.4.1 配備防護用品? 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學校為藥學類每個實驗室配備了相應的個人防護用品,規(guī)范防護用品擺放位置,并做出明顯標識。進入實驗室,實驗人員必須根據(jù)規(guī)定,將防護用品佩戴齊全。同時實驗室內設置沖淋器、緊急洗眼器、醫(yī)療急救箱等緊急設施。
3.4.2 課程增設安全教育項目? 在藥學相關課程內增加了安全教育項目,把安全作為實驗的第一堂課,使學員了解安全隱患,掌握應急方法;聘請消防教師團隊,講解火災隱患及急救方法,增強學生應急能力。
3.4.3 加大宣傳力度? 收集整理真實案例制作視頻,組織教師學生集中觀看;為每個實驗室配備安全操作規(guī)范展板和應急預案展板,能夠時刻提醒教師和學員;制作安全手冊分發(fā)學員,并利用新媒體的宣傳作用,在網(wǎng)絡發(fā)布視頻和宣傳信息。
3.4.4 開展實況演練? 定期組織開展消防安全等實況演練,真正提高教師和學員應變能力。
3.5? 持續(xù)推進有章
定期組織相關責任人和相關專業(yè)人開展巡檢,建立實驗室安全臺賬,及時收集整理教師和學生的建議,努力做到安全隱患無遺漏、隱患再小也整改的目標。
隨著科研工作的發(fā)展和教學工作的需要,藥學類實驗室的增加和新的實驗教學需求,也會帶來新的隱患,遵循計劃、執(zhí)行、檢查、整改循環(huán)往復的工作制度,確保EHS管理體系的持續(xù)推進。
4? EHS管理制度運行效果
自該校引進EHS管理體系并在藥學類實驗室實施EHS管理以來,學生學習更安心、老師教學更放心,為該校的教學安全指明了新的方向,同時也為向社會輸送專業(yè)技術硬、安全意識強的新時代藥學人才提供了保障。
5? 總結
從藥學類實驗室EHS安全管理的運行和效果可以看出,對相關醫(yī)學、藥學、化學、物理學等相關高校實驗室開展安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EHS安全管理也將是一項需要長期開展和與時俱進的工程。高校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搖籃和基地,要始終將加強實驗室EHS安全管理工作,作為第一要務,要做到求真務實,切實把實驗室EHS安全管理等工作貫穿教學始終,做到真抓實干。同時,持續(xù)并深入開展EHS安全管理教育,提高學生環(huán)境、健康、安全意識,逐漸形成社會良好的安全意識,也是高校對社會的責任[2,8-10]。
[參考文獻]
[1]? 韓方珍,曹詠,馮蜀茗,等.中外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現(xiàn)狀分析啟示與對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8):452-455.
[2]? 朱郇憫,林鷺紅,陳笛.加強高校研究所類機構實驗室安全培訓與管理的探討[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9(5):367-369.
[3]? 李義斌.醫(yī)學檢驗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現(xiàn)狀與措施[J].名醫(yī),2018(11):118.
[4]? 程海麗,張敬宗,王獻云.高校實驗室安全、有序、高效運行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甘肅科技,2018,34(24):61-64.
[5]? 魏華,陸玲,戴亦軍.高校生物實驗室安全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綠色科技,2017(24):72-74.
[6]? 趙明,宋秀慶,祝永衛(wèi),等.新形勢下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現(xiàn)狀與策略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35(11):6-8,23.
[7]? 賈賢龍.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12):193-195.
[8]? S Aatfaoui,F(xiàn) Boulhen,N Kamal.“Safety and hygiene”risk management in the quality approach—Biochemistry Laboratory Experience of CHU Ibn Rochd-Casablanca[J].Clinica Chimica Acta,2019,493.
[9]? 朱平平,馮紅艷,金谷,等,大學化學實驗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J].大學化學,2017,32(12):48-52.
[10]? 楊魯義.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措施之管見[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9,3(1):141-143.
(收稿日期:2019-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