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 斌 江西新瑞豐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葡萄是較古老的果樹品種之一,其植物化石最早被發(fā)現(xiàn)于第三紀地層中,葡萄不僅美味可口,還有超高的營養(yǎng)價值、藥用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葡萄中含有多種維生素以及人體所需氨基酸,可以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葡萄中的多種果酸還有助于消化,而且葡萄性平,有補氣血、強筋骨的功效,另外葡萄也是重要的生產(chǎn)原料,葡萄酒、葡萄干、葡萄籽飲料都是以葡萄為原料生產(chǎn)的,是現(xiàn)代比較流行的餐飲食品。
類黃酮是一種植物次級代謝產(chǎn)物,也被稱為維生素P,因多呈黃色而被稱為生物類黃酮,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苔蘚植物、被子植物、椰菜、葡萄與木瓜茶葉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類黃酮[1]。而且類黃酮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還可以調(diào)節(jié)免疫力、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2]?,F(xiàn)階段類黃酮常用于治療靜脈疾病、胃潰病、糖尿病和預防癌癥。而且葡萄、蜂膠等富含類黃酮的植物也被廣泛開發(fā),用于制作抗氧化食品。此實驗秉持“單一變量原則”,即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以不同濃度的赤霉素為變量元素,探究其對葡萄果實抗氧化能力的影響。
實驗前,準備好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50、100、150 mg/L的赤霉素,然后根據(jù)葡萄成熟期選定噴施日期,噴施時間在成熟期前一個月,選用不同濃度的赤霉素,使用壓力噴壺對植株上的果實進行噴施,一個月后分別從植株上、中、下部均勻采摘無病蟲害果實10顆,用于實驗研究。
2.2.1 制備提取液
首先將采摘的無病蟲害果實取出,切除其中的1/4,然后切碎,并在液氮環(huán)境中將果實研磨成粉末,然后稱取0.60 g鮮樣粉末置于10 mL離心管中,加入6 mL提取液(40%的酸化甲醇,其中包含0.1%鹽酸),旋渦震蕩混勻,在不高于40 ℃的溫度下超聲提取30 min(40 kHz),后離心15 min,重復上述步驟提取3次,將濾液合并放置,待測定。
2.2.2 測定類黃酮含量
NaNO2-Al(NO3)3-NaOH 比色 法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測定植物和藥材中總黃酮類物質(zhì)的方法,本次試驗亦采用此方法測定類黃酮含量。向待測樣品溶液中分別加入亞硝酸鈉、硝酸鋁和氫氧化鈉溶液,然后再在500 nm或510 nm處測定吸光值。
2.2.3 測定抗氧化能力
2.2.3.1 DPPH法測定抗氧化能力
DPPH是一種穩(wěn)定的自由基,其乙醇溶液呈紫色,向其中加入類黃酮等自由基清除劑時,其在517 nm處的吸光度會變小,且添加量與吸光度呈線性關(guān)系,因此可以用來測定抗氧化能力。為了更直觀的體現(xiàn)出抗氧化能力的變化趨勢,在測定抗氧化能力時,可以利用提取液作為樣品,用40%的甲醇稀釋液作為空白組進行對照。樣品組:吸取0.2 mL樣品稀釋液,加入2.8 mL濃度為0.1 mmol/L的DPPH溶液,室溫避光反應30 min。DPPH自由基清除率=[(空白組-樣品組)/空白組]×100%。
2.2.3.2 ABTS法測定抗氧化能力
ABTS+溶液由ABTS和過二硫酸鉀的混合液經(jīng)無水乙醇稀釋而成,其在734 nm處有最大吸光值,可以利用這一特性來測定抗氧化能力。樣品組:吸取0.1 mL樣品稀釋液,加入3.9 mL ABTS+溶液,室溫避光反應10 min,于734 nm處測定吸光值。
ABTS自由基清除率=[(空白組-樣品組)/空白組]×100%。
2.2.3.3 FRAP法測定抗氧化能力
該測試法原理是酸性條件下,抗氧化物可以還原產(chǎn)生藍色物質(zhì),隨后在593nm處測定吸光值,即可得知樣品抗氧化能力。FRAP溶液為0.1 mol/L的醋酸鈉緩沖液(pH=3.6)、10 mmol/L的TPTZ、20 mmol/L的三氯化鐵的混合液,體積比10∶1∶1。樣品組:吸取0.1 mL樣品稀釋液,加入4.9 mL FRAP溶液,室溫避光反應10 min,593 nm處測定吸光值。
圖1即為不同質(zhì)量濃度赤霉素下葡萄果實類黃酮含量,橫坐標是不同濃度的赤霉素,縱坐標是葡萄果實中類黃酮含量的質(zhì)量分數(shù),圖2為不同質(zhì)量濃度赤霉素下葡萄果實抗氧化能力。
從圖1中可以看出噴施赤霉素使果實中類黃酮含量降低,并且隨著赤霉素濃度的升高,類黃酮含量均呈現(xiàn)出先升下降的趨勢。
橫坐標為赤霉素質(zhì)量濃度,縱坐標是三個抗氧化指標,通過對3種測定指標的分析可知,在不同質(zhì)量濃度赤霉素的處理下,ABTS的變化率最低,受赤霉素的影響較小,而FRAP和DPPH受赤霉素的影響較大,但是差別不大。從圖中還可以看出噴施3種濃度的赤霉素均會使使葡萄果實的抗氧化能力降低,并且隨著赤霉素濃度的升高,在50~150 mg/L范圍內(nèi),抗氧化能力同樣也出現(xiàn)先升后降的趨勢,但相比于對照組吸光值的判定可知,噴施赤霉素后,葡萄果實的抗氧化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減小。
圖1 不同質(zhì)量濃度赤霉素下葡萄果實類黃酮含量
圖2 不同質(zhì)量濃度赤霉素下葡萄果實抗氧化能力
由本次試驗數(shù)據(jù)可知:噴施赤霉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葡萄果實中類黃酮的含量,同時其抗氧化能力也隨之降低。但是噴施不同濃度的赤霉素對葡萄果實抗氧化能力的影響并不規(guī)律,以本次試驗為例,其中質(zhì)量濃度為50、150 mg/g的赤霉素對葡萄果實抗氧化作用的降低效果比質(zhì)量濃度為100 mg/g時的效果更好,同時由圖1和圖2可知,噴施3種濃度的赤霉素,葡萄果實的抗氧化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隨著濃度的升高,抗氧化能力也呈現(xiàn)出先升后降的趨勢,也可以得出,赤霉素對于葡萄果實中類黃酮的合成有抑制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葡萄果實的抗氧化能力,且隨著赤霉素濃度的不同,抑制作用的強弱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