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坤
(西盟縣種子管理站,云南西盟 665700)
隨著農業(yè)供給側性改革,肉牛養(yǎng)殖已成為西盟縣的一項脫貧項目產業(yè),為積極推進肉牛產業(yè)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青貯玉米的生產已列入全縣的主要科技推廣項目,是農民增收的渠道和產業(yè)脫貧的主抓項目。
西盟佤族自治縣位于云南省普洱市西南部,總面積1353.57 km2,全縣轄五鎮(zhèn)二鄉(xiāng),總人口95 994 人。境內100%為山區(qū),地形復雜,年降水量豐富,日照適中,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日照充足,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署、四季溫暖如春”的特點;全縣海拔在590 ~2400 m,年平均氣溫19.6 ℃,年平均降水量1840.6 mm,年平均日照時數達2082.6 h,年平均積溫7154.0 d·℃,全年無霜,屬亞熱帶山地濕潤季風氣候,適宜于水稻、玉米、陸稻、小麥、蔬菜、油菜、茶葉、橡膠、甘蔗等作物生長。
2018 年西盟縣共種植青貯玉米16 hm2,總產7.2 萬 t,產值2520 萬元。通過全縣各級部門及科技人員的共同努力逐漸形成18 個肉牛養(yǎng)殖區(qū),實現1.2 萬頭的肉牛產業(yè),青貯玉米產業(yè)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時期。全縣科技人員分赴各鄉(xiāng)鎮(zhèn)進行包干指導,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認可和支持。西盟縣人民政府下大力氣把肉牛產業(yè)列入全縣五大產業(yè)(肉牛、蔗糖、橡膠、茶葉、旅游文化)之一,整合資金大力推廣青貯玉米種植,為肉牛養(yǎng)殖提供充足的飼料保障。
目前青貯玉米產業(yè)是剛起步的一項工作,農戶種植經驗不足,在種植過程中存在大量問題。
以植株高大,防止倒伏,增加莖稈產量為目標,在品種選擇上,以紅單系列為主。目前還沒有推選更高產優(yōu)勢品種,紅單系列以紅單10 號為主,一般單產0.3 萬~0.35 萬 kg,在高肥區(qū)還出現倒伏現象。
為防止缺塘,每畝保證基本苗6000 ~6600株以上。全縣采用(60 cm+20 cm)×20 cm 種植,理論株數8333 株,比計劃株數多2333 株,密度過大,植株易細長,易倒伏,單株產量降低;有的用常規(guī)栽培法種植青貯玉米,基本苗在3200 株左右,難以達到計劃株數。
常規(guī)栽培玉米是施足底肥,合理追肥,每畝用40 kg 復合肥作底肥、10 kg 尿素作追肥,20 kg尿素作喇叭肥。而青貯玉米的施肥方法和常規(guī)施肥一樣,出現底肥不足,追肥次數減少,導致施肥不平衡易形成脫肥,最終單產低,整體產量難以提高。
青貯玉米的種植區(qū)域,應選擇離牛場5 km 范圍,但現實離牛場較遠,有的有10 km 左右的距離,雖然政府下大力氣建設產業(yè)路,但秋季收獲青貯玉米時間是8 月份,恰是西盟降雨高峰期,對收割和運輸都帶來不便,堵路塌方情況嚴重,新推路面易沖垮。
目前大部分青貯玉米種植區(qū)都用農友拖拉機和手扶拖拉機運輸,有的地方還用三輪摩托車運輸,每次需載重1.8 ~2 t,超載帶來安全隱患。
西盟種植夏玉米的最佳播種時間在4月中旬。但隨著外出打工人員增多,勞力緊缺,1 戶種植玉米0.26 ~0.33 hm2,2 個老人需種4 ~5 d,為了抓時間趕節(jié)令,農戶不按照技術人員的要求,采用大塘為50 cm×60 cm,每畝只有2200 塘,每塘2株,最終畝株數在4000 株左右。加之追肥不合理,單產難以達到計劃目標。
一方面有的青貯玉米已經臘熟,但由于連續(xù)的降雨,中斷收割,收割進度緩慢,天氣與路況成為影響收割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飼養(yǎng)場日加工量僅在80 ~100 t,有時機器出現故障,也不能正常加工,影響玉米稈的入庫進度。
各級黨委、政府把肉牛產業(yè)作為西盟縣農民增加收入、脫貧增收的支柱產業(yè),應提高認識。青貯玉米種植是肉牛產業(yè)的第一車間,供應保障和質量的嚴格要求是肉牛健康飼養(yǎng)的基礎。因此狠抓青貯玉米種植基地建設,做到嚴把面積關,做到面積準確無誤,落實到戶到地塊;合理規(guī)劃種植區(qū)域,以5 km 范圍的公路沿線進行布局,能夠及時收割、儲存,獲取優(yōu)質的飼料。
1.施足底肥、培肥地力。施足底肥是獲取青貯玉米高產的關鍵,畝施有機肥1000 ~1500 kg和控釋肥40 kg 混合作底肥。
2.精耕細作。整地要求細、碎、無雜草、耕作層深度25 cm 以上,并且做到旋耕2 次以上。
3.合理密植。以60 cm×25 cm 打塘點播或條播,每塘放2 粒玉米種。
4.及時間苗。當苗長到5 ~6 葉期時,每塘留1 株壯苗,保證基本苗6200 ~6300 株,然后畝施10 ~12 kg 尿素作苗肥,淺耕蓋肥。
5.重施喇叭肥。當玉米長到大喇叭口期時,畝施尿素15 ~20 kg,然后進行深耕培土,防止玉米倒伏。
6.及時收貯。玉米進入臘熟期抓緊收貯,實現農民增收,為飼養(yǎng)場提供優(yōu)質的飼料保障。
根據不同季節(jié),不同區(qū)域篩選出高產、抗病、抗倒伏品種。青貯玉米主要收貯玉米的秸稈、片葉和鮮穗,所以抗玉米灰斑病是首要考慮的指標。
1.認真調查玉米收獲時期。青貯玉米從成熟到收獲只有3 個月時間,及時聯系養(yǎng)殖場,按時入儲,做到成熟一片收貯一片。
2.養(yǎng)殖場及時加工玉米工作,不造成原料的堆積,不影響收砍的進度。
3.收割前先修復田間運輸路。西盟縣種植青貯玉米的收割時間主要在8 月份,因8 月份是全縣降雨量集中時期,路面沖垮,車輛不能正常運輸,或越拉越難行的情況時有發(fā)生,造成不能按時送料,導致玉米堆積現象。
4.運輸車輛在前期做好調配工作,一個片區(qū)幾輛運輸車要有計劃,還要做好損壞車輛的維修。不同的路況和天氣,駕駛員不要盲目超載,避免事故發(fā)生。
養(yǎng)殖場要及時兌現青貯玉米原料款,不要無故拖欠農民青貯玉米款,影響下年的種植積極性。同時要履行收購合同,杜絕出現各種停收或拒收現象。